我的交易理念只有兩個字:活著、活著、活著


我的交易理念只有兩個字:活著、活著、活著

一、做到

市場上不缺研究分析的大牛,很多人都對經濟、金融、大宗商品、債券、股票、期貨期權有著深刻的認識。不過,持續穩定盈利超過10年的投資者真是少之又少。這說明一個問題,投資者不是不知道,更可能是做不到。

如何做到,唯有練習。就像一個士兵一樣,要上戰場磨練。在磨練的過程中,自己一定要活著。一個人不可能一開始就當一個元帥,最強的元帥都是從戰爭中磨礪出來的。有個好師父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讓自己少走很多彎路。多學多練多總結多反思,然後不斷提高自己的交易能力。


二、平靜

幾年來,與投資者交流的很多,我們也做一些模擬盤、參加交易所組織的比賽,在先前行業禁入前,也做過一些股票投資。我們發現,平靜的內心是最重要的。

持續盈利後,就會傾向於高估自己的能力,在大幅虧損後,內心就變得緊張與無所適從,甚至出現懊惱與逃避,部分時候還會進入沮喪的心境。多少次反覆之後,開始尋求各種方法讓自己平靜下來。只有平靜時,人才最理性,才最不容易犯錯誤。

尋求平靜,一個可行的辦法是事前想好最壞的結果。滿倉時,要想到爆倉了怎麼辦。沒有倉位時,要想到錯過了怎麼辦。下單後,要想到做錯了怎麼辦。人之所以不平靜,多是因為後來出現的情況超出了自己的預期。不同的人對風險的理解不一樣,從交易的角度來說,我們傾向於認為超出預期的情況發生了,風險才真正的出現,否則,可以控制的情況都還無所謂。

就期貨投資而言,特別是商品期貨投資,只要不放太高的槓桿,內心就易平靜。在多篇報告中,我們一直強調慎用槓桿。槓桿是天使,也是魔鬼,對人性的考察全在槓桿。只能說,控制槓桿非常不容易。在初學階段,我們還是把槓桿控制在2倍以下比較好。


三、節制

節制自己的貪慾對投資可能是至關重要的。

節制這個東西不太好說清楚,因為一旦涉及到度這個哲學概念,就與悟性相關,與個人的價值觀有關。從自省的角度來說,從與多數投資者交流後的感受來說,實際要的比預期想要的少一些可能是比較好的。人的大腦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任何一個決策其實都是系統化、網絡化的決策過程帶來的,不是單邏輯線條的,有情感的成分,也有邏輯推理的成分。我們傾向於認為預期想要的是一種最滿意的狀態,而現實是往往是次優的選擇才是最佳的。

行內的前輩告訴我,節制慾望是一種美德。心存善念方能持久。這與人的信仰與價值觀密切相關。人生是一個修行的過程,生來一無所有,死時亦一所無憂。生命僅僅是過程的集合體。賺錢的目的是滿足一部分能夠被社會接受的慾望,其餘的是要做更多的善事,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促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因此,我們看到美國很多億萬富翁最後把絕大部分財富都捐給了慈善機構。


四、錯誤時

不可能所有的交易都能獲得盈利。錯誤時怎麼辦,高槓杆死扛,最後的結局多是被強平。沒槓桿,死扛,多是被套牢數週、數月,甚至數年。

錯誤時,怎麼辦,這個實在是太重要了。從業以來,接到的諮詢電話,集中在兩種,第一種是今天怎麼做能賺錢,第二種是頭寸虧錢了,怎麼辦。說句心裡話,這兩個問題真的不該別人來回答。在做一筆交易之前,就應該想好,錯了,該怎麼辦,哪怕這種錯誤的機會只有萬分之一。千年一遇的洪水,我們一生都遇到好幾次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都遇到四、五次了。

就像方正物產的李總給我說的,對於賭命的人,我們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是對致力於成為專業投資者的小夥伴,我們還是建議任何一筆交易都要考慮最大的可能虧損,要把這個最大可能虧損限制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就像公司吳老師告訴我的,該把頭寸砍掉時,眼都不要眨一下。市場永遠不缺機會,錯了,就承認錯誤,我們要為我們犯的錯誤承擔一定的代價,但這個代價不能是致命的,最好代價不超過預期。


五、去感覺

市場的運行是有脈搏的。春江水暖鴨先知。真正的交易者總是能第一時間知道市場發生的最微小的變化。我們獲取的信息都是不完備的,並且我們的認知都是有偏差的。我們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搜集各種各樣的信息、研究報告,並對近期盤面的變化進行反覆的思考。監管層的態度,主流媒體的聲音,各大佬的判斷,自己內心的感受,結合起來,在無我的心境下,感知市場的主流方向,在有我的心境下,形成相對合理的判斷與決策。

感覺這個市場,靠的是悟性。悟性來自於勤奮、開放與包容的心態。這個市場沒有神,不會有人總是正確,不會有人總是錯誤。這個市場不缺明星,卻缺壽星。若一生致力於研究與交易,或許需要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一顆謙卑的心。


六、去跟隨

在自己的資金不能改變市場方向時,我們只能做一個跟隨者。在行情從弱小變為強大的過程中,我們跟隨它。在行情走向極致,沒有力量再前行時,我們等待著反向運動的機會。

跟隨,這個東西,說著容易,做著很難很難。不管多難,都要去做,都要嘗試去做好。感覺行情的脈搏,跟隨行情的方向。我們只能提供一個思路,在基本面的角度,任何一波行情都是由一個最基本的經濟力量驅動的。首先找到這種力量,然後分析這個力量的強弱。歷史的觀察與國際經驗的比較,以及理論的學習,能夠提供很多有價值的幫助。

在哲學上,就是要把握決定事物變化的主要矛盾,以及這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總是一體兩面的,總是在矛盾的相互演化中運動的。


七、賺錢的意義

既然來到期貨市場或者股票市場都是為了賺錢,那麼更深入的層次就是賺錢的意義。

首先是滿足自己合理的需求,改善自己與家庭的生活,因此我們發現,對於一般的高手而言,在期貨市場賺幾百萬,或者千萬級別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其次呢,其次就比較複雜了。就個人接觸到的信息與資料而言,很多頂級大佬都進入了股票市場。股票市場與期貨市場本質層面不同的是,股票市場能夠為社會創造財富。很多人說,100億的資金期貨市場很難容下,而,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在人類的商業倫理上,之所以期貨市場永遠是個小市場,一方面是因為風險並不是人類社會的主流,發展才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可能是隻有符合所有人利益的市場才具備內生性成長的哲學基礎。

金錢與慾望相伴而生,只有內心修煉到一定程度,一個人才有可能承載起一定數量的金錢。追求金錢本身應該不是目的,為家庭、社會、國家與人類做更大的貢獻可能才是一個人靈魂最終的歸宿。

因此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