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深圳越來越不合年輕人了?年輕人:工資還不夠“吃土”!

俗話說,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道錢少,深圳以前是一個魔性的城市,商機無限,吸引著來自天南海北的淘金者。

但這樣的日子已經漸去漸遠,隨著深圳越來越繁華的夜景,機遇正在減少,很多企業,很多人都在思考要不要逃離深圳,可以說這個城市的活力在慢慢失去。


為什麼深圳越來越不合年輕人了?年輕人:工資還不夠“吃土”!

留在深圳太難了,很多人來了深圳,最後都要離開,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速度越來越快,深圳好像越來越不歡迎外地人了。

2018年深圳平均工資9738元,全國第三,但這只是平均值,實際上在這個城市很多人拿5000-6000的工資。面對深圳的高房價,靠工資一輩子都不行,人不可能漂一輩子,要成家,要過體面的生活,所以呆的越久心就會越累,逃走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很多年輕人吐槽深圳工資還不夠“吃土”!


為什麼深圳越來越不合年輕人了?年輕人:工資還不夠“吃土”!

現在的深圳雖然保有創新力,但是商機已經萎縮的很嚴重了,如果大家都成功了,其他人就難了,制度越來越完善,規則越來越細,同時先富起來的人,還在加固自己的城池,懷有夢想的年輕人,形單影隻,打出一片天地實屬不易。

過去遍地是工廠的深圳已經不在了,由關內轉移到關外,再由關外轉移到周邊,隨著產業機構的變化,特區已經不很特別了。產業結構的變化,對應的是人才需求的變化,現在的深圳更願意吸引高層次的人才。


為什麼深圳越來越不合年輕人了?年輕人:工資還不夠“吃土”!

這些高層次的人才,只有一少部分會成為核心人才,享受核心待遇,大部分面臨一個出身與崗位“錯位”的情況,在深圳仍然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這些人與早期工廠的人不一樣,他們有更好的期待,有更好的夢想,也更容易發生思想的變化,也更容易讓人感受不到城市的活力。

目前深圳的“疲憊”還是在思想上的疲憊,深圳的人才制度依舊吸引著不少人到深圳來走一走,但這些人的到來,更多的是維持並繁著高昂的生活成本剛性需求,會越來越感覺到心累。華為的搬遷,華強北的頹廢,外貿產業的周邊化,無疑是在用腳投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