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餘漢謀不僅讓路,還奉上一份大禮,功勞不小

在李德、博古的瞎指揮下,紅一方面軍歷經整整一年血戰,付出極大傷亡代價,最終仍然被迫踏上漫漫長征路。放棄中央蘇區,到湘西會合紅2、6軍團,是李德、博古醞釀了幾個月的戰略決策。在這期間,決策內容雖然嚴格保密,但是相關的準備工作卻在秘而不宣地進行著。緊急擴紅,為各軍團補充新兵,籌集糧食,每人攜帶5至7天的糧食,動員群眾突擊製作大量的草鞋、布鞋,甚至還準備了棉衣。

長征開始前,紅1方面軍各部隊均得到了人員和物資補充。雖說有的部隊因為撤出戰鬥後領取物資的時間不足,有些物資存量也不太夠,導致部分指戰員的物質攜行量未到規定數,就匆匆踏上了長征路。但是總的說來,大家都多少得到了些補充,心裡總算踏實些了。唯有一樣,卻讓很多人憂心忡忡,那就是子彈。

取得了前四次反“圍剿”勝利的紅1方面軍,武器裝備水平其實不差。尤其是在第四次反“圍剿”中,紅軍一舉圍殲了陳誠的精銳主力第11、第52、第59這3個師,武器裝備得以極大改善。不過,武器成色雖新,質量雖好,但是繳獲的子彈卻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打一發,少一發。歷時一年的第五次反“圍剿”,除了溫坊等極少數戰鬥中繳獲了一些子彈外,其他時候紅軍都在與優勢之敵拼消耗、拼老本。

紅軍長征,餘漢謀不僅讓路,還奉上一份大禮,功勞不小

中央蘇區的兵工廠倒是也能復裝子彈。只不過,這些復裝子彈裡裝的是土造的硝鹽,是用從茅房牆壁上刮下來的尿鹼為原料製成,其藥力差,燃燒慢,且燃燒不均勻。而同樣因為原料稀缺,紅軍兵工廠早先還能用從民間蒐集來的銅錢衝制子彈頭,到五次反“圍剿”後期,因為消耗量實在太大,只得改成將繳來的電線剝去絕緣皮,將裡面的銅芯擰成彈頭。

顯然,這樣的彈頭是很難齧合膛線,不但初速低,而且打出去後不久就會失穩,在空中翻起跟頭來,到後來,連電線也耗光了。紅色兵工戰士們只好用竹子削成彈頭狀,湊合著復裝子彈。這種竹製彈頭,有效射程也就百米左右。再遠一點,竹製彈頭就翻滾橫飛,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長征出發時,如果按賬面上的數據計算,紅軍每支槍平均有87發子彈。但是實際上,其中蘇區兵工廠復裝的電線彈頭、竹製彈頭子彈佔多數。有鑑於此,紅軍一般都將繳獲的子彈儘可能集中起來供輕、重機槍使用。步槍手們,一般只留有幾顆繳獲的子彈供關鍵時候使用,剩下的只能靠復裝子彈充數。反正有總比沒有強,也正因為如此,紅1方面軍長征之初,還攜帶了大量梭鏢。這不僅僅因為諸如中央教導師這樣新組建的部隊槍械不足,也因為老部隊仍然需要配一些這種過時的冷兵器,以彌補近戰火力的不足。

紅軍長征,餘漢謀不僅讓路,還奉上一份大禮,功勞不小

紅1軍團第2師第4團系由井岡山時期的紅4軍28團發展而來,是南昌起義軍餘部的血脈,是整個紅1方面軍中響噹噹的主力團。時任團長的耿飈,其實在長征出發前就患上了瘧疾,但是他找到師長陳光、師政委劉亞樓軟磨硬泡,硬是搶到了領兵為全軍開路的重任。他們在信豐一帶,突破了粵軍餘漢謀部佈設的第一道封鎖線。

耿飈其實並不清楚,當時軍委已經通過秘密渠道,與餘漢謀達成了“借道而走”的協議。餘漢謀此舉倒不是同情革命,而是在南雄、水口戰役中領教了紅軍的厲害後,為求自保而不得不作出如此選擇。當然,這種事情雙方都嚴格保密,要是被南京方面提前獲悉,對紅軍和粵系軍閥來說都絕非好事。只是這樣一來,部署在蘇區、白區交界處的粵軍前沿部隊未能及時得到通知,紅4團仍要通過頑強的戰鬥,才能硬生生地從粵軍構築多年的碉堡封鎖線上為全軍撕開一條生路。

