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部非常感人的紀錄片,叫做《含淚活著》。

“在連續三年每年都有三萬人自殺的日本,有這樣一位中國人頑強地含淚活著。”

這是這部紀錄片片首的一句話,這部追蹤拍攝時間長達十年的紀錄片,講述了中國父親丁尚彪為了夢想,為了家庭和孩子,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苦苦打拼15年的催淚故事。


在日本,在中國,有無數人含著眼淚看完了這部電影。


2006年,此片在日本富士電視臺播出之後,一舉創下全日本最高收視記錄.感動了無數日本觀眾。


故事主角上海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


父親:丁尚彪

母親:陳忻星

女兒:丁琳

這部片子或許可以讓脫離上一個,上上個時代的年輕人們看到父母那一輩,父母的父母那一輩的生活。在一個經濟匱乏,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沒有網絡的年代裡,一個普通的家庭為了前途,或者說,什麼都不為,僅僅為了能夠好好地活下去,做出了怎樣的犧牲,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又如何不自怨自艾,踏踏實實,迎來了那個他們夢寐以求的結果。


經歷過文化大革命,下鄉回來的上海男人丁尚彪錯過了高考。沒有學歷,沒有技術,人到中年,無法繼續學習。1989年,丁尚彪一家四處借錢湊夠了去日本留學的費用,丁尚彪離開妻子和上小學的女兒,隻身來到日本北海道自費留學,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家庭的命運。


然而他所呆的地方無法打工,本就欠了債,又無法打工,學業無法維持,他和當時的一批學生偷著跑到了東京,簽證又過期了。成為了非法滯留者。回國,就再不能來日本,為了出國留學欠下的債相當於他和妻子當時在上海15年的工資。他做了一個決定,當黑戶,打工賺錢,還掉債務,把自己無法實現的求學夢寄託在女兒身上,為女兒攢下出國留學的費用。


他說“就像賽跑一樣,這個接力棒我已經拿了這麼遠,我的目標是把這個接力棒最後交給女兒。”


從1996到2005年一名叫張麗玲的中國導演,花費十年時間,輾轉美國、日本、中國上海三地,用攝影機記錄下這家人的點點滴滴,完成了一部叫做《含淚活著》的紀錄片。


2009年當張麗玲都已漸漸淡忘這部作品時,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學生中村俊喜意外地"發現"了它,當時正因就業而苦惱的中村始終想不明白,"人,到底為什麼活著"


當偶然在網上看完這部《含淚活著》後內心豁然開朗,"這麼好的作品不應該埋沒,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懷著這個想法,22歲的中村開始獨自遊說電影公司在他的努力下,一筆三千萬日元的投資讓電視作品《含淚活著》走進了電影院


從2009年11月底上映起,這部名為《含淚活著》的電影幾乎場場爆滿,由於觀眾數量大大超過預計人數,該片由原來的中型放映廳,轉到大型放映廳,上映場次和時間更是一加再加。


東京新宿一家電影院《含淚活著》的海報旁,貼滿了日本觀眾的觀後感,有人說這部影片給在經濟低迷、在冷風中前行的日本人帶來了溫暖和希望。


三十五歲的家庭主婦鈴木純子在網上寫道:

"我含淚看完《含淚活著》 ,

丁尚彪能夠如此無怨無悔地

為家庭、為女兒,讓我太感動了。"


二十歲的女大學生山崎洋子在留言中說:

"中國的父親真偉大。"

大學生竹下明在博客上寫道: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

丁尚彪竟能如此頑強,忍受艱難,

這種勇氣和精神對我觸動很大,

我也要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一位21歲的男性大學生說:

"這是我有生以來最感動的電影!

現在日本大學生就業問題比較嚴重,

我即將畢業,聯繫了許多公司但都沒成功,

我感嘆自己生不逢時,情緒非常低落。

但《含淚活著》讓我改變了想法,

給了我真正的勇氣,我會振作起來!"


一位49歲的中年男性說:

"五個月前公司倒閉失去了工作,

家庭和心裡壓力很大,

我甚至產生過人間蒸發等極端念頭。

《含淚活著》給我的震動太大了!

我的困境和片中男主人公簡直無法比,

我會永遠以他為榜樣,

做堅強不屈的男人和父親。

在我人生中最苦悶絕望時遇到《含淚活著》

這個電影是我的幸運,

給了我希望和目標!

