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葛美霞就是大多數的我們,為何要用上帝視角批判她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幾乎是每個人都是一種“嚴以待人,寬以待己”的動物,當然了,我們常常提倡的都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之所以提倡其實就是要適當約束一下人性,所以說寬以待己,嚴以律人其實才是人性,你們說呢?這一點尤其體現在我們看影視劇的時候。

當然影視劇裡面的人物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裡面人物性格,還有人物之間的矛盾似乎都經過了誇張的激烈化,所以我們作為吃瓜群眾的觀眾,常常在看劇的時候,對劇中的某個角色表現出了異常的喜愛,也對劇中的某個角色表現出了非常的討厭,但其實想想當我們去討厭一個角色的時候,仔細思量一下,在現實中我們未必能做到像劇中角色那樣的程度,那麼既然自己都做不到,為何要去討厭批判別人呢?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表現。

父母愛情:葛美霞就是大多數的我們,為何要用上帝視角批判她呢?

我們都知道鼠年伊始,梅婷和郭濤在鼠年春晚上的小品《父母愛情》一舉走紅,把這部六年前的電視劇再度搬到了觀眾的眼前,小品展現的是電視劇的番外,劇中的郭濤扮演的江德福是個有擔當的好丈夫,但是是樸實的行動派,他對梅婷飾演的安傑的愛,都體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行動中,但是一輩子從來沒有把“我愛你”這句話宣之於口,小品中給了大家一個完美,也彌補了安傑一輩子的缺憾,感動了很多觀眾。

而要說起安傑和江德福的婚姻愛情呢,他們在海島那段世外桃源的生活,佔比重是相當大的,也是因為那一處避世之所,讓人們開始羨慕並且愛上了安傑和江德福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一樣的婚姻愛情,而在安傑和江德福這段的婚姻愛情中,我們不能忽視的一個角色就是劉敏濤飾演的葛老師。

父母愛情:葛美霞就是大多數的我們,為何要用上帝視角批判她呢?

葛老師是海島上漁霸的女兒,相當於地主家的孩子吧,在那個年代,葛美霞備受歧視,應該家人也都不在了,作為島上為數不多的文化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敬,還常常要被自己的學生當面羞辱。後來安傑來了,這個資本家的小姐來了,同樣的美麗有文化,兩個有文化的女青年很快成了好朋友,葛美霞一開始十分珍惜這個朋友,因為舉島都排斥歧視她,只有安傑會對她笑。

父母愛情:葛美霞就是大多數的我們,為何要用上帝視角批判她呢?

但是跟安傑成了朋友以後,葛老師慢慢發現,自己跟安傑其實在出身上都是差不了太多的,可安傑過得卻是神仙般的日子,能在午後溫暖的陽光下喝咖啡讀喜歡的蘇聯小說,還有那麼多漂亮的衣服,家裡家外錯落有致情趣盎然。在安傑沒有出現之前,在葛美霞的認知裡,在這樣的時代,她這樣的出身就應該是自己這般境遇的,可是安傑的出現顛覆了她以往的認知,原來“我們”這類人也可以不一樣。

父母愛情:葛美霞就是大多數的我們,為何要用上帝視角批判她呢?

作為安傑的朋友,葛美霞內心開始不平靜,開始嫉妒,所以有了在風言風語正盛的時候,葛老師卻把畫家夏老師帶到江德福家裡的事情,後來導致了安傑和江德福生氣吵架,也許只有這樣,葛老師內心才會獲得一絲絲平衡的感覺吧。葛老師一邊嫉妒安傑,一邊羨慕安傑,所以當鰥夫老丁向她示愛的時候,她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因為老丁的身份跟江德福一樣也是軍官,也許嫁給老丁,葛美霞從此也過上了安傑那樣的生活,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世上軍官常有,但是江德福卻不常有,老丁在最後關頭還是放棄了。

父母愛情:葛美霞就是大多數的我們,為何要用上帝視角批判她呢?

多年後當年極力反對自己嫁給老丁的王政委死了老婆,在老婆屍骨未寒的情況下,王政委就像葛老師求愛,因為之前阻止羞辱她嫁給老丁的事情,再一個還因為王政委老婆剛剛去世,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這個事情多半是要黃了,但葛美霞還是答應了,她可能根本就不喜歡王政委,甚至說有些討厭,但那又如何呢?他有軍官身份,而且葛美霞不再年輕了,所以就嫁了。

縱觀葛美霞一生,很多觀眾表示對這個角色喜歡不起來,說她貪慕虛榮,有些自私自利,但想想看我們身邊這樣的人少嗎?捫心自問,自己何嘗又沒有跟葛美霞的同心理呢?既然自己都不能做到,何必以上帝視覺去批判別人呢?

父母愛情:葛美霞就是大多數的我們,為何要用上帝視角批判她呢?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葛美霞本是富貴人家出身,但卻因為時代原因家道中落,本應該是人人羨慕的大家小姐,卻淪落為挑糞工受盡羞辱,也許經歷了葛美霞的那些曲折坎坷,才能明白她的行為吧,但整體上來說,葛美霞的所作所為還是豁達的,沒有被這種改變的慾望弄得扭曲人性,她只是非常努力地善於抓住機會而已,你們怎麼看待葛美霞這個角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