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省教學能手鄭迎進:從"雲"上到"心"上——"停課不停學"鄭迎進小學科學工作坊工作小結

鄭迎進

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省教學能手鄭迎進:從

鄭迎進,西安高新第二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陝西省教學能手,西安市骨幹教師,陝西省第六批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主管學校教科研工作,2017、2018連續兩年牽頭整理編纂的學校"生本多彩課程"榮獲陝西省教育廳義務教育段成果一等獎。2019年主筆《立德樹人,人人出彩——高新二小課程整體育人實踐與探索》榮獲陝西省第十一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多次參加省廳名師大篷車送教活動,多次承擔省、市校本研修、國培計劃授課任務。

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這是近期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也是感染工作坊成員的一句話。

2020年的這場疫情,給我們摁下了"全面暫停鍵"。突如其來的居家隔離,打亂了工作坊原本的計劃,在無法進行集體教研的情況下,工作坊教師的集體研修該如何實施?坊內青年教師發展和教科研發展計劃如何不被打斷?

面對紛繁複雜的問題,我們也一樣苦惱過。經過一段時間磨合,學習了新技術,團隊在遠程協作上能夠得心應手的開展教研活動。工作坊在這場考驗中應對從容,取決於我們對於的新生事物的接受和應用速度。同時,我們在教師培訓上有了更多元和高維的設計,在教學方式上兼顧豐富的遠程教學經驗和成熟線上指導的混合教學模式,成效顯著。

1. 休假不掉隊,在線校本教研,跨空間協同備課,坊內教師互助發展。

坊內老師有的承擔學校各年級科學課的授課任務,還有的承擔西安市教育局面向全市的科學課程授課任務。當三寸講臺壓縮成一方屏幕,當一方屏幕轉化為必須堅守的"戰場",科學老師們面臨了怎樣的挑戰?為了保證速度與質量,我們組織備課會、教研會,通過QQ、微信討論交流,迅速把疫情變成教材,備課教師認真觀摩學科現有資源,與教材細細比對,尋求"最佳路徑"。我則根據每位老師的課仔細觀摩,模擬學生學習狀態,提出修整意見。通過一遍遍再討論、再修改,最終達成共識,力求讓每個在家的孩子學得輕鬆、學得有趣、學得有效。

防控在家,我們的科學課也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到探究活動中,使孩子們感受科學探究的樂趣。正如杜威所說:"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保持和發展兒童好奇、好問、好探究的特點,也是科學老師備課的首要前提。我引導大家通過創設趣味實驗,讓學生的小手動起來(自制指南針、神奇新材料);合理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的眼睛動起來(動物怎樣繁殖後代、認識常見材料);引入兒歌故事,讓學生的耳朵動起來(不用種子也能繁殖後代、各種各樣的杯子); 展開調查討論,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我是怎樣出生的),這樣讓居家學習科學活動更生動,更有趣!

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省教學能手鄭迎進:從

一大批孩子藉助我們提供的優質網絡科學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技實踐活動,從中獲取科學知識,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

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省教學能手鄭迎進:從

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省教學能手鄭迎進:從

2.線上線下培訓,針對疫情特殊需求精準提升教師素養。

疫情期間,第一要務是高效有序開展網上在線教師培訓,幫助坊內教師適應新型教學環境、掌握在線教學技能、提高在線教學效果。我統籌整合國培計劃、師範院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等遠程培訓機構和資源,提供支持教師在線教學能力培訓資源包,推出了專項研修項目,引導教師在線學習和交流。

線下圍繞學帶指導教師、陝西省科學特級教師吳積軍推薦學習的《改進科學課堂》《小學科學教材教法與教學設計》等書目進行閱讀,撰寫學習心得與感悟,定期在群裡交流。

3.沉澱教學內容,打通數據閉環,建設優質資源庫。

停課不停學期間,坊內教師們辛苦製作大量的電子資源,如果只在疫情間用一次就丟棄,未免太浪費。這些數字化內容,是符合本校學生學情和教材版本的精品。如果讓這些資源長期發揮更大的價值?我引導坊內青年教師率先對教師們的成果進行沉澱、分類、彙總,形成工作坊的資源庫。3月2日,在吳積軍老師的推薦下,我們全部分享給"公益助力武漢"項目組。未來,這些優質的教育教學數據將回到線下,持續服務學校,更好的作用於學校教學。

4.緊貼抗疫熱點,講好中國故事,涵養家國情懷

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省教學能手鄭迎進:從

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省教學能手鄭迎進:從

近期,在坊內我分享了兩則消息:一個是公眾號我的新增專欄【換個方式愛二小——鄭老師帶你探究校園生物的秘密】;一個是在美國最大視頻網站Youtube上的一部出自中國河南教師之手的視頻《The Winter War(凜冬之戰)》。

孩子們們宅家網上學習,特別想念校園,我採用雲覽模式,捕捉了校園裡的最美春光,順便學習科學知識,培養學生愛自然、愛校園的美好品質。這樣的線上教育,學生們看到的是科學知識,實則滋養的是心靈花園。而河南省開封市成龍外語學校劉欣、邵明旭老師則用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真實感人場景回擊西方社會抹黑中國現象,恰恰是堅持正確導向、強化價值引領的典型案例,坊內青年教師佔了很大比例,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教師也要把疫情"危機"轉化為思想建設的"契機",涵養家國情懷。

  以色列歷史學家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一書中,把人類發展歷程中始終面臨的三大問題歸結為瘟疫、戰爭和饑荒。就從2020年來看,澳洲山火,美國流感,東非蝗災,包括這次新冠肺炎,截至今天,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現疫情,所有這些都給人類再次敲響警鐘。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人類就是"命運共同體",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更離不開中國。面對新冠疫情,中國採取了比世衛組織更加嚴格的防控標準措施,用莫大的勇氣和巨大的犧牲,為全世界各國防控疫情爭取了時間,積累了經驗。災難當前,我們還為巴基斯坦、伊朗、意大利等國家伸出援手,投桃報李,雪中送炭,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大的制度優勢。這些都應該是坊內老師活學現用的真正教材。為我們是中國人自豪,為自己生活在這樣一片偉大的國度而感到無比幸運和自豪!

磨難壓不跨,奮起正當時。同為工作坊的老師,我們也是命運共同體,我們也要保持上進心,像風一樣,搏擊長空,永不停息,去遇見更好的自己,努力讓生命更豐盈、更出彩、更幸福。等風雨經過,待春暖花開,願歸來,再相見,我們都已自然生長!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