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美元荒了,但美國更慌!


史無前例,美元荒了,但美國更慌!

最近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金融跡象是:美元荒了,全球資本在過去2月內不斷增持美債的同時,最近10天也開始增持美元,現金流為王!

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所以相比物價這種長期趨勢的事情,我認為全球最近的金融動態還是更值得關注。

現在疫情持續在升溫,每天海外的劇本都會發生鉅變。

新冠病毒在重創全球經濟的同時,也打了海外各國民眾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海外全社會都瀰漫著末日情緒,各國以鄰為壑,同時各國國內民眾搶購物資的同時,也開始拋售各類金融資產。

因此,我們看到了史無前例的美股在短短一個月內的4次“熔斷”,道瓊斯指數辛辛苦苦爬了幾年才“掙”的10000點,不到一個月內打下來!

其實從1月20日開始,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就一直在下行,從1.8%左右一直暴跌至現在1%左右。

接下來我細細分析。

在過去將近2個月的時間,是全球資本市場的恐慌,避險情緒史無前例!

人們開始拋售股票、基金、黃金和原油等資產,不約而同跑去搶購美債避險。

結果,10年期美債由於太搶手,結果價格不斷抬高,收益率不斷下降。

3月3日那天,美國國債價格大漲,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歷史上首次跌破1%。

史無前例,美元荒了,但美國更慌!

當天,美聯儲決定降低聯邦基金目標利率50BP到1.00%-1.25%區間。

降息還是沒法彌補市場的恐慌,是因為市場押注美聯儲緊急降息根本無法抵消新冠對美國經濟額的傷害。

事實已經證明確實如此,美國當時的降息,沒取得任何實際效果。

3月9日,美債收益率持續下滑,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破0.5%,一度觸及0.487%的歷史低點。

隨後,連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都跌破1%,創下0.974%的新低,均為史上首次。

市場,已經恐慌至此!

僅進入3月以來,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就下跌了40個基點。

現在10年期美債的最新收益率是1.01左右。

以上就是從1月20日到3月20日兩個月時間10年期美債的收益率走勢。

在美債大幅波動的這兩個月裡面,美元指數的表現也跟著大幅波動。

1月23日開始,也就是我們國內武漢封城那天,美元指數漲幅0.17%達到97.67。

但隨後,美元指數整體來看,也是一直走強,一直到2月20日已經站在99.90這樣的關口位置。

我們基本上可以看得出來,從武漢封城開始,哪怕當時海外的疫情也就是雨點般,但全球市場已經開始出現避險跡象。

這是經濟全球化之下,世界對中國經濟重要地位的間接認可!

因為正是認可,才會評估疫情對我們經濟的影響,會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資本市場就開始搶購美債和美元進行風險規避,所以美債收益率才不斷下行。

但2月21日開始到3月9日,美元指數開始走弱,跌至95.03,同時美債的搶購潮達到史無前例的瘋狂!

3月9日當天,我上面說了,10年期美債跌破0.5%!

恐慌至此,太誇張了!

這說明了,大家當時更傾向於去購買美國國債避險,而不是手持現金流。

可問題是,從3月10日開始,美元指數反彈至96.46,市場在瘋狂搶購了一波美債之後,開始沒有把從其他資產套出來的錢繼續押注在美債上面。

所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才重新漲回現在的1%左右。

那麼問題來了,市場為何突然間,不再繼續瘋狂持有美國國債呢?

是什麼原因,導致大家連美國國債這麼高等級的避險資產,都開始不敢再增持了呢?

我們看看,3月10日前後發生了什麼事。

3月9日下午,此前引發較多關注的“至尊公主”號郵輪已在加州奧克蘭港停靠。

3月9日傍晚,全美已確診至少687例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已經迅速蔓延至全美34個州和首都華盛頓特區,美國至少10個州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以調動更多應急資源。

3月9日,美股發生史上第二次“熔斷”,上一次“熔斷”是1997年10月17日,已是23年前的事情。

3月10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大學當天宣佈不再進行面對面授課,改為網絡課程。

3月10日,美國航空在其官網宣佈最新航班調整,大幅度推遲中國航線復航時間至10月24日。

3月10日,美國海軍“麥克坎貝爾”號驅逐艦再次擅自闖入中國西沙領海,進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

我們從上面這幾件核心大事中可以抽煉出一個關鍵結論:美國本土在3月9日開始,疫情開始真正惡化,疫情終於真的開始燒到自己身上了,美國人才在這個時候把焦點轉移到疫情防控本身,但市場更恐慌了!

