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康熙御銘鳳紋松花石硯

硯臺,“文房四寶”之一,源於自然,用於雅閣。古有“以文為業硯為田”之說,文人墨客視硯臺為知已好友,更有人為之起了不少有趣的雅稱,讓我們一起來玩味一番。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三獅戲球端硯

1、石君

宋代蘇東坡曾為婺源龍尾山“羅文硯”,寫過一篇《萬石君羅文傳》傳記。說:“羅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隱龍尾山。” 並說 “羅文” 因 “助成文治,厥功茂焉” 封 “萬石君”。因此,不管是什麼材料製作的硯,都統稱石君。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乾隆御銘八稜歙硯

2、石友

古人特別珍惜“情”,讀書人都把書齋中的各種珍品,以友相看,所以硯被俗稱為石友。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竹節形歙硯

3、墨侯

唐代文嵩以硯擬人,曾作《即墨侯石虛中傳》,稱硯姓石,名虛中,字居默,封“即墨侯”。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嘉慶甲子年紀昀銘螭紋端硯

4、墨海

一般稱大的硯臺,也有稱為海硯的。墨海也指大墨盆。湍翟灝《通俗編》曰:“今書大字用墨多,則以瓦盆磨之,謂其盆曰:墨海。”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康熙御製雙螭紋松花石硯

5、墨池

一般特指小的硯臺。即大硯稱“海”,小硯稱“池”。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雲紋白石硯

6、墨盤

一般比較淺的硯臺俗稱墨盤,通俗指像是盤子狀的較大型硯臺。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吳昌碩自用並刻銘黃武元年磚硯

7、墨田

“墨田”,取耕耘的意思,研墨如耕田。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隨形蟲蛀端硯

8、硯山

依石頭的天然形狀鑿為硯,刻石為山,所以叫做硯山。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乾隆松花石龍鳳雙鵝硯

9、硯池

有一種硯的形狀是凹形,稱作硯池。硯池,是指在硯的一端,有一個蓄水池,為研墨加水方便而設的,大小不,深淺不等,據石的形狀而定。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大西洞夔龍紋端硯

10、硯瓦

俗稱瓦頭硯,又叫瓦硯。秦漢時用的建築瓦當,多采用澄泥製成的,後來被人們改制成硯。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大西洞平板端硯

11、陶泓

唐代韓愈《毛穎傳》稱硯為陶泓。陶泓指磚瓦硯。在唐宋時代,石硯已普遍,但開採困難,製作條件限制,相比較而言,陶硯便於製作。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陸增祥銘梁普通元年磚硯

12、陶硯

陶硯,是瓦硯、澄泥硯、泥硯、硯瓦的統稱。有圓形、三角形、橢圓形等,三足有蓋,還刻有山形、龜形等,並刻有花紋,製作精美,形象生動,活潑可愛。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徐渭仁銘、趙世駿、劉體智題長方澄泥硯

13、黑白月

硯形似月,分割為磨墨和盛水兩部分,前者黑,後者白,故有此雅稱。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高士年銘隨形雲紋端硯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紀曉嵐、張世準、胡澍銘隨形端硯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老坑竹節端硯

古人對“硯臺”的雅稱,你都知道嗎?

清 黃任銘隨形古甃端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