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縣:扶貧工廠趕單忙

3月19上午,在安徽省泗縣泗城鎮胡陳村的扶貧工廠裡,電動縫紉機發出的“噠噠噠”聲音和工人忙碌的身影,共同奏響一首歡快的務工“協奏曲”。

胡陳村扶貧工廠於2017年6月建成使用,實現貧困戶就近就業的目標,成功“趟出”一條企業增效、集體創收、群眾脫貧、產業發展“一舉四得”的產業化路子。該工廠主營服裝代加工業務,製作的成品皮夾克和棉衣主要銷往歐美地區,在廠裡務工的群眾及貧困農戶有50多人。小小的扶貧工廠承載著村裡農戶的致富夢想,一個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讓村民們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在廠裡務工帶來的“紅利”。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2月28日扶貧工廠順利復工。“這裡的工資實行的是計件制,我一個男勞力,肯定不能比女工掙得少啊。”貧困戶黃建彪一邊踩著縫紉機,一邊熟練地在布料上走線。因幾年前的一場車禍,導致黃建彪左腿截肢,因此他在外地找工作時屢屢受挫。開進村裡的扶貧工廠給他帶來生活的希望,現在的他每月都有了固定的收入,這讓黃建彪一家不僅脫了貧,還在2018年被評為“自強自立示範戶”。

“工廠的加工業務一直都很穩定,沒有開工的這段日子,我們手裡累積了很多訂單,現在復工了,廠裡都是開足馬力抓生產。”該廠從事管理工作的小組長於宣豔介紹,現在因為要趕訂單,她也加入到生產工人的行列裡,專門做螺紋領子的加工。

訂單紛至沓來,生產熱火朝天,家門口的扶貧工廠駛上了復工復產“快車道”。黃建彪表示,“鼓足幹勁接著幹,讓以後的日子過得更紅火!”(魯先紅 單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