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隨著疫情逐漸被一步步管控,大家憋了很久的消費慾望,快壓不住了。必須買買買!估計在可見的一兩個月來,會迎來一波報復性的消費小慾望。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so,大小老闆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我們都知道,產品是成交的基礎,因此,寫好一個產品文案,把自己產品的賣點充分體現出來,就成了重中之重。

今天我就用9個實戰套路,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我們寫產品,無非是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讓顧客喜歡我們的產品,第二個是讓顧客購買我們的產品。但想要解決這兩個問題,並不容易。因為產品看上去有很多的點可以去講,每一個點又可以用很多種方式去講,而展現產品文案的界面,又是有限的。

因此,寫產品詳情頁,特別考驗一個文案的功底,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啥都講,結果啥都講不好。

所以第一個實戰套路,就是"賣點聚焦"

什麼叫聚焦?聚焦的第一步就是捨棄。

對於自己生產、銷售的產品,我們往往投入了過多的感情和精力,因此講起來很容易滔滔不絕。

從原材料,到生產工藝,再到使用流程,看上去每一個點都應該寫到詳情頁裡面。

所以作為一名文案,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幫老闆們做減法,減去不重要的信息,留下真正的賣點,而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

那麼如何聚焦到真正的賣點呢?

這裡我總結了"兩個優先":

優先展示顧客最關心的點;

優先展示產品領先於競品的點。

舉個例子,如果你賣的是一款充電寶,那麼顧客最關心的可能是充電寶容量大小、是否輕薄小巧等等;

如果你賣的是農家土雞,那麼顧客可能更關心是否散養、是否正宗、是否新鮮等等;

如何指導顧客關心什麼呢?其實很簡單,你去淘寶上搜索品類的關鍵詞,看一下系統給你自動聯想出來的詞,就是大家關心的點。

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找到這些顧客最關心的點,在詳情頁裡優先寫、著重寫,讓顧客第一眼就被打動。其次,你要優先去寫產品領先於競對的點,多數情況下,顧客的購買過程,都是在反覆的"貨比三家"中度過的。

想象一下,當你在買東西的時候,你也會比來比去。因此,產品相對於競品的優勢環節,也是要在詳情頁中優先展示的。

比如,別家的晾衣杆特別佔地方,你的晾衣杆可以撐在牆上,最大化的節省空間,這個賣點就要在文案中優先展示。

第二個實戰套路——"借勢"

其實從本質上來講,顧客閱讀文案的過程,是一個被銷售的過程。既然是被銷售,就難免會有建立信任感的問題:你說的這麼好,為什麼我要相信你?

如果銷售的是大品牌的產品,那還好,品牌自身的信任感會給產品賦能。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產品都是沒有品牌光環加持的。

這個時候,就要學會借勢。借誰的勢?知名品牌的勢。

舉個例子,我們看一下下面這幾個文案:

某米其林餐廳食材供應商。

來自希爾頓酒店床品供應商。

採用雅詩蘭黛同款原料。

這些文案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通過共同的原料、生產商,讓一些知名品牌為自己的產品做了背書。

顧客看上去,產品變得更加高大上了。所以,你可以試著去找一找,產品的生產、流通過程中,有沒有可以和知名品牌建立聯繫的點?

比如生產工廠有沒有代工過其他大牌產品?有沒有用過和某明星產品一樣的製作工藝?是不是同一個原材料產地?

第三個實戰套路——"使用場景"

正如前面所說,顧客閱讀文案的過程,是一個被銷售的過程。

那麼顧客最終決定買還是不買,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這個東西用不用得著?

我們應該都有類似的經歷:一時衝動下單了某個產品,回來之後因為沒有使用場景而落了灰。

這也造就了很多母親大人和老婆大人的口頭禪:你呀,盡買些沒用的東西!

所以,為了完全打消顧客在這方面的顧慮,我們要在詳情頁裡展現出儘可能多的使用場景。

比如,我們寫一個U型枕的文案,就可以這麼寫:高鐵出差,靠在車窗都能睡;公司午休,打開就能睡好覺;出門旅遊,長期坐車不受罪。

原則上,你列出的使用場景越多,顧客的顧慮就越少。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顧客對你的產品感興趣。

第四個實戰套路——"尋物類比"

當你搞清楚了產品的賣點,也找到了產品的使用場景,接下來,就要進入產品文案最難的環節了:描述你的產品賣點。

我們要把一個賣點寫好,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賣點表述清楚。

很多失敗的產品文案,就敗在這個環節,寫出來的賣點,用戶聽不懂,或者聽了沒感覺。

比如最近剛出的小米10pro,文案中就犯了"秀參數"的毛病。

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誰能幫我解釋一下,啥叫"AMOLED雙曲面"?

90Hz刷新率、180Hz採樣率,又能產生什麼樣的價值呢?

不知道你們看沒看懂,反正我沒看懂。

同樣是小米的產品,我更喜歡小米體重秤的文案:"喝杯水都能感知的精準"。

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這裡就要說到一個核心套路了:尋找一個顧客熟悉、可感知的物品,來描述顧客不熟悉、不可感知的賣點。

比如我們描述一個材料非常薄,與其說:"厚度僅有10微米"。不如說:"厚度僅相當於髮絲的70分之一"。

再比如我們形容一個充電寶很小,可以說"它僅有一根口紅那麼小"。

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這種套路的運用,關鍵是你要找到一個很好的類比物,而且這個類比物還得是顧客非常熟悉的。所以,我稱之為"尋物類比"。

第五個實戰套路——"直指利益"

