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親述疫情經歷:疫情暴發,街上的人反而更多

海外華人親述疫情經歷:疫情暴發,街上的人反而更多

近日,隨著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國的蔓延,一些旅居國外的華僑和留學生紛紛選擇回國“避難”,尤其是意大利、西班牙、法國以及美國這些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但仍有大多數的華人權衡再三,選擇了繼續留在國外。那麼,這些身處疫情之下的同胞,他們目前的生活是怎麼樣呢?3月17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分別連線了在西班牙、法國以及美國的三位華人,為您講述他們在當地的經歷。

西班牙:警察上街開罰單,旅遊從業者竟也買不到回國機票

3月14日是西班牙防疫的一個“分水嶺”。

在馬德里經營旅行社的林先生回憶,在14日之前,雖然新冠疫情已經開始在整個歐洲範圍內蔓延,但馬德里民眾似乎對待它仍然像是“一場普通的流感”。

在三月初,電視裡還報道,西班牙控制得很好。當時的確診人數不到500人。2月底意大利疫情暴發的時候,西班牙也不禁止各種大型活動。

“像是西甲國家德比,就有8萬多人觀賽,還有瓦倫西亞的法雅節,婦女平等大遊行等,都是在三月初的那幾天,聚集了數萬人。馬德里這邊的酒吧、商場、各種公共場所都仍在正常營業,老百姓也都正常外出,而且並沒有佩戴口罩。”

林先生說,自1月份國內暴發疫情開始,他就時刻關注著新聞動態,並早早做好了準備。“我從很早就開始準備口罩、消毒液等日常防護用品。並且我的旅行社從國內疫情暴發開始就處於放假的狀態,春節返回國內的員工們我也逐個通知,叫他們繼續待在國內,暫時先不要回來。”林先生說,在他開始著手準備防疫物品的時候,他周邊的西班牙朋友們還是不以為然,“雖然我已經告訴過他們問題的嚴重性,但是他們反而說我是小題大做”。

海外华人亲述疫情经历:疫情暴发,街上的人反而更多

人煙稀少的馬德里主幹道(新華社/法新社圖片)

然而,3月14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夫人被確診,緊接著,西班牙政府宣佈,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為期15天的封鎖管控。除工作、就醫或購買生活必需品等特定情況外,全國範圍內的民眾禁止走出家門。西班牙也成為繼意大利之後,歐洲第二個採取封鎖措施的國家。

“警察開始上街,對隨意出行的市民進行罰款。這兩天我看新聞報道說,僅僅1天馬德里的警察就已經開出了200多張罰單,罰款數額基本都在600歐元。”林先生告訴記者,昔日繁華無比、人潮湧動的馬德里街頭,如今只有販賣食品的商鋪和超市依然開放,其他門店全部暫停營業。

“所有的小區基本都處於半封閉的狀態,跟國內的情況有些相似,但並沒有強制說不讓出去,像是要出去遛個狗、買個菜或是有公司要求上班的相關證明,還是可以進出。”同時,林先生也發現,西班牙人也開始囤貨了,超市裡擺放衛生紙、消毒液的貨架基本都是空的,“不得不說,西班牙人囤貨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在禁令頒佈的那幾天,經常能看到我的鄰居們整車整車地往家拉東西,超市裡的蔬菜、肉類等基本在上午10點前就搶購一空了。”

林先生笑言,從沒想到一向懶散的西班牙人能夠如此勤快,“一大早就起來去超市搶貨了。而且超市的工作人員也都戴上了口罩。”

而從事旅遊行業的林先生,這段時間也難免會接到一些想要回國的華人的訂票電話,關於這一點,林先生表示愛莫能助,“現在整個西班牙的航空都處在管制的階段,直飛早就停了,想回國需要到第三國中轉,機票那是相當難買,像我們跟航空公司都有固定合作的旅行社都拿不到機票,就更別提普通老百姓了”。

海外华人亲述疫情经历:疫情暴发,街上的人反而更多

空空如也的超市貨架(受訪者供圖)

法國:疫情暴發,街上的人反而更多,總統很生氣

“法國人崇尚自由的性格在現在這個時期確實令人有些擔憂。”目前居住在巴黎的肖女士告訴記者,雖然在3月12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宣佈將從16日開始關閉學校、酒吧、餐廳、影院等公共場所,但民眾們似乎仍然並不在意。按照法國人的思維,學校不上學了就意味著應該帶孩子出去玩。

