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型油輪撲向沙特,不夠,人民幣也要大規模出海

近期,布倫特原油在20多、30美元的低位徘徊。

不過,對於沙特和俄羅斯來說不可持續的低油價,對於美國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

不過,除非這場疫情徹底改變世界,否則這場價格戰的窗口期不會太長,美國總統大選前應該有個大概眉目。畢竟幾大產油州都是總統競選中的重要搖擺州,長期低油價損害了產油州的利益,他們不會罷休。

中國巨型油輪撲向沙特,不夠,人民幣也要大規模出海

中國把握時機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讓三大產油國憂心忡忡的價格戰,對於中國來說卻是重大利好。中國是石油進口國,低油價意味著低成本。

除了給老百姓帶來更實惠的汽油,低油價為國家能源佈局提供了百年一遇的機會。

首先,能趁著低油價多買進石油,低價收購儲存石油。

2019年原油消費量6.96億噸,中國原油產量1.91億噸,進口原油5.05億噸,對外依存度已經高達72.7%。現在這個時候多建油庫,囤滿石油,儘量增加石油儲備。中國擁有的最大巨型油輪船隊,共計84艘,3月中旬,他們已經集體拔錨起航,直撲沙特港口去拉油。

其次,國際油價處於歷史低位,這正是國內大型能源企業“出海抄底”的好機會。

“抄底”時機多年未遇,可以在公開市場上大量購買一些海外油企的股票,在低點收購股權。甚至包括逢低入手一些油田。

如果是平時,中國資本很難進入。但危機關頭,一些美國頁岩油企業可謂面臨生死存亡,一筆中國資金能臨危救命,也可以談判入股。

中國巨型油輪撲向沙特,不夠,人民幣也要大規模出海

電動汽車的電池花了上千億美元,近百年時間,仍未突破

清潔能源、電動汽車已成為熱門話題,為何還要大手筆購入石油這種古老而傳統的能源?

目前中國的電動車產量只佔汽車總產量的2.5%左右,國際鋰價格、鈷價格(鋰和鈷是電池的主要原料)已經很高,世界範圍電動車產量還不到汽車總產量的1%。目前電動車的電池問題已經花了上千億美元,前後研究了快一百年多年,卻還沒有獲得革命性的突破,也無法預測何時能夠獲得真正技術突破。

在可見的未來,還沒有其他能源可以取代石油。

中國如果想在國際能源市場更進一步,提高話語權,這可能是一個百年一遇的機會。

2020年,儘管開局是對中國的挑戰,但中國會越走越好,抓住更多的機會。

中國巨型油輪撲向沙特,不夠,人民幣也要大規模出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