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童年受過的傷害,總是越長大越疼|漫畫

格森·考夫曼在他的經典著作《羞恥:關懷的力量》中所說:羞恥感是一種尊嚴被傷害、覺得自己被擊垮、有罪過、不如人、與人疏離的感覺。

這是一種遠遠比內疚更加負面且具有殺傷力的情緒。多數人成年後忽然意識到自己有著“遇到困難想逃避”、“對感情極度敏感”、“愛討好別人”、“對未知事物感到恐懼”等心理問題,大多是童年羞恥感累積的結果。當羞恥感產生時,我們往往第一時間深陷其中無法辨別,集中於當時的情緒體驗,並漸漸產生一種自我厭棄,卻忽略真正引起它的原因,尤其在三觀尚未成型的童年。所以當我們成年後陷入心理障礙時,不妨先去自己的童年找找原因。找到源頭,直面它,到時候你便會發現,當時經歷羞恥的場景,往往不是自己造成的,做錯的人,也往往不是我們自己。

已經歷過他人的傷害,就不要再繼續用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