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

——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孫慶秀 孫金鋼 解放軍報客戶端記者 高輝

努力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如何進行科學精準救治?近日,一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併症處置專家建議》的專家共識新鮮出爐,這對制定重症患者全身管理方案,提高治癒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宋立強,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副主任,是該共識的主要編寫者之一。

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呼吸危重症專家宋立強。(高輝 攝)

記者追隨他在病房巡視的蹤跡:時而靜駐思索,時而快步向前。記者聽到了他仔細詢問高流量吸氧患者的症狀,安撫其緊張的情緒;看到了他盯著輔助通氣患者的監護儀,沉思之間不斷調試著呼吸機的旋鈕。他眼罩屏上不斷地出現白色霧氣,又被“涓涓細流”勾畫成不規則水跡。已經持續工作5個多小時了,他的體態中仍然看不出疲憊,長期負責呼吸重症監護室工作,宋立強早已習慣了爭分奪秒。

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宋立強與醫護人員討論患者治療方案。(高輝 攝)

診斷病情,精準科學

清晨,宋立強剛到更衣室,對講機就傳來紅區值班醫生的呼叫:“上呼吸機的9床脈搏氧維持不住了,趕快搶救!”宋立強加快速度穿好防護服直奔病房。時間就是生命,這是一位大面積腦梗合併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什麼原因導致病情加重,生命垂危?宋立強大腦飛速運轉著,用多種設備一一進行快速檢查,查閱患者近期床邊胸片,尋找病因。經過一系列操作和鑑別判斷,排除了參數設置不當、痰堵……“肺部感染加重是低氧的主要原因,採取俯臥位!”宋立強說。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一臉青紫的患者終於泛出紅暈。事後宋立強講述了搶救過程,記者都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宋立強跟醫護人員們總結:“肺內、肺外的多種病因均可能導致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頭腦裡需要逐漸積累、形成清晰的鑑別診斷路線圖,結合患者的臨床病情特點,迅速做出準確的判斷。”

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宋立強(右二)利用氣管鏡為患者吸痰。(高輝 攝)

一名從外院轉入的71歲重症患者,接診的宋立強將抗病毒、抗細菌、保護胃黏膜、中藥及加強營養支持等常規救治方案逐一落實。然而,老人呼吸困難的症狀繼續惡化,不得不佩戴無創呼吸機。透過呼吸機面罩,老人顯露出無助的眼神。咳嗽咳痰不明顯、中性粒細胞不高、淋巴細胞中度下降……抗炎方案繼續滴定式加量!宋立強每日盯著老人的呼吸頻率,反覆研究病情變化,適時調整診療方案。終於,老人3天后脫離了呼吸機,雖然語言表達不甚清晰,但眼神裡寫滿了希望。

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宋立強為病人實施個體化治療。(高輝 攝)

對待患者,溫暖貼心

“你不能隨便把我搬出監護室,萬一病情反覆再進來就難了!”65歲的患者老李每次查房都向宋立強表明態度。即使剛進入ICU的第2天,發熱、頭痛、全身肌痛和厭食等症狀就明顯好轉,第5天氣短症狀有所改善,老李也心有餘悸,看著監護室患者在週轉,甚是擔心。“放心吧,你加我的微信,今後隨時可以找到我。”宋立強把電話號碼告訴了老李,就這樣,他在武漢聯繫著多位轉出重症監護室的患者。

雖然戴著口罩,宋立強要求醫護人員要用親切的語言主動與病人溝通。查房時,他適時對有著好轉跡象的患者叮囑:一是樹立完全康復的信心,二是努力加強飲食營養,三是循序漸進進行康復訓練。“治療方面我們會繼續努力的!”他安撫患者。

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在放射科門口,宋立強偶遇從ICU轉出的患者。(高輝 攝)

在醫院,步履匆匆的他,經常遇到患者跟他打招呼,他們大多是從重症一科轉出的病人。有的向他諮詢康復用藥,他給出利弊分析;有的向他表示感謝,他說得最多的是:“不用記住我,康復了以後好好過日子,回饋社會就很好。”當然,他一路也收穫了很多“好人一生平安”。

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宋立強與醫護人員交流患者情況。(高輝 攝)

領跑團隊,規範嚴謹

為打造一個具有戰鬥力的團隊,宋立強在到達武漢之初,就主持編寫系列感控知識讀物,讓隊員們儘快熟悉傳染病醫院的結構與規程。他多次編寫有關不同品牌、型號的呼吸機及經鼻高流量溼化氧療儀的圖文操作規程,供團隊參考。他為隊員們解讀最新國家診治指南,分享重型及危重型新冠患者的救治策略與經驗。

為了讓每一個輪值班醫生能夠很快了解住院患者的病情,增強診療方案的連貫性,宋立強建立了《監護室患者病情逐日一覽表》,極大提高了患者管理的效率,減少了患者診療過程中的漏洞。

宋立強在提醒團隊關注患者合併症的發生率、注重積累診療經驗的同時,不斷跟蹤和大量查閱最新的臨床研究結果,組織醫療隊專家撰寫並發表了上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併症的處置建議》。這些基於臨床的實踐經驗積累,將對於做好重症患者的綜合救治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宋立強為患者實施氣管鏡檢查。(高輝 攝)

術業鑽研,孜孜不倦

深夜,江城,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駐地,宋立強在快速地敲擊鍵盤。《現有條件下救治過程的不足和思考》一文逐漸閃現在屏幕。他說:“科室已經連續搶救患者一個多月了,醫護人員透支了大量精力和體力。必須及時總結經驗,反思不足。”

宋立強總結,救治成功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存在“起始期+高峰期+平臺期+恢復期+康復期”的五期轉歸規律。若想把疾病向這樣的方向引領,就需要相對應地實施“個體化呼吸支持+個體化用藥方案+全身監護管理”三個關鍵措施,尤其是掌握好全身激素使用的時機和個體化劑量。這樣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策略,使很多患者轉危為安。

致力於呼吸危重症領域的臨床及科研事業,他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項,發表包括12篇SCI文章在內的論文60餘篇,參編著作18部。

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3月10日,宋立強在駐地接受記者採訪。(高輝 攝)

硬核軍醫,柔軟內心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硬核軍醫,也有浪漫的一面。

出征武漢後,家人一直在後方默默支持他。他給女兒回信回憶往年元宵節情形:“一起登上西安的古城牆或者到大唐芙蓉園賞燈,雖然天氣寒冷,但是五顏六色的燈光映照在咱們興奮的臉上,一家人其樂融融。”

他用詩句記錄難忘的戰疫時光。“額頭,是護目鏡繪圖的專屬高地,鼻樑,是金屬夾創意的壓瘡刻版,面部,是口罩只會畫圈圈的天然畫布。”將這些印痕贊為火神山醫院最美的彩虹。

記者問他:“疫情結束了,最想幹什麼?”他愣了一下:“真沒想過,我們習慣了。”

“人類與病毒的鬥爭由來已久。一次次的抗爭之後,病毒最終會向人類繳械投降的。”宋立強抱著一腔“不勝不歸”的決心和信心,仍在戰鬥。

縱使疫情險,他自從容度!——軍醫宋立強的戰“疫”故事

宋立強(右一)和醫護人員護送患者到放射科進行CT檢查。(高輝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