這個時候,資本市場開始擔憂了,美國是否有能力處理好疫情防控?

正是這種擔憂,市場開始不再恐慌性搶購美債,改為開始同時持有更多現金,所以美元指數應聲大漲!

3月10日,美元指數迅速反彈至96.46,並且持續大漲,到了3月18日,突破100關口,站在102.88!

雖然今天美元指數有所下跌,但還是有102.18。

所以,從美債和美元指數這兩個關鍵金融指標的走勢來看,我們基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疫情蔓延導致各國不堪重負,經濟停擺的時候,美債本身更容易成為資金的避險港。但當疫情開始在美國惡化時,資金在增持美債的時候,同時更傾向於留有更多的現金。

所以我們看未來美元指數的走勢,也就是美元荒會不會持續更劇烈,得看美國本身的疫情惡化形勢和防控形勢。

但總體來看,美國也同樣失去了最好的防控時期,現在資本在大量拋售各類資產。

拋了股票、黃金、比特幣和其他大宗商品之後,如果疫情沒法得到控制,接下來,一定會先拋售企業債、銀行債,最後連美債都可能會被拋售。

其實我們看3月9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破0.5%之後重新反彈就知道了,美債並非不可拋售。

那艘遊輪在加州靠岸引發市場情緒恐慌帶來第二次熔斷之後,馬上就出現連美債都開始被拋售的局面。

現在10年期美債收益率重新回到1%左右。

當然,這並非說現在美債就沒有避險功能了,不行了,只是說市場的恐慌在深化甚至惡化,如果美國疫情無法得到控制,大家最後可以啥都不買,直接持有現鈔!

所以美聯儲也想到了這點,為了遏制大家繼續拋售美債,維護美債的主權信用,美國當地時間15日,美聯儲啟動QE4的同時,也宣佈購買7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這是幹嘛呢?

就是告訴大家:你們不是要美元嗎,沒問題,拿美國國債來抵押就行了。

這樣的好處是,穩定了美債的價格和整個美國的債務信用,同時也繼續輸出美元,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美元荒的問題。

這樣的作用是什麼呢?

全球經濟,到了這份上,其實大家都在印錢借錢,都是信貸擴張的模式在發展經濟,要不然泡沫不會這麼大。

對於美國來講,債務如果要得以穩定擴張,必須建立在美國本身主權信用不受動搖的基礎上。

試想一下,一個國家的國債,大家都相互拋售,這個國家還有什麼信用可言?

這就不是疫情失控全民感染這麼簡單了,這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美國國債不是美國人在買,是全球熱錢和各國政府在買,美元也不是美國人在用,而是全世界在用。

所以,這裡面涉及到一份非常關鍵的邏輯鏈條:

一開始,海外惡化,但美國本土不是很嚴重,美債被增持,作為被公認的安全資產被增持。

緊接著,美國本土疫情惡化,美債雖然也有大量資金在增持,但不像之前那麼搶手,收益率開始上升,同時反而是美元開始搶手,美元指數走強。

如果未來,美國疫情持續惡化,按照過去兩個月的規律,美債收益率會繼續反彈,美元會更強勢。

如果惡化到局面部分失控,全球熱錢會開始先大規模拋售美國企業債和銀行債等債券,最後再拋售美債。

如果局面完全失控,這個時候,全球各國一定會競相拋售美債,到了那個地步,連美元都可能不值錢。

當然,這種概率很低,按目前的形勢,美元和美債都強勢的現狀,不會改變。

但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可以出現反轉,誰又知道,明天又會是什麼劇本呢?

而根據美國財政部於當地時間3月1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於今年1月增持美國國債87億美元,持債規模升至1.0786萬億美元。

日本當月大幅增持568億美元,持倉規模增至1.2117萬億美元,連續第8個月位列美債最大海外持有人。

所以,未來美國本土疫情的防控非常重要,這近乎就是金融系統和經濟局面是否全面崩潰的關係了。

海外疫情,還在不斷升溫,未來如何,現在越來越暗流湧動。

而未來出現什麼事情,大家都不用太驚訝。

因為沒有誰會願意成為魚肉。

有機會,誰又不想成為刀俎呢?


更多保險科普,避坑乾貨,好險推薦,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水熊優保。

水熊君,只會讓用戶用最少的錢買到真正有保障效果的保險產品。

更多投保攻略,趕緊戳下方“瞭解更多”查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