我向主人公和製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謝和敬意!"

.......


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在出訪問日本的時候,曾對媒體說:

“我看了這部紀錄片後,深受感動。”

(完整視頻在文末)


丁琳一直珍藏著爸爸在東京為她祝生日時,向上海廣播局點歌的錄音。

一封爸爸寫給女兒的來信來自做個幸福的人比成功更酷00:0001:02

錄音內容


爸爸離開你已經有八個年頭了,真是彈指一揮間,當年是小學生的黃毛丫頭,如今已經是復旦附中高三的畢業生,丁琳爸爸的好女兒,雖然我不能坐在你身旁給予直接的指導和關懷,但是當你坐在課堂上昏昏欲睡的時候,當你聽課思想不集中的時候,當你複習功課疲倦的時候,請你在心中聽一遍爸爸在遙遠的東京給你點播的歌曲,我想這首歌會給你溫暖,也給你父愛,給你毅力,將扶起你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努力吧,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爸爸為女兒點的歌曲

牽手蘇芮 - 牽手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三口之家呢?在他們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能讓如此多的日本人為之動容?


1父 親:丁尚彪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丁尚彪土生土長於上海,初中畢業後到了安徽農村當知青,文革結束返回到上海卻發現自己年紀大還沒有技能,淪為了上海的底層人。


1989年他偶然發現日本的招生單,為了給家人孩子提供更好生活已經35歲的他,舉債42萬日元,於1989年6月12日離開上海來到北海道阿寒町,就讀於這個偏遠山區的一所語言學校。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學校很偏僻,附近就是一個廢棄的煤礦,當地的人都說,“我不知道現在中國是什麼樣子,可想在這種地方生活下去實在很難”,此時,丁尚彪才知道受騙上當,這裡根本沒有條件邊學習。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為了還債,丁尚彪只能離開阿寒町,前往東京打工,但也因而失去就學簽證,成了一名"黑戶口"。


在日本完成學業的理想破滅了,於是和所有的傳統中國人一樣,丁尚彪將希望寄託在女兒身上。從此以後,丁尚彪開始為女兒的未來打工,賺足夠的錢,好讓她日後能到美國去留學。


丁尚彪小心翼翼,整天生活在可能被拘留的陰影下,同時更抓緊時間打工,有時每天奔波於三個地點打工。從大樓清掃到建築工地,從塑膠製品工廠到餐廳廚師,丁尚彪任何髒、累、苦的活兒都幹過。而住的卻是破舊板房,連基本的洗澡設施也沒有。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回家之後想洗澡,就用一個塑料布圍起來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就是在這樣的勞累、擔憂之中,丁尚彪一過就是7年因為是黑戶口不能回國,一旦回國就意味著不能再來日本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有夢最美也最殘酷,最苦也最快樂,十五年來丁尚彪沒和妻女團聚放棄天倫之樂,最終以自己的"搏命錢"實現了女兒進入美國醫科大學留學的夢想,然而女兒順利考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後,他幹得卻比以前還多,以此支持女兒留學的學費和生活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四十出頭的丁尚彪,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很多,由於常年的辛勞和營養不良一口牙齒竟掉了好多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在日本打拼的15年中,他只和妻女見過一次面,女兒考上美國的大學後乘機在日本中轉,逗留了24小時與父親見了一面,這已經是丁尚彪在日本的第八年因為沒有合法的身份,丁尚彪不能進機場接女兒,他們相約在一個“日暮裡”的站點碰面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兩父女已經很生疏了,八年時間已經讓彼此不敢相認,丁尚彪離開上海時女兒才讀小學,現在卻是一名大學生了,父女兩說著簡單的話。


十幾個小時須臾而過,分別時刻已來臨,父女倆在地鐵上相顧無言,在到達機場前的最後一站,丁尚彪下車,父女一窗之隔淚流滿面~~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丁尚彪和妻子的見面,已經是到日本的第十三年,妻子乘機去美國探望女兒中途可以依法在日本留滯72小時,丁尚彪細心規劃了線路,打算陪妻子好好逛逛東京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相隔十三年,再見到妻子。眼神裡滿滿都是愛意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妻子說,曾經也有所懷疑,但這短短的三天見面讓很多誤會都解除了。是的,當她看到丈夫住的狹小的房子,看到丈夫衰老的面容,禿了的頭頂和脫落的牙齒,她不再懷疑丈夫,她相信他完全為了女兒的前途,為了改變家族的命運才留在日本。


