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低廉且威力巨大的水雷,是非對稱戰爭中常用的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表明,即便是觸發式錨雷(僅當艦艇與其發生觸碰時,此類水雷才會被引爆)也足以產生驚人的效果。感應水雷則無需觸碰就會被引爆。出現的首類感應水雷是磁性水雷;英國早在1918年就使用了一種名為“磁性殺手”(M Sinker)的磁性水雷。“一戰”期間,英國還研製了一種音響水雷,不過由於時間過晚,未見其投入到“一戰”中使用。“二戰”期間,磁性水雷和音響水雷均被大量使用。除此之外,在戰爭中還使用了水壓水雷〔“蠔雷”(Oyster)〕,當艦艇從其上方經過時,由於水壓發生變化而被引爆。磁性水雷和音響水雷可通過模擬艦艇產生的聲場(聲特徵)或磁場(磁特徵)將其掃除,但事實證明,無法使用與艦艇大小相當的物體模擬出真實的水壓特徵(美國海軍為此研製了一種防爆裝置,但由於過於笨重而未得到使用)。還有一種UEP水雷(Underwater Electric Potential,水下電勢雷)。船體與螺旋槳間的腐蝕電流會產生電場,這一電場能夠將UEP水雷引爆。“二戰”期間,水雷設計者學會了在水雷中設置計數器,從而避免水雷會被艦艇編隊中靠前航行的幾艘艦艇引爆(靠前的很可能是掃雷艦艇)。隨著微處理器的出現,根據特定艦艇的特徵對水雷進行設定成為了可能。在和平時期,一些製造商生產的假雷可用於蒐集艦艇特徵數據,以在必要時裝填所需數據。這也是部分掃雷具製造商生產可模擬真實艦艇磁場的精密掃雷具的原因。


圖說海軍|價格低廉且威力巨大的水雷,是非對稱戰爭中常用的武器

▲ 1914年10月,英國皇家海軍戰列艦“大膽”號(Audacious)觸碰到德國佈設的一枚觸發雷後沉沒;該艦是“一戰”期間英國損失的唯一1艘無畏戰艦。簡易的觸發雷能夠發揮有效作用,對1904-1905年日俄戰爭及後來的“一戰”的戰爭進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其後,技術更加複雜的各類水雷相繼研製並得到使用。


大部分感應水雷為沉底雷。在水雷被引爆時,目標必須距其足夠近才能造成損傷。因而,在水深超過約200英尺(61米)時,這些水雷也就失去了作用。不過,錨雷可以採用音響、磁性和UEP引信,因而可布放在水深更深的水域。


20世紀50年代,蘇聯研製出了一種新型水雷——上浮雷。最早研製的上浮雷會在目標航經其上方時徑直向上發射一枚火箭將目標摧毀。此種水雷可對目標進行監聽,並通過聲脈衝信號確定目標的深度(它是一種既可反潛又可反艦的雙用途水雷)。據稱伊朗已購買了此種水雷。後來,蘇聯研製的上浮雷採用自導魚雷作為有效載荷。已公開的最奇異的上浮雷(儘管可能並未投產)使用一種機動式火箭對水雷一側的目標發動攻擊。


出現的另一種水雷為遙控水雷。雷場既可用於防禦又可用於進攻。防禦性雷場通常會留有缺口,以便友方艦艇能夠通過。佈設了遙控水雷後,就可通過發送聲信號啟動或關閉雷場。然而,“西方”海軍一直不願採用此種水雷,這是因為水雷長期浸在水中可能會對引信甚至內部電路造成損壞。


正如其他海上作戰方式一樣,水雷戰涉及到水雷佈設方和進攻方的各自策略。人們常常認為一枚廉價的水雷就足以癱瘓或擊沉1艘高昂的艦艇,然而,廉價水雷的殺傷範圍僅能覆蓋很小的一片海域。為了對付高昂的艦艇,需要佈設一片雷場,而這通常需要數百枚水雷。而且,這些水雷幾乎都不能被回收。水雷的儲量是非公開的,但據前些年的報告稱,一個典型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水雷儲量約為8 000枚。儲量通常較為有限的原因在於,水雷會產生壽命週期成本(儲存與維護成本),而且在和平時期又不能充當海上存在或計入海上實力。針對於此,數十年來,有些水雷是由標準航彈改裝而成,而後者的儲量遠超水雷的儲量。儲存專用雷鰭和引信遠比儲存完整的水雷成本要低。俄羅斯早在“二戰”期間就生產出了炸彈式水雷。不過,現代炸彈式水雷似乎可追溯至美國20世紀60年代初的“破壞者”(Destructor)水雷〔美國現有型號被稱為“閃擊”(Quickstrike)水雷〕。阿根廷和智利都已公開了各自的炸彈式水雷,據此推測,可能還會有其他的炸彈式水雷。這些炸彈式水雷僅限在淺水水域使用。


圖說海軍|價格低廉且威力巨大的水雷,是非對稱戰爭中常用的武器

▲ 圖為美國海軍1987年9月俘獲的伊朗佈雷艇“Iran Ajr”號;在其甲板上可看到許多水雷(據稱為俄羅斯設計的M-08型水雷)。水雷通常被認為是擊沉高昂艦艇的一種廉價方式。這可能是弱小國家實施非對稱作戰的一種主要方式,但需要大量使用才能發揮作用,而且還需要承擔不菲的壽命週期成本。不過,無論是作為進攻性武器還是防禦性武器,水雷仍然擁有巨大的潛力,包括可作為封控戰略性海峽的一種手段。尤其是,水雷對波斯灣的行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波斯灣內,由於與“Iran Ajr”號類似的臨時改裝的佈雷艇的使用,辨別佈雷活動變得更加困難。


在登陸灘頭途中,淺水水域橫亙在前,兩棲車輛不得不穿越這些水域才能抵達灘頭。用於對付它們的武器很可能是反坦克雷,這類水雷可承受約40英尺(12米)深度的水壓。該水雷能夠大量獲得,在低潮時,可由特種車輛自動佈設在海灘上。佈設在陸上時,它們既可使用磁性引信,又可使用壓力引信(此處壓力指目標車輛向下碾壓的作用力),但佈設在水中時,僅有感應範圍較小的磁性引信才會起效。


END


圖說海軍|價格低廉且威力巨大的水雷,是非對稱戰爭中常用的武器

《世界艦船視覺百科全書》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從希臘三列槳戰艦、羅馬戰船、維京長船到中世紀的十字軍的柯克船、蓋倫船和戰艦,再到現代的潛艇、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人類從萌芽時代造出的舢板一直到縱橫四海的艨艟,歷史中所出現的艦艇和船隻們都吸引著歷史研究者和愛好者們的眼球。本書用1200副精美的全綵插圖,生動地描繪自遠古時期至今,在不同時期叱吒海上的重要及著名船隻,並通過對艦船數據和航行生涯的全面剖析,全方位地展示了眾多著名船隻的全貌。此外還對所涉及艦船的詳細尺寸、噸位、性能參數、開工及下水時間、武備(限軍用船隻)進行了詳盡描述,並對船隻的服役生平和最終命運給予了簡單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