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裡 轉 山

​梅 裡 轉 山


​梅 裡 轉 山


2015年,香格里拉1.11火災過後的第二年,外人看來,當時的我似乎就像一個極其頹廢的閒雜之人,借住在朋友的客棧,每天遊蕩在獨克宗古城,早上睡到自然醒,經常是醒了也不起,而我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的毛病就在那段日子裡升級了!


從那年的初冬開始,經常會在朋友圈裡看都轉山的消息,那年是羊年,也是梅里雪山的生日,當時我根本不在意,因為當時的我在很多事情上確實沒什麼興趣,然而這種觀念在11月23號的早上徹底消失了。


​梅 裡 轉 山


這天同樣像前面很多天一樣賴在床看手機,又看到了朋友圈發轉山的消息,我內心突然冒出一絲衝動,心想,今年對於我們來說很特殊,潛意識告訴我應該做點什麼,很快就深入的思考起來。很多人都知道轉山是藏族同胞的傳統,而香格里拉的轉山點就在梅里雪山腳下的雨崩村,自然原始的美吸引了很多人,但很多人不知道,雨崩村那裡其實是梅里雪山的內轉線路,實際上還有一條外傳線路(堅決不建議沒體能、沒經驗、毫無正確旅行觀念態度的朋友去)。可以說就在賴床的一兩個小時裡我就決定自己要前去轉山,我跟當地的朋友瞭解了一下,朋友告訴我,不管如何,一定不要一個人去,而此時我倔強的毛病又冒了出來,我堅信自己的時間一定不會停止在那裡,憑著對自己身體與經驗等方面的一點點自信,我充分的準備了兩天,就在11月25號,我出發了!而緊跟著發生的事實告訴我,確實……!我是“幸運者”!


​梅 裡 轉 山


中午一點左右從香格里拉出發,四個小時的車程到了德欽。只是簡單的吃了頓麵條,便繼續趕路。當天晚上我紮營在徒步轉山的最後一個離出村口大概一公里左右的野外查裡頂村,這時已經是次日凌晨。


第二天八點多便起來了,簡單吃了準備的食物(由於完全不瞭解,就準備的比較充分)後就開始爬山了。第一天走,有些累啊,很長一段的爬坡後又一點平路,走的我大腿前面的一處肌肉又酸又硬。直到走不動了,我才停下來休息了一會。這裡海抜不是很高,可能在2500左右,再加上我揹著一個有點份量的雙肩包,後背早就被汗水打溼了,不過還好昨晚走了三四個小時提前預熱。


​梅 裡 轉 山


一天下來,在路上的時間有12個小時左右,晚上八九點左右,同樣找了塊平坦避風的位置駐足了下來,飽飽的吃了一頓,做好筆記就很快的進入了夢鄉。經過了兩天的適應期,當我來到一處亂石坡處,抬頭向前一看,看到眼前的場景,四十度左右的上坡,天空中烏雲密佈,飄著小雪吹著小風。走走歇歇,還在路邊山用石頭搭了一個小記號給自己打氣。大概又過了三個小時,終於走到了這座山的埡口,這裡的風大概有七級左右,夾著雪花撞在我的臉上有點小癢,這裡的溫度可能在零下15度左右,凍的我有點呆不住,不過說實話,作為內蒙古人,這種環境對自己沒多大的影響,這些東西我小時候就體驗過了。雖然現在天氣很差,但是還是沒有影響到享受爬上頂峰的興奮感。


​梅 裡 轉 山


大概又過了兩個小時左右,我來到了一處當地藏民做的休息站。到的時候已經有一些轉山的藏民在那休息了,看起來極其純樸,在大城市長大且沒見過這些的人可能會感覺她們有些原始。大家一看到我就知道我是外地的,很快讓我和大家閒聊起來。我說話他們基本聽不懂,只能靠邊上開店的老闆幫忙翻譯,我感覺他們還是瞞喜歡我的,請我喝了酥油茶,吃生牛肉,大家的臉上都是佈滿了快樂洋溢的笑容,那種溫暖已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裡。


​梅 裡 轉 山


我經常在海拔一兩千米到近五千米的維度來來回回,深夜凌晨多,一個人走在大山裡。當然,曬了太陽曬月亮,衣服被汗水浸溼了一遍又一遍,再被體溫和氣流弄乾了一次又一次。頂著風迎著雪,睡覺時偶爾會被怪異的聲音或寒冷弄醒,但瞬間的甦醒還是沒有戰勝白天的疲勞,很快又睡了過去,就這樣,在2015.12.2日傍晚18:40分我終於走完了梅里雪山外轉全程,並於3號中午回到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整個轉山歷時九天。


​梅 裡 轉 山


為了鍛鍊自己,為了紀念那段特殊的日子,這次我做到了,時至今日,那些天裡的種種精彩,讓我歷歷在目,它也時刻提醒激勵著我一定要堅持並努力著。


​梅 裡 轉 山

圖片為作者提供

​-------------------------

守望香格里拉丨文章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香格里拉陳俊明」ID:xgllcjm

立足迪慶,放眼世界,宣揚香格里拉!自己說,邀朋友說,說說香格里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