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或降低親密關係中滿意度的原因

人們很少意識到自己持有的觀點往往是通過選擇而被採納的,而做出的這種選擇會提高或降低親密關係的滿意度。這是知覺的力量。

1. 伴侶的理想化

在理想的愛情關係中,你在尋覓什麼?但是理想的愛情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那麼,人們究竟怎樣才能與愛戀自己的人快樂相處呢?

一種方法是對自己的伴侶構建善意和大度的認知,突出他們的美德而縮小他們的缺陷。但是對愛人持有這麼高的看法是否會帶來危險?如果伴侶不符合這樣積極的評價,是否必然使人沮喪?答案取決於積極錯覺與現實的不符合程度有多大。

如果人們硬要自欺欺人,在伴侶身上虛構出令人期待的品質,結果註定是要幻想破滅的。新婚燕爾的夫妻如果發現伴侶並不如當初想象的那麼美好,其不滿情緒會日益增加。如果人們瞭解伴侶各方面的情況,但卻能以一種善意、大度的方式來進行詮釋,這樣的“錯覺”就對親密關係十分有益。將自己的伴侶理想化,人們就會先入為主地以一種積極方式來評價伴侶的行為,更願意致力於維護好自己的親密關係。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被自己認為如此稱心如意的伴侶所愛,毫無疑會增強我們的自尊。我們能慢慢地讓伴侶相信,他們實際上正是自己所信任的最優秀的人,因為我們的高度評價也會提高他們的自尊。

總之,隨著時間的推移,理想化的愛人形象總是和更多的滿意、愛情、信任和持續的親密關係聯繫在一起。

此外,保護自己免遭幻想破滅的聰明方法是:隨著對伴侶瞭解程度的增加,不斷調整自己對理想伴侶的期望,這樣,對伴侶的期望標準就能切合伴侶的現狀。在某種程度上,人們能隨心所欲地決定伴侶已擁有的品質正是自己所期待的。

因而,選擇樂觀地看待事物一一認為伴侶已經做到最好一一不斷調整對伴侶的希望和標準以符合客觀實際,我們就更加可能與當前的伴侶愉快相處。的確,伴侶心裡一般都清楚我們在美化他們,但往往希望我們這樣做,而作為回報,我們也從伴侶那裡得到積極、善意的認知評價,這就是雙贏!

2. 歸因過程

人們的喜怒哀樂還受到解釋伴侶行為時所選擇理由的影響。歸因就是指人們對事情發生的原因提出的解釋。

伴侶雙方總的歸因模式能決定親密關係的滿意程度。幸福的愛人對伴侶行為的歸因都是能改善關係的。認為伴侶的積極行動都是刻意的、習慣的,還能據此推斷伴侶在其他情境下的行為。

也就是說,幸福的配偶對彼此的積極行為都通常給以內部的、穩定的、普遍的歸因。他們也傾向於淡化彼此的過失,認為它們是偶然的、特殊的和局部的。因而,消極的行為都通過外部的、易變的、特定的歸因而得到諒解通過這種歸因方式,快樂滿意的伴侶放大了伴侶的親善之處而縮小了伴侶的冷備方面,並且只要伴侶的不端舉止的確僅僅是偶爾之失,那麼這些善意的解釋就能使雙方愉快相處。但痛苦不滿的伴侶反其道而行之。誇大了壞處而縮小了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