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家》看國產影視劇“阿喀琉斯之踵”,解讀“四不像”懸浮劇


從《安家》看國產影視劇“阿喀琉斯之踵”,解讀“四不像”懸浮劇


引言:

在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中,阿喀琉斯出生時就被母親抓住腳踵倒浸在冥河水中,成為金剛不壞之身,卻忘記了在母親呵護下的致命弱點—腳踵,最終被太陽神阿波羅暗箭射死。

導致阿喀琉斯喪命的原因可以額歸結為兩點:一是在母親保護下柔弱部位的袒露;二是自我的驕狂,對神的蔑視。


從《安家》看國產影視劇“阿喀琉斯之踵”,解讀“四不像”懸浮劇


一、國產劇發展的三個時期和韓流文化的影響,使國產劇淪為“四不像”

早期的國產劇大多是簡單純粹的,諸如《地道戰》、《地雷戰》等紅色主題劇盛行一時,這是時代的主旋律,當然無可置疑。

隨著時代的不斷前進,受到國外影視劇的影響和人們思想放開後的內省式觀察,改編自四大名著的《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迎來了一波集體爆發,同時,伴隨其中是大量的犯罪題材和家庭倫理題材的影視劇。

這一時期可謂是真正的國產劇的萌芽時期,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都有了更廣泛的涉足領域,新現實主義題材受到大家的追捧,這一時期的典型特點是將故事聚焦在平凡小人物的生活,像《小兵張嘎》、《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紅蜘蛛》、《闖關東》等一系列題材,這其中最突出的無疑是家庭倫理君,《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安嘉和作為典型的“反家暴”題材,成為了多少人的噩夢,也點醒了很多人的固化思維。

隨著電視和網絡的日趨普及,“娛樂至死”的時代隨之到來,商業片不斷上映,這一時期的典型特點是影視劇目標人群的變化,開始瞄向了低年齡人群,他們是追星的主力,也徹底改變了影視劇的走向。相對於美劇來說,大量引進的韓劇在中國迎來爆發式增長,這也標誌著國產劇開始劍走偏鋒的開始。


從《安家》看國產影視劇“阿喀琉斯之踵”,解讀“四不像”懸浮劇


實際上,韓劇的發展和環境和美國好萊塢的製片環境有很多相似之處,好萊塢在傳統工業電影之外,也為一些具有強烈思想價值的文藝片提供了一塊安放之地,這也正是好萊塢幾乎涵蓋了優秀的文藝片和“爽劇”的原因,韓劇在主流的“傻白甜和霸道總裁”的主流模式之外,也在非主流的陣地上,締造了《寄生蟲》、《金福南殺人事件》都一系列優秀電影。

隨著韓劇浩浩蕩蕩的殺入,加上某些方面的原因,國產劇一直受到嚴格的監管,在這一點上,猶如一位母親在對待叛逆期的孩子,產生了兩種靈魂的碰撞,其結果,往往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正是目前“甜寵劇”盛行其道的原因,畢竟,這種題材的電視劇沒有任何的風險,也正是這種劇的盛行,讓很多人陷入某種審美疲勞中,也使諸如《人民的名義》一類的題材,受到大家的廣泛的關注和追捧。

事實上,國產劇和韓劇相比,既有著同源的特徵,也有著不同的分化,相對於韓劇所塑造的高富帥、白富美的強強結合,我們的影視劇往往有很濃的一股“土”味,可以明顯看出外來文化和自身文化交融呼應的特點,在這一點上,讓人時刻感受著“四不像”的糾結感,也算是國產劇的一大特色。

事實證明,嚴格管控的母親和叛逆期孩子之間的衝突比我們想象的更可怕,也反映出了影視人的焦慮和渴望。這一點從在人群中熱播,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論的《人民的名義》和《我不是藥神》可以明顯看到,而科幻劇《流浪地球》和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高票房、高口碑的雙重加持,更加證明了目前影視劇發展處在一種營養不良的狀態中。

葉聖陶曾經說過:“藝術的事情大都始於模仿,終於獨創”,在大量四不像影視劇橫行的今天,也能夠看到很多導演渴望用自己有限的內心去為影視劇注入一點鮮活的血液,但是,和他們的微薄力量相比,金錢誘惑所帶來的逐利特點,卻已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橫流。


從《安家》看國產影視劇“阿喀琉斯之踵”,解讀“四不像”懸浮劇


二、從電視劇《安家》,詳細解讀國產劇的創作套路,以及使其成為“懸浮劇”的根本原因

電視劇《安家》從上映開始,就引來網絡的爭議,對於劇中的人設和離奇的三觀,則隨著故事的不斷展開,將爭議推向了高潮,開始微弱的讚揚聲,現在變成一股鋪天蓋地的聲討洪流。

