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主觀題題型突破1:背景、原因型

類型1 背景、原因型

  背景、原因型非選擇題即要求回答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為什麼會出現或產生。原因型試題包括背景、原因、條件三種不同的設問形式。一般而言,三者是有區別的:背景的範圍最廣,原因或條件是背景的組成部分。條件更注重客觀性,原因更注重主觀性。有時三者可以通用,即背景、條件也是原因。題設中常見的前提是原因,也是條件;導火線是直接原因,不是條件。

原因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分為內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影響全局、帶有必然性並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和具體原因,主觀原因(與歷史事件所處時代的經濟、階層、團體、個人的主觀意識密切相關的因素)和客觀原因(獨立存在於主觀原因之外的因素),主要原因(導致該事件發生的諸多現實的、具體的因素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引起歷史事實產生的、不經過中間事實或中間環節的直接引發因素)和間接原因。一般而言,根本原因是主要原因,但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

背景、原因型試題的題型特徵:(1)限定性的設問,如這一現象出現的歷史、社會、經濟、政治根源(原因)是什麼,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麼,等等。(2)寬泛性的設問,如該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歷史條件有哪些等。

背景、原因型非選擇題屬於概括說明類題目。

拆解步驟 背景、原因型的答題模板建構如下:

第一步:審設問,定答題指向

第二步:套模板,針對作答(本設問為概括說明類題目,套用概括說明類答題模板)

【典題示例】(2019·全國文綜Ⅰ,46)(改編)

材料 蘇德戰爭爆發後,開闢第二戰場成為蘇、美、英三國外交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英國極力拖延第二戰場的開闢,它的戰略是首先保衛大不列顛的安全,維護其海上運輸線。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東地區,英國才可能實現其上述戰略目的。這其中,北部非洲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誰控制了北非、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誰就掌握了地中海這條重要的海上航運線。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利比亞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鄰的埃及受英國控制。墨索里尼為實現其建立"新羅馬帝國"的夢想,極力要把英國勢力趕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年6月,德意軍隊越過埃及邊界,向亞歷山大港和開羅逼近。由此,爆發了阿拉曼戰役。

——摘編自王繩祖《國際關係史》

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阿拉曼戰役為何會爆發。

解題規範

第一步:審設問,定答題指向

第二步:套模板,針對作答(本設問為概括說明類題目,套用概括說明類答題模板)

  答案 爆發原因: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成立;蘇德戰場和太平洋戰場處於轉折之中;北非的戰略地位重要,英國與意大利在北非爭奪激烈;德意軍隊進逼埃及亞歷山大和開羅,英軍形勢危急。

技巧歸納

(1)在沒有限定詞的情況下,歷史背景、條件、因素、依據、原因等可從(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體表現:

①經濟方面的內容可從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結構、經濟格局等方面思考。

②政治方面的內容可從政局、制度、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等方面思考。

③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可從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①主觀原因:(主觀意識方面的原因)一般從領導某事件的階級的主觀目的、動機、決策或政策、方針等方面進行思考。

②客觀原因:指與主觀原因有緊密關係但又不受主觀意識影響的原因,一般從自然條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狀況、政治狀況、思想因素等方面進行思考。

③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4)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①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藉口等)。

②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③根本原因:政治層面的根本原因從經濟層面入手;生產關係層面的根本原因從生產力入手;上層建築層面的根本原因從經濟基礎入手;社會意識形態層面的根本原因從社會存在入手;歷史事件存在和發展層面的根本原因從內因入手;相同屬性事物存在和發展層面的根本原因從歷史規律入手。

④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的關係: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繫滲透。


2020年高考主觀題題型突破1:背景、原因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