我們剛剛說到,描述賣點的第一步,是把賣點說清楚,那第二步呢?第二步就是:說出賣點為顧客帶來的價值。

顧客買產品,最終要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或者產生自己想要看到的某種變化。

蘋果的文案,是此間的佼佼者。

比如,同樣是描述屏幕,小米手機10寫的是各種參數:

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而iPhone 11寫的是用戶的實際感受:

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買手機,顧客當然關心電池的容量大小,但顧客最終想知道的是一天到底需要充幾次電。

再比如,我們寫一個"暖宮寶"的文案,賣點之一是發熱非常快。我們當然也可以秀參數,比如"石墨烯秒熱"、"NTC恆溫控制系統",但我們也要同時照顧到顧客的實際感受和利益,比如可以這麼寫:"5秒升溫至40度,一開機,就暖烘烘"。

如何找到用戶真正想要的收益呢?我們可以在同類產品的評論區尋找答案。比如一個暖宮寶產品的評論區,有一條是這麼寫的:"可以一邊幹活一邊暖肚子,這是我看重這款產品的原因,能熱大概三四個小時吧,性價比高。"

在這條評論裡,我們就可以提煉出來兩個用戶利益點:"一邊幹活,一邊暖肚子"。、"充一次電,持續供熱3~4小時"。

在產品詳情頁裡,我們要始終記著這些用戶能感知到的利益點,這樣寫出來的文案,才能更走心。

第六個實戰套路——"數字佐證"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之前我舉的很多例子裡,都有數字出現,其實,無論是秀參數,還是表達利益,數字都是一個很好的表現手法。

數字之所以被廣泛採用,其中一個原因,是數字往往代表著理性、客觀,因此會讓文案顯得更有力度。

比如同樣表達一個大米非常好吃,如果不用數字,可能寫出來的文案是這樣的:"有機胚芽米,寶寶更愛吃。"

如果加上數字,看上去會更有畫面感。"有機胚芽米,讓寶寶多吃一碗飯。"對於寶媽們來說,"寶寶更愛吃"是一個形容性的句子,而"多吃一碗飯"聽上去更像事實描述,這就是數字可以發揮的作用。

在文案中,有兩個環節,最常用到數字的元素:

用數字來佐證生產工藝

用數字來佐證產品效果

比如魯花的"5s壓榨花生油",廚邦醬油的"曬足180天",就是用數字來佐證生產工藝,讓顧客更能產生信任感。而美的空調的"每晚僅需一度電",以及火遍全國的OPPO廣告語"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則是在用數字來佐證產品效果。

第七個實戰套路——"銷量背書"

如果你經常逛淘寶,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詳情頁,開始的前幾屏,都在強調自己產品的銷量。

比如這樣的:

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或者這樣的:

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為何要把銷量放在詳情頁的第一屏?因為管用。

如前文所說,顧客閱讀文案的過程是一個被銷售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建立信任感,而銷量背書背後的邏輯是——"大家都買,所以準沒錯。"

我自己買東西也是一樣,搜索關鍵詞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點擊"按照銷量進行排序",因此,銷量低的產品一般我都看不到。

不得不說,商業世界是一個"強者恆強"的地方。

如果你的產品銷量比較大,一定記得在頁面上進行體現。

如果你的產品雖然賣得不錯,但因為剛剛上市,還沒有龐大的銷量基數,你可以選擇換個角度進行表達,比如:"上市第一週狂銷3000件"。

像這樣,在文案中把時間範圍縮小,也可以營造出產品很受歡迎的效果。

如果你既沒有銷量,產品又不好賣,那可能你需要在其他地方多努力了。

第八個實戰套路——"極端挑戰"

大家看一下下面這個圖,是一個賣晾衣杆的店家,在表達自己的產品"承重力非常強"。

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文案裡寫到"非ps,真實拍攝200斤稱重沒問題"(目測兩個妹子加起來應該超過了200斤)。

這種套路,其實是店家為了打消顧客關於"承重力行不行"的疑慮,而自己做了一個極端挑戰——兩個妹子壓上去都沒事,你的衣服有倆妹子那麼重?

其實像這樣的極端挑戰有很多例子,比如:

把小孩放進絲襪裡,絲襪不破(絲襪質量好)

用刀切非常厚的A4紙,輕鬆切開(刀很鋒利)

大叔一屁股把雞蛋坐進床墊裡,雞蛋沒事(床墊太軟)

"極端挑戰"存在的意義,是通過使用比日常場景更嚴苛的條件,來直觀地體現出產品的質量,讓顧客可以放心購買。

第九個實戰套路——"顧客評價"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個管用的實戰套路,叫"顧客評價"。

大家買東西的時候喜歡看評價,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想獲得來自其他買家的第一手的信息,來佐證商家寫出的賣點和承諾。

很多人尤其愛看差評,如果差評裡最壞的情況自己都能接受,或者自己認為是小概率事件,那麼就能放心地下單了。

這也導致了很多商家在優化評論區的時候,會故意刷一些"好差評",把用戶的真實差評給覆蓋下去,顧客看到的,都是商家想讓他看到的。

當然,評論區的優化和管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可以在詳情頁裡主動放一些真實的用戶好評,讓顧客先入為主。

比如這樣:

開篇:好產品文案的9大實戰套路 來聊一聊如何寫好一個產品文案

總結

前面講的幾個點,其中"賣點聚焦"、"使用場景"、"尋物類比"、"直指利益",這幾個點是為了讓顧客對產品產生興趣。

而"借勢"、"數字佐證"、"銷量背書"、"極端挑戰"、"顧客評價",則是為了讓顧客對產品產生信任感,從而可以更放心地下單。

無論採用什麼套路,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顧客對產品產生興趣,並打消掉他的顧慮,讓他儘快下單。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們下篇文章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