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我國是人口大國,糧食需求量極大,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為此農業一直將提升糧食產量作為行業發展的首要任務。水稻作為我國糧食作物中的重要作物,在我國種植歷史十分悠久,種植面積廣泛,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的主食事物。故此,

本文將詳細分析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水稻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與策略。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1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分析

1.1水稻種子的選取:水稻能否高產根源上取決於水稻種子是否符合高產需求,能否適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從而針對性的選取抗病蟲害能力強與生長環境契合的優良水稻種子。在選種的過程中主要看大地的氣候條件,其中溫度與光照因素是水稻選種中需主要考慮的問題。孕穗抽穗時期是水稻成長的關鍵時期,此時水稻對於高溫天氣十分敏感,如果溫度過高很容易發生穗子癟梨的現象,為此應該選取抗高溫、耐旱的品種。在水稻選種的過程中要確保同一批水稻種子的品種純度為95%以上,從而確保水稻種的品質,有利於工作人員開展水稻育種工作。經過農業專家多年的研究發現,雜交水稻品種在種植的過程中適應能力普遍優於其它品種,萌芽率也達到80%~90%。由此可見,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可以優先選用雜交水稻品種。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1.2水稻種子的催芽

催芽是繼選種後,提升種子發芽速度的關鍵環節,可以解決水稻播種週期短與播種緊急的情況。工作人員可以使用水稻催芽技術,對水稻種子進行催生,為水稻種子營造出特定的生長環境,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在水稻種子植株高度達到插秧的種植標準後,工作人員要將其移植到栽培區內進行種植。在進行水稻種子催芽時,要控制好水稻催芽的時間與幼苗的高度,避免催芽時期過長與植株過高導致幼苗損傷。工作人員在進行水稻種子催芽工作時,要預先計算同一批次與同一品種水稻種子種植後的萌芽率。工作人員可以先選取部分水稻種子進行水稻種子萌芽實驗,當種子萌芽率達到85%以上時,就可以選用該批次水稻品種進行育苗工作。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1.3苗床處理與育苗

工作人員在育苗的過程中首先要處理苗床,檢測苗床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並根據育苗需求在苗床中添加一定的營養成分,為育苗工作提供必要的營養基礎。育苗過程可以分為4個階段:苗床土壤的選擇;苗床製作;幼苗施肥;幼苗灌溉。工作人員在育苗期間要確保各個階段之間順暢、有序銜接,避免其中一個階段時間過長引發的育苗期的延誤。同時工作人員在進行水稻育苗的過程中要根據水稻的品種,採取針對性的育苗管理措施。對於早期種植的水稻育苗工作,待到幼苗生長到5葉時期就應該開展幼苗移植工作,對於晚期水稻進行育苗工作時,待到幼苗生長到6葉時期才可進行幼苗移植工作。水稻幼苗在萌芽時期由工作人員為其營造適合的生長環境成活率較高,在幼苗插秧播種後由於受到自然界中多種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導致成活率下降。因此工作人員在育苗的過程中應該預留一部分的幼苗,以備後期進行水稻幼苗補種。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1.4水稻幼苗播種

水稻播種是水稻種植的重要時期。在育苗結束後,工作人員需要將水稻幼苗移植到種植田中。在水稻幼苗的運輸到種植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做好水稻幼苗根莖保護工作,減少根莖在運輸過程中的破壞。在實際插秧的過程中,當地農民應該選擇溫度21℃,風力小於3級的天氣開展插秧種植工作。農戶在插秧的過程中需要確保插秧的深度為1.5~2.5cm之間,避免過高或過矮引發幼苗的死亡,每次抓秧的數量為6~8植株,控制幼苗的插秧密度,為幼苗的生長營造最佳環境,避免過密與過稀導致單位產量下降。農戶在插秧的過程中也應該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調整插秧的深度與水稻幼苗的種植密度。人工插秧難免會產生誤差,現在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開始使用農用機械進行插秧播種工作。在使用農用機械插秧的過程中農戶仍然需要對其進行監管,當機械插秧過程中密度與深度不合理時,農戶應及時進行調整,從而確保插秧工作的高效性。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2水稻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2.1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措施:水稻種植過程中往往植株相距較近,一旦發生病蟲害發展迅速,將極大地降低水稻的產量。工作人員可以採用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的措施。物理防治措施主要為利用物理原理誘殺害蟲,如我國部分地區在水稻種植與管理的過程中利用害蟲趨光性,安裝光源從而誘殺害蟲。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生物之間的相剋或相益屬性進行田間的防治,如部分地區農戶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會在稻田中針對稻螟蟲與稻飛蝨撒入有益的雜草,調控稻田的微生態。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2.2藥物防治措施

部分水稻病蟲害對於水稻生長的危害極大,部分病蟲害發病迅速且危害性大,為此農戶在種植與管理水稻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藥物控制病蟲害,提高水稻單位產量由於化學藥物中有害物質較多,因此在使用藥物防治措施時,應該結合水稻的實際情況,明確具體的病蟲害種類,選用合適的藥物,並確保水稻田間的水深高於3cm,增強藥物防治時的針對性。同時農戶在藥物噴灑的過程中應該按照藥物說明使用進行噴灑,避免藥物過少達不到病蟲害的防治效果與藥物過多損害水稻的生長。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2.3水稻的田間管理

科學的水稻管理可以有效地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並減少病蟲害發生後帶來的水稻減產效果。為此農戶在進行水稻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管理的科學性,通過加強管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農戶應該定期開展施肥與澆灌工作,並根據水稻的生長情況適當的進行追肥工作,滿足水稻的生長條件;農戶要做好田間除草工作,避免雜草與水稻爭搶養分的現象,當人工除草不能達到效果時,農戶可以通過噴灑藥劑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3常見水稻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要點

3.1穗稻瘟與葉稻瘟的防治技術要點:在防治常見的水稻病蟲害時,田間管理人員要定期觀察水稻的生長狀況,確保病蟲害發生時,能夠及時地採取相關的措施。當管理人員發現水稻的呈現出葉稻瘟病斑時,管理人員可以採用20%濃度的三環唑藥物,將45kg的清水與100g的藥物相兌,在搖晃均勻後用噴壺噴灑田間。在治理穗稻瘟時,管理人員應該準確把握水稻田的生長期,在破口期進行穗稻瘟的防治,使用濃度為75%的三環唑藥物,將45kg的水與30g的藥物相兌,管理人員每隔7d用藥壺噴灑1次,連續噴灑21d防治穗稻瘟。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3.2稻飛蝨與稻螟蟲的防治技術要點

稻飛蝨與稻螟蟲是水稻常見的病蟲害。田間管理人員在防治稻飛蝨時應該,要正確把握稻飛蝨的生長方式與規律,稻飛蝨在成長的過程中靠吸取水稻的汁葉生存,當水稻上寄生稻飛蝨後,水稻整體會變黃,直至最後病死。田間管理人員可以使用濃度為25%優樂得粉劑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使用45kg的水與30g的藥劑混合在一起,並對水稻進行噴灑,治理稻飛蝨。田間管理人員在防治稻螟蟲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濃度為98%巴丹粉防治病蟲害,將25kg的水與30g的藥物混合,並使用藥壺進行噴灑,減少病蟲害對於稻田的危害。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4結語

時代在不斷髮展,但農業始終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水稻育苗技術人員應該結合當地的水稻種植情況,選出優質的水稻種子,做好育苗工作,提升幼苗的品質。田間管理人員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應該做好水稻種植與管理工作,定期進行施肥與除草工作,並通過生物、物理、藥物等多項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