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薩達姆為何要向波斯灣傾倒500萬噸石油?

說到海灣戰爭其實也是非常慘烈的,而且戰爭雙方感覺都已經失去了理智了,完全不顧及周邊的情況,

話說這個薩達姆就做了一件讓人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他當時把500萬噸石油全部倒入了波斯灣,先不談這個環保問題,就500萬噸石油難道不值錢啊?這倒入到了波斯灣這環境全給破壞了啊,所以這個薩達姆到底是個什麼想法,為何要這麼做,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看看!

海灣戰爭:薩達姆為何要向波斯灣傾倒500萬噸石油?

多國部隊穿越沙漠進入伊拉克

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做出了讓世界轟動的舉動——點燃科威特境內700多口油井,造成超過100多萬噸石油洩露入了周邊水域,同時還向波斯灣海域傾倒超過500萬噸的石油,一時之間波斯灣被大規模汙染,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石油汙染事件之一。

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的敗局已定,而薩達姆點燃油井傾倒石油,主要還是對於戰爭的結果抱有一絲絲幻想。薩達姆寄希冀於這種旁門手段,想要阻止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隊對於伊拉克的進攻。當然,這種古怪方法不僅沒能成功,反而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還有經濟損失,至今都被各國所詬病。

海灣地區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油出產地,全球20個最大油田有11個都位於海灣地區。兩伊戰爭以後,伊拉克拖欠了阿拉伯各國大量的相關債務,當時伊拉克希望科威特等阿拉伯各國減少石油產量提升國際原油價格,用

來的錢償還債務。然而科威特等不僅沒有同意伊拉克的要求,反而大幅提升了自己的石油產量。

海灣戰爭:薩達姆為何要向波斯灣傾倒500萬噸石油?

大量的油井被點燃

長久以來,伊拉克都對科威特虎視眈眈,對於伊拉克來說獲得的不僅是巨量石油,還有寶貴的海岸線。伊拉克常年都對科威特垂涎,卻也一直找不到藉口,正好科威特大幅提升原油產量,讓伊拉克趁機發難。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科威特雖然非常富有,但畢竟國力微弱,也很難抵擋伊拉克的進攻。

海灣戰爭:薩達姆為何要向波斯灣傾倒500萬噸石油?

伊拉克和科威特邊境

伊拉克的舉動,不僅破壞到了當時中東的整體環境,更加妨礙到了西方在海灣地區的利益。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各國,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管,讓伊拉克吞下科威特,進而在中東地區坐大。伊拉克侵入科威特,宣佈其為“伊拉克不可分割的19省”後當天,美國等各國就以“防止伊拉克入侵沙特”為由對伊拉克發動攻勢。美國的兩艘航母為首的兩支海軍戰鬥群進入戰鬥區,並且聯合國也通過決議對伊制裁。

在第二年1月美軍等轟炸巴格達,海灣戰爭正式爆發之前,伊拉克已是內外交困頹勢顯現。除了美國之外的多國聯合軍隊,對伊拉克發動大規模進攻,僅是航母就出動了9艘,還有大量的戰鬥機編隊與其他戰鬥艦艇。伊拉克周遭可謂被重重包圍,根本就沒有後退的餘地。原本的伊拉克憑藉原油,曾經也非常富裕強大,但經過兩伊戰爭後早就元氣大傷,根本擋不住。

不過,被逼入角落的薩達姆仍舊在做困獸之鬥,依舊想要負隅頑抗。

薩達姆也不知道從哪兒想出來的餿主意,竟然點燃了科威特700多口油井,一下子100多萬噸原油洩露入波斯灣。除此以外,薩達姆還向波斯灣傾倒了500萬噸原油。一時之間,波斯灣中北部的水面全都被原油覆蓋,而油井燃燒造成的濃煙遮蓋了海灣北部大面積天空。

海灣戰爭:薩達姆為何要向波斯灣傾倒500萬噸石油?

被擊落的伊拉克戰機

薩達姆想用這樣的方法,阻止當時的多國聯合軍隊的戰鬥機還有艦艇等靠近,但當時的薩達姆很顯然太低估現代科技的強悍了。

薩達姆的做法使得波斯灣北部受到嚴重環境汙染,科威特的原油燃燒,每天損耗的原油量就相當於當時全球每日的原油消耗總量,直到7個多月後才被撲滅。

這樣的做法除了造成大量經濟損失還有環境破壞,根本就沒攔住各國對伊拉克的進攻,最終伊拉克還是一敗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