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5萬頭優質生豬種源項目投產

杜文龍 川報觀察記者 史曉露

3月20日,巴中市5萬頭優質生豬種源項目投產儀式在位於巴中市通江縣的巴山牧業第二擴繁場舉行,5.7萬餘頭商品豬,6200餘頭能繁母豬被投放到全市48個養殖場。

巴中5萬頭優質生豬種源項目投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巴中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復生豬生產,出臺了生豬穩產保供“十二條措施”。目前,全市恢復生豬生產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生豬生產穩定,市場供應充足。據統計,截至2月底,巴中存欄生豬154.1萬頭、能繁母豬15.4萬頭,出欄生豬58.2萬頭,佔全年312萬頭目標任務的18.7%。

巴中5萬頭優質生豬種源項目投產

此次巴中市同步投產的生豬規模養殖場共48個,其中巴州區9個、恩陽區9個、南江縣8個、通江縣12個、平昌縣10個,全市生豬生產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啟動儀式上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觀看了巴山牧業、通江縣豕福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等11家生豬養殖企業、養殖大戶的生豬種源上欄的實時情況。

當天投產的巴山牧業第二擴繁場佔地102畝,是集智能化、全溫控、自動化於一體的現代化種豬擴繁場,具有年存欄能繁母豬3000頭,年生產仔豬5萬頭的產能。“我們今天補欄500頭能繁母豬,到本月底完成補欄1000頭,力爭三年內實現年出欄青峪黑豬25萬頭,實現產值15億元。”巴中市巴山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育賢介紹。

巴中5萬頭優質生豬種源項目投產

去年以來,受非洲豬瘟影響,全市生豬產能有所下降。巴中市從保種擴繁、規模養殖、補欄復養、疫病防控等環節下功夫,加快推進溫氏、巴山牧業、五倉農牧5.7萬頭種豬場項目建設,投產後年可提供仔豬120萬頭以上,同時推廣“公司+農戶”模式,加速補欄復養,目前巴中市農投集團與巴山牧業“強強聯合”,巡迴指導復養復產,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代養戶500戶以上。

為加快生豬生產恢復步伐,去年以來,我省先後出臺“豬九條”、“新八條”等扶持政策,落實放寬用地、環保、金融、保險等支持政策,確保2020年完成6000萬頭生豬出欄任務。

據監測,今年2月全省規模豬場存欄生豬環比增長7.34%,其中能繁母豬環比增長6.89%。綜合研判,全省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量繼續保持雙增長勢頭,生豬存欄實現連續4個月增長,能繁母豬存欄實現連續5個月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