電影插曲

And I Love You SoDon McLean - The Best Of Don McLean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獨自在日本打拼的15年,唯一支撐他熬過來的信念,就是要讓女兒過上想要的生活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2母 親:陳忻星


陳忻星生於上海一個高知家庭,在下鄉當知青的時候,與丁尚彪深情相愛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她獨自守在上海,含淚送走丈夫,又送走了女兒,家裡沒了男人,換點燈,換保險絲......什麼活都學會了自己幹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像所有勤儉持家的中國女人一樣,她不但要一個人打工養活女兒,還把丁尚彪寄回的不多的錢用來還債和存下來給女兒留學用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她也是個一個無比堅韌的女人,自從女兒去美國讀書開始,她申請簽證就被拒

於是她就再申請,又被拒。一年只能申請兩次,她每年都會去,連續5年被拒,

一次次拒籤,但是她都沒有放棄,終於第12次申請成功


3 女 兒 :丁琳


丁琳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名醫生,這個夢想的背後是全家的拼命奮鬥

10年之間,丁琳由一個胖乎乎呆萌,滿臉痘痘的學生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成長為一個充滿自信的大學生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最讓人感動的是一家人都在感恩彼此


丁尚彪說:謝謝妻子支持他的理想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陳忻星說:女兒最應該感謝的是父親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丁琳說:沒有父母就沒有她的今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苦盡甘來,他們終於贏來了大團圓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丁尚彪直到女兒醫學博士畢業才決定回國,回國之前,丁尚彪去北海道與曾經的校園做最後的告別,那裡早已荒無人煙。本以為他會質疑當初這裡的一紙廣告把一幫中國人招來留學,究竟是真還是假。可他卻對著故地三鞠躬,歉意地說,對不起,當初本要我們來學習日語,幫忙建設的,可是我們什麼都沒做就走了,我也是沒辦法。


正是有如此的格局,有如此的心氣,他才能捱過苦日子,堅強的一家人才堅持了下來。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丁尚彪於2004年6月回國,在上海購置了新房,與妻子安居...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現在,一家人都已拿到綠卡定居美國,丁琳成了一名出色的婦產科醫生,也已結婚生子有了幸福的家庭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從家庭合照來看,應該現在過得十分富足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後來,丁尚彪帶著日本匠人的精神和中國隱忍的精神不顧年老和語言不通又讓美國人也豎了一次大拇指。這個不甘頹廢的老頭兒到了美國不顧女兒的反對堅決不在家養老,沒有女兒的幫助,他自己上網用軟件翻譯了簡歷,幾次投遞,終於被破格錄取去賓館打雜洗碗。後又利用自己的特長,修理機器,搞小發明,為賓館節約成本,改善工作環境,被評為紐約市賓館業協會優秀員工(紐約大蘋果獎)。最後憑著自己在日本打拼學會的技能,在一個大型酒店當上了廚師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還嘗試寫作,並在紐約中文報上發表過文章

疫情期間很迷茫?請你《含淚活著》,總會等到春天


時代能造就一代人,為了改變家庭貧窮的命運,忍痛犧牲愛情和親情,遠赴外地或者出國謀求更好的發展,賺更多的錢,為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賺取第一桶金。

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或兒女的命運他們不得不堅強起來,並主動閹割一些情感。丁尚彪與妻子十幾年未見,紀錄片中看不到絲毫他們之間的肢體接觸就連拉手都沒有。我的父母結婚幾十年,自我記事起,我沒有見過他倆拉過一次手,就連一起走路也是一前一後從不併排。

他們那一代人羞於表達感情,太過壓抑和內斂。所有的能量都用於做事情上,用行動來證明我愛你,用行動來證明我在意你。或者用你根本察覺不到的眼神。


並不是要學父母那一輩隱忍地生活,壓抑情感。而是學他們的精神——堅強,樂觀,信任,有擔當有目標有追求。


這部電影不僅是紀錄片的精品,更是人生教科書,具有永恆的感染力,很多日本人把紀錄片錄了下來,遇到困惑時拿出來看,從中汲取力量尋找答案,張麗玲用十幾年心血製作的這個紀錄片,稱得上是人類寶貴的財富和瑰寶。


為了一個目標而堅持不懈地奮鬥,這種精神,永遠讓人感動。


視頻:《含淚活著》,B站可以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