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正為《鬢邊不是海棠紅》發聲表示早已看淡評分並且初衷已經達到

由惠楷棟執導,黃曉明、尹正、佘詩曼領銜主演,檀健次、米熱、金士傑、黃聖依、李澤鋒、杜淳、白冰、馬蘇、唐曾、劉敏等主演的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於昨日在某視頻平臺上線,首更八集,這讓很多原著的真愛粉大呼過癮。

於正為《鬢邊不是海棠紅》發聲表示早已看淡評分並且初衷已經達到

不僅如此,該劇的服化道更是堪稱一絕,與很多電視劇的粗製濫造不同,《鬢邊不是海棠紅》的一針一線,一裁一剪都細緻入微,國風的美感配上國粹靈動的身段,對於觀眾而言簡直是視覺上的盛宴。

於正為《鬢邊不是海棠紅》發聲表示早已看淡評分並且初衷已經達到

該劇講述了民國時期,京劇名伶商細蕊(尹正飾)與愛國商人程鳳台(黃曉明飾)因戲結緣,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後,二人同為振興國粹而努力,書寫了一段傳奇的故事。

於正為《鬢邊不是海棠紅》發聲表示早已看淡評分並且初衷已經達到

其實近看故事的梗概我們就可以發現,這是民國時期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一個縮影,這與當下為實現中國夢,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連在一起不謀而合,正能量滿滿,但是這樣一部劇豆瓣評分並不高,只有6.9分,而且打低分的觀眾竟然佔到了半數以上。

於正為《鬢邊不是海棠紅》發聲表示早已看淡評分並且初衷已經達到

對於這種情況,於正(《鬢邊不是海棠紅》製片人之一)選擇了為自己的新劇發聲。

於正在微博中提到了兩件事,首先是某位明星的粉絲對《鬢邊不是海棠紅》惡意差評,打一分,其次是個人對新劇評分低的看法。

於正表示,不管是誰的粉絲惡意差評自己的新劇,這與明星本人並沒有關係,這句話說得很公道,比起早前的輿論一邊倒的慘況,不得不說於正很理智。

同時於正也表示對於評分,自己早就已經看淡的,自己曾經確實糾結過自己作品評分的問題,但是現在想通了,自己創作一部劇的初衷是讓觀眾一樂,同時弘揚我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電視劇已經播出了,自己的目的達到了。

最後,於正提了這樣一句話:“小朋友們,與其砸壞別人的鍋不如燉好自己的湯,不然沒有意義對不?”

算是對黑粉們惡意給出差評的一句反擊,但是於正說的沒錯,與其嘲笑他人,不如做好自己。

而於正提到的另一個問題,傳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很有針對性,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肩負起的責任。

當下,我們的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日漸式微,國粹的受眾面積越來越小;地方戲、手工剪紙、刺繡也逐漸沒落,並被工業時代所取締,電腦雕刻、電腦刺繡讓百姓見證了手工藝品產出的速度,也逐漸忽略了一針一線所賦予作品的溫度;變臉、糖畫一時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但是大家也僅僅止步於看客,而沒有選擇傳承……

著名作家馮驥才在參觀了賀蘭壁畫後,內心頗有感觸併為此題字:“歲月失語惟石能言”,並感慨道:“遠古先民以默默的文化符號表現出他們對生活的勇氣和情感,對觀者內心形成強烈的衝擊。”對於馮驥才的說法,我深以為然,光陰逝去無影無蹤,但鐫刻的巖畫看似粗樸,卻是時間最好的積澱,但是賀蘭巖畫只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在等待我們去發掘和繼承。

於正為《鬢邊不是海棠紅》發聲表示早已看淡評分並且初衷已經達到

前幾天演員劉亦菲在電影《花木蘭》的發佈會上關於自己的國籍問題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但是我們暫時拋開這場輿論風波,只看電影《花木蘭》,這是美國製作的一部影片,講述的卻是中國的故事,再往前看《功夫熊貓》與此也是如出一轍,可見我們國家並不缺少優秀文化,缺少的是發掘和傳承優秀文化的人。

於正是《鬢邊不是海棠紅》的製片人,同時於正也是一位編劇,作為一位文藝工作者,於正在自己作品的創作方面展現出了自己的良知,他寧願自己的作品都被打一分,也希望大家多關注我們國粹京劇,多關注我們的傳統文化,其實,沒有於正的呼籲,我們也理當如此,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國家文化的本文化的根,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我們國家的文化要想發揚光大,走出國門,我們就必須重拾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讓優秀的中華文化在世界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於正為《鬢邊不是海棠紅》發聲表示早已看淡評分並且初衷已經達到


“您的點贊,評論,轉發,關注就是對我寫作最大的鼓勵,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