紅4團不愧是百戰雄師,他們突破第一道封鎖線時,戰法很巧妙。先讓尖兵連對敵實施偷襲,擊潰敵前沿警戒部隊後,逼近敵碉堡射擊死角,一邊喊話要求對方投降,一邊喊打喊殺,直驚得碉堡裡的敵軍忙不迭向上級救援。等增援之敵離開交通壕,在附近埋伏的紅軍便迂迴包抄,斷敵歸路。

紅軍長征,餘漢謀不僅讓路,還奉上一份大禮,功勞不小

對於被壓制在開闊地帶的敵增援部隊,紅4團並不急於消滅,而是不緊不慢地收緊包圍圈,逼得這夥敵軍繼續呼救。等更多的增軍出動後,紅4團迂迴部隊便乘虛沖進那些守軍已所剩無幾的碉堡裡,輕取這些紅軍前進道路上最令人頭痛的障礙。在這之後,紅4團各部才一齊發力,將陷入合圍的出援之敵悉數給收拾乾淨了。

驚覺第一道封鎖線被紅1方面軍輕易突破,蔣介石立即下令在湖南桂東、汝城至廣東城口一線,構築第二道封鎖線。這些封鎖線上的堡壘工事,是此前就已經構築好的,只是無甚正規軍,主要由當地民團武裝守備。粵軍自第一道封鎖線上敗退下來後,蔣介石急令他們佔領第二道封鎖線。可能是覺得粵軍不太可靠吧,他又同時令湘軍火速南下,協同粵軍阻擋紅軍。

在突破第二道封鎖線的那幾天裡,由於紅軍、湘軍、粵軍都在運動中,戰場形勢一時變得錯綜複雜,開路先鋒紅4團也因此飽受困擾。有時候捕獲敵軍尖兵,供稱前面是粵軍部隊,等耿飈組織起進攻,打完後卻發現打的是湘軍第26師。諸如此類的烏龍事,幾乎每天都有好幾起。

有一次,紅4團前衛連偵察到前面一個小村子裡駐有敵軍,等衝進去才發現敵人已望風而逃。耿飈也不打算在此久留,便安排向前追擊。突然,後衛部隊報告說發現敵情,敵軍順著紅4軍行軍路線追上來了,耿飈立即下令部隊隱蔽待敵。結果沒過多久,敵軍的一個挑夫隊大搖大擺地進了村子,悉數成了紅4團的俘虜。

紅軍長征,餘漢謀不僅讓路,還奉上一份大禮,功勞不小

紅4團指戰員們問挑夫隊的帶隊軍官:軍需品都是送給哪路敵軍的?可笑的是,對方自己也不清楚,聲稱上峰說只要送給“追剿”紅軍的部隊就行。再問他運的都是啥軍需品?他回答說是子彈。

聽到“子彈”這兩個字,紅4團指戰員們高興壞了,這可是紅軍最急需的“寶物”。可不是嘛,國民黨正規兵工廠出產的子彈,對紅軍來說可是寶貴的戰略物資呀。於是,耿飈下令,給每位挑夫發3塊大洋,讓他們各自回家,趕緊遠離戰場。紅軍戰士們則砸開子彈箱,將嶄新鋥亮的子彈盡力往子彈袋和口袋裡塞。

耿飈自己也裝了滿滿3條子彈帶的手槍子彈,每條子彈帶裝了300多發子彈,直到長征過了雪山還沒捨得打完。在兩河口紅1、紅4方面軍會師時,耿飈將其中1條裝得滿滿的子彈帶,送給了紅4方面軍紅30軍88師師政委鄭維山。鄭維山高興壞了,因為這在紅軍中,是彌足珍貴的禮物。

紅4團發了這麼個“意外之財”,也沒忘了兄弟部隊。耿飈令人將剩下的子彈上交師部,陳光聞訊也喜出望外。紅2師不久後在湘江之戰中頑抗阻擊湘軍,為全軍脫離險境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其中,過第二道封鎖線時“白撿”的這批子彈,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蔣介石這個運輸大隊長,當真是實至名歸。

本文作者:忘情,“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