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瓷器的美,不僅美在表面,更美在制窯人對美好生活的不懈嚮往和執著追求。它貼近生活,雅俗共賞,來源於人間的靈氣。就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裡,小窗帶你走近東溪窯瓷器。

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明】東溪窯青花花鳥紋小瓷盤

明代晚期花鳥紋開光小盤,畫風粗曠,一隻鳳鳥昂首挺立,一朵牡丹花怒放,一輪紅日當空,寥寥筆墨,構圖寫意。

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明】東溪窯青花折枝花卉玉壺春瓷瓶

玉壺春瓶是一種酒器,因“玉壺先春”得名,器身描繪折枝菊花紋,筆走中鋒勾勒塗染,隨器形構圖,一氣呵成。

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清】東溪窯青花飛鳳牡丹紋將軍瓷罐

將軍罐,形體敦實,青花花紋富有層次,腹部主題花紋,一叢牡丹盛開,引得一隻飛鳳歡騰,寓意富貴吉祥。

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清】東溪窯青花瓷蓋杯

青花蓋杯,以折枝花卉為主題裝飾,以蓮瓣、連續回紋、弦紋為輔助圖案。是當時精緻的飲茶器具。

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明末清初】東溪窯五彩山石鳳凰牡丹紋天球瓷瓶

天球瓶,長頸圓鼓腹,造型罕見,器身裝飾蕉葉、綬帶花朵、洞石鳳凰牡丹圖案。是東溪窯的精品,彌足珍貴。

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明】東溪窯米黃釉布袋羅漢瓷立像

布袋羅漢立像,光頭圓臉,雙耳垂肩,嬉笑可掬,身材肥胖,袒胸露乳,大腹便便,一手執布袋,一手握佛珠。釉水盈潤,衣褶自然流暢。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明】東溪窯米黃釉三象足瓷琴爐

琴爐,敞口束頸鼓腹,肩腹部安裝對稱螭龍耳,底部三象足。造型古樸典雅,釉色勻淨,是工藝精湛的文房香具。

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清】東溪窯冰裂紋缽式三足瓷爐

三足瓷爐,斂口,圓唇,鼓腹,三乳釘足。三乳釘足呈三角支撐緊接貼於爐底,爐底為圓餅狀。外壁施透明釉,釉面呈米黃色細開片紋,內壁與器底無釉。

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清】漳窯米黃釉關公坐像

關公坐像,印壓組合成型。關公坐於石座上,頭戴冠帽,身穿鎧甲,胸前鎧甲飾雲龍紋補頭,寬額,蠶眉鳳目,虎鼻,大嘴、臉部豐腴,長鬚及腹,右手提官帶,左手平放於膝蓋上,雙腳八字張開,腳下石座刻有凹凸不平的小孔,整體形象威武高大。外施透明白釉,滿釉,釉及底,釉面呈米黃色細開片紋。底露胎,胎呈雲白,質地堅實。

走,一起去看看南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清】漳窯米白釉堆貼螭龍紋蒜頭瓶

蒜頭形小斂球口,圓唇,長頸,溜肩,鼓腹弧收,臥足底。頸肩部堆貼一螭龍,龍頭雄起於下頸部,合嘴、翹鼻、瞪眼、豎耳、翹鬃,好一副威猛的形象;龍身寬壯穩臥於肩部,雙腳彎曲,三爪著地,穩如泰山;龍尾細長彎轉於腹部,似-縷青煙飄逸長空。外施透明白釉,滿釉,釉及底,底足內滿釉,釉面呈米黃色細開片紋。足底露胎,胎呈雲白,質地堅實。

縱使窯煙飄散,名瓷早已流芳。面對疫情,全國博物館人眾志成城,通過內容豐富的博物館網上展覽展示,架起心與心溝通的橋樑,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成為特殊時期打贏攻堅戰的重要精神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