造成這一點的原因,是小說作者、編劇和導演、演員瘋狂逐利,導致其違背了小說創作和影視劇創作的基本套路所致。

在此之前,我們先簡單對比一下四大名著的電視劇改編,87版的《紅樓夢》36集、98年的《水滸傳》43集、94版《三國演義》84集,86版《西遊記》只有25集。

是不是電視劇越短越好呢?顯然不是,而是和影視劇的題材有很大的關係,《三國演義》之所以拍攝82集,是源於其跨越百年的歷史記錄,並非是刻意追求劇集換取利益導致的結果,而其他名著則儘量壓縮,避免拖沓,毀了這些名著。

我們再來看一下目前的電視劇,以在民間最著名的大型長篇系列農村連續劇《鄉村愛情》來看,從第一部到第五部的集數分別是33、41、36、36、44,而從《鄉村愛情6》到《鄉村愛情12》則分別為50、66、65、60、60、60,真正為我們展示了什麼是長篇連續劇,這部劇典型的兩個特點:(1)需要兩倍速的播放才能讓人感覺到影片節奏正常(2)看過之後,根本不知道講了什麼,只能作為無聊消遣的逗樂劇。

正是這種為了在網絡播放平臺爭取更長久vip權限和爭取按集數算收益的做法,成為了所有編劇和導演把情節延伸,做成一部拖沓、無聊影視劇的原因,直白一點說,為了獲利,作為藝術的影視,已經淪為了可悲的消費品。

回到電視劇《安家》,這部“大型長篇連續劇”改編自日本電視劇《賣房子的女人》,原作只有10集,後作已經高達53集,讓人不禁感嘆,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對比《安家》和《鄉村愛情》,韓劇《請回答1988》20集、美劇《絕命毒師》同為系列劇,五部總共62集,還不如鄉村愛情一部集數多。

這種“拉長劇”給觀眾帶來的最大觀感是:劇情拖沓、主線混亂、人物設置不合理、強行加戲、沒有下文。

放在電視劇《安家》上,我們可以看到為了增加劇情,情節反覆反轉,以房似錦為例,從開始只認利益的冷血職場,轉變為了見人就幫的五好標兵、再給你迎頭一棒,最終也不知道社會給自己上了什麼樣的一課,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是憑自己感覺任意處事,還是遵守市場規則,之所以如此,只是為了湊劇情,增加集數,呈現嚴重的拖沓。


從《安家》看國產影視劇“阿喀琉斯之踵”,解讀“四不像”懸浮劇


這也讓整部影片的主線徹底混亂,說是賣房的職場劇,全劇沒有一個人正經賣房子,只有六個人的門店,愣是成了兩對,還有一個985,也被結盟的酒館撬走,最後只剩一個樓山關,估計太窮,不捨得花錢,只能成為單身狗,所有的人,每天都被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困擾,各種出戏,最終沒有任何的主線,就是一部攤在廣場上的平面,無法完成將故事集中在一點形成爆發。

同時,為了增加劇集,各種強行加戲,寧馨出來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教會你隨機應變嗎?徐文昌找張乘乘要房子,是要來還是沒有要來,估計編劇都不知道有這場戲。

最要命的是人物設置不合理,目前影視劇慣常的套路傻白甜配高富帥,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怕,總會有人來幫你,而且還會愛上你。歸根結底就是,結婚了的不能賣房子;只能單身狗才能在賣房大業中尋找愛情和生活。

事實上,推動情節的發展是依靠衝突的塑造,而渴望和障礙是衝突的組成部分,可是,誰能告訴我房似錦的渴望是什麼?障礙是什麼?

全劇完全看不懂,或者沒有任何的實際價值,充其量,只能淪為《鄉村愛情》式的口水劇,而其漂浮的人物設置和故事情節,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懸浮劇。


從《安家》看國產影視劇“阿喀琉斯之踵”,解讀“四不像”懸浮劇


結語:

類似的“四不像”懸浮劇層出不窮事,反映出目前影視劇和小說創作中存在的“湊集數”和“湊字數”難題恐難疏解,這其中有很多複雜的原因相互左右著人們的選擇,逐利時代的體現,已經在兩個行業淋漓盡致的體現。

或許,對我們來說,如何在“金錢”和“藝術”之間達成一種平衡是一道需要每個人單獨思量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