“所以在我們13號那天去超市採購的時候,發現街上的人特別多,比平常還要多。”肖女士回憶說,因為娛樂場所的關閉,人們就在大街上散步,“帶著孩子的,以及一些老人都在草坪上曬太陽,公園裡也有很多人在跑步、騎車或是玩耍,幾乎看不到人戴口罩。”

面對民眾們的反應,法國總統馬克龍不得不在3月16日晚再次發表電視講話,宣佈從17日開始,限制出行,並會安排10萬名警察和憲兵巡邏,對於沒有出行證的行人進行罰款。

“總統在4天之內兩次發表電視演講這還是比較少見的,而且他在今天的演講時能夠明顯感到情緒有些激動,可能是對民眾的反應有些不滿或是憤怒。”肖女士說,在演講中,馬克龍形容“我們現在是在打一場戰爭”,足以說明法國疫情是何等緊迫。

“這兩天民眾們終於有所反應,超市裡也出現了搶購,可以看到很多貨架都空空如也。”肖女士告訴記者,因為早早做好了準備,所以目前自己的日常生活還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因為本身我就是一個自由撰稿人,所以計劃在這段宅家的日子裡,想記錄一下足不出戶的體驗,也想問問身邊其他的朋友,不同職業的朋友他們在疫情期間的故事。”肖女士說,自己的職業在當前的情況下,並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而關於回國“避難”的話題,肖女士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說回國並不在自己的計劃之內,“機場、飛機上以及下了飛機後的檢疫,幾十個小時長時間的人員聚集肯定會額外增加風險,還是踏踏實實待在家裡比較安全,咱也不願意為祖國增加麻煩”。

肖女士表示,現階段已經能夠感受到法國政府和民眾對抗疫情的決心,而自己要做的就是關注疫情的同時,響應號召不出門,做好個人防護。“希望一切都儘快好起來。”

海外华人亲述疫情经历:疫情暴发,街上的人反而更多

搶購一空的肉類貨架(受訪者供圖)

美國:並不建議戴口罩,已數天買不到新鮮的魚

已在硅谷附近生活近十年的吳先生最近幾天已經能夠明顯感覺到街上的行人和車輛少了很多,

“整個灣區包括舊金山從昨天開始已經實行了封閉,不能進出。我們這裡能夠明顯感覺到車輛少了很多,不像以前經常有堵車的情況,酒吧、健身房等也已經關閉,餐廳雖然還在營業,但已經不允許堂食了”。

但吳先生同時也提到了一點,與國內不一樣的是,美國官方並不建議民眾戴口罩。“報道中說,戴口罩一是怕引起社會的恐慌,二是從衛生角度來考慮,反覆使用的口罩可能會因為消毒不徹底反而影響人們的健康。”吳先生說,所以目前在美國戴口罩的多數是華人,並沒有看到其他國家的人佩戴口罩。

“昨天我去了一趟超市,看到已經出現有搶購囤貨的現象了,生活用品這一塊在超市裡都是緊缺貨,像衛生紙一些大的超市已經開始限購,每人每天只能買兩包。肉類貨架很多都是空的,雖然有時常補貨,但仍然供不應求。”吳先生表示,自己已經有近一週沒有在超市裡看到新鮮的魚類供應了。

吳先生說,目前自己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因為疫情受到太多的影響,一些防護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準備妥當,自己和家人也在幾天前就開始了宅家的生活。

“我們是五口人住在一個大房子裡,除去我們一家,還有兩個留學生室友。宅家的生活每個人都不太一樣。”吳先生介紹說,除去輔導孩子,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看書;而妻子則開始鑽研起了花藝,家裡的院子已經種了近百種花花草草,“搞得很專業”。而自己的兩個室友,則像大部分國人的宅家生活一樣,鑽研起了烹飪。“現在學校都停課,中小學暫時停課到4月10號,而大學索性直接都停課到8月份,所以大家宅在家裡肯定是要找些事情來消磨時光。”

談到回國的話題,吳先生同樣表示並沒有考慮過要回國,“因為對於像我們這樣有一個相對安全的居家環境的華人來說,回國一定不是首選,畢竟長途旅行會徒增安全隱患。”吳先生介紹說,美國的醫療體系與國內略有不同,新冠病毒確診的檢驗費用高得離譜,“整個檢測下來大概需要3500美金,確實是有點看不起病”。

————————————————

記者:康翔宇

校對:胡少靜

審核:安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