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材料中的案例素材,如何運用到寫作中?

在歷年的申論考試中,文章寫作一直都是廣大考生公認的難題。不僅因為其所佔分值最高,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一定的作答難度。一說到寫作文,很多考生常常感到沒有思路,感覺無從下手、無話可說。由於很多考生平時忙於工作等,實在擠不出時間做素材積累,再加上考場上氣氛緊張,哪怕部分考生在平時也做了不少積累,在考場上卻一個也想不出來。為此,針對以上問題,現與同學們分享相應的解決對策。

縱觀近些年的申論考試,在全部給定材料中,案例型材料出現的頻率相對較高,尤其是近幾年的省聯考。對於素材儲備不足的同學而言,此時可以巧妙運用給定材料中的素材進行論證。因此,我們需要弄清楚的兩個核心問題:1.應選取幾則案例?2.這些案例如何應用於具體寫作中?

一般來說,在論證過程中,對於案例的數量,作答要求中並未有明確的規定,這即取決於給定材料中出現的相關案例,也取決於考生的自身積累。考生在引用案例進行論證時,必須遵守的一條原則即:案例應與所論證的分論點密切相關。

申論材料中的案例素材,如何運用到寫作中?

一、當給定材料中只涉及一個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可用案例,而考生又沒有對應的素材積累時,可以利用“要素擴充法”,也就是圍繞案例的五要素,即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啟示,對給定材料中唯一的可用案例組織語言,進行較為完整詳細的表述,進而展開論證。

1.例如:“給定材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見解明確、深刻;思路明晰,語言流暢;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總字數800~1000字。

2.分析:在本題中,通過對劃線語句進行解讀並結合給定材料,可將本文的總論點擬為:好的政策不僅要滿足公民的意願,還要滋養公民的理性乃至是德性。而後根據總論點,劃分出相應的分論點,如分論點為:好政策能夠滿足公民的意願。而在給定資料1中,出現了幾則與“好政策”相關的案例,包括蘇東坡成功治理西湖、張居正的一條鞭法等。蘇東坡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歷史人物,並且給定材料對其治理西湖的案例闡述得較為詳細,此時可利用要素擴充法展開詳細論證,故分論點段落的書寫思路為:

分論點+簡單過渡+案例詳述+分析總結。

3.示範:好政策能夠滿足公民的意願。(提出分論點)政策的制定首先滿足公民的意願,解決公民急需的問題,蘇東坡治理西湖就是一個典型好政策。(進行簡單過渡)蘇東坡在杭州做官的時候,面對西湖容量減少,百姓淡水不敷使用這樣情況,決定治理西湖。同時利用淤泥修建堤壩,解決群眾出行問題,增加西湖景緻,開墾湖面幫助百姓增加收入。(案例祥述)這個政策充分體現了制定政策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滿足公民的意願。“政策好不好,關鍵是要看百姓是哭還是笑”。因此,政策的制定首先要滿足公民意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分析總結)

申論材料中的案例素材,如何運用到寫作中?

二、當材料中出現多個相關案例時,此時可對案例進行適當簡化,並分析、對比總結得出案例所具有的共性,以此加強對分論點的論證。

1.例如:“給定資料6”中提到,“信用既是一種道德品質,也是一種制度和規則”。請根據對這句話的理解,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2)聯繫實際,不拘泥於“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1000—1200字。

2.分析:本次作文主題為“信用/誠信”,給定材料6則以羅列多則案例的形式,展示了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積極影響,如能為個人生活帶來便利、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促進政務精細化管理等。若要重點論述信用體系建設的積極意義,可從上述材料中進行借鑑。

3.示範:良好的信用體系建設方便了民眾生活,提升了企業的交易、經營效率,也有助於提升政府管理效率,最終促進扶貧等社會治理工作的發展。(通過梳理給定材料中的案例,從中總結得出信用的積極作用,以此作為文章的分論點。)

隨著我國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無論是租用共享單車,還是個人貸款,信用良好的人往往能快速獲得他人認可,進而給自己生活、工作帶來更多的便利。(概括材料中信用能為個人帶來的便利)同時,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口碑、信譽愈發受到各方重視,良好的信用可使企業的交易成本降低,交易、經營效率大大提高。(指出信用還助於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

除此之外,信用在政府管理方面的價值也令人驚喜。只要有信用認證,眾多政務服務就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一次“刷臉”,省去了群眾的千里奔波,也提升了政府的辦事效率。此外,政府利用“信用+”,能夠大大促進精準化扶貧工作的開展。一方面,政府通過創新扶貧信貸,制定政策,做好扶貧服務。另一方面,貧困戶憑藉良好信用獲得貸款,成功緻富。(信用還能提高政府辦事效率並進一步推動扶貧工作的展開。)

申論材料中的案例素材,如何運用到寫作中?

小結:以上為同學們提供了應對“素材荒”的兩種應急“方案”,建議同學們平時仍應注意合理分配好時間,做好素材積累工作。

點擊文末鏈接,查看更多免費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