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不嫁,升不升,生不生?見過世面女孩的選擇和你有什麼不同


嫁不嫁,升不升,生不生?見過世面女孩的選擇和你有什麼不同

來源: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dearqingyue)

01

嫁不嫁,升不升,生不生?

在二十多歲的年紀裡,我一直覺得認識什麼樣的人最重要。

它決定了你的眼界,而你的眼界決定了你對待這些問題的看法。

我特別喜歡認識新朋友。

總覺得認識新的朋友,接觸新的領域,永遠有說不完的新鮮話題。女友們說著各自行業的趣事兒,也有不同的穿衣打扮。

在這些新朋友的聚會中,會有很多啟發,小到她那條好看的毛衣鏈是哪裡買的,大到請教一下在業界頗有研究的女友,關於行業內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變數。

那樣的場景,那樣的聊天,

讓人有一種對未來充滿信心,是一種向前看的生機勃勃。

因為過去二十幾年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兒,變成你今天的樣子,包括容貌,包括談吐,包括你站在眾人面前的樣子。

所以,你也才會與眼前,這些有著相似經歷,相似學識,相似生活品味的新朋友們,一見如故。

嗯,我們彼此都修煉了二十幾年,才變成了如今坐在一起喝下午茶,相談甚歡。

嫁不嫁,升不升,生不生?見過世面女孩的選擇和你有什麼不同

02

很多人都說,工作以後,很難認識交心的朋友了。

我並不同意。

我覺得實質是,交朋友這件事,對你個人本身素質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

能夠見到有趣的新朋友,與之相談甚歡,然後能成為交心的密友,這是三個不同的步驟,有著不同高低的門檻。

雙方都能勢均力敵,棋逢對手,跨越這三道坎,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難度太大了。

所以才有了那句話,叫做英雄惜英雄。

因為我們不再是小朋友,不是今天這個小朋友給我一個蘋果,我就手拉手和她是最好的朋友。我們變成了無聊的大人,大人的世界裡充滿著爾虞我詐,充滿著猜疑和自保,也充滿著各種圈子,各種門檻。

最重要的一個門檻叫“見到有趣的新朋友”。

很多女生都問我,為什麼自己的社交圈那麼窄,好像數來數去從小到大就是這麼幾個朋友。以前一起上學考試,現在一起逛街吃喝,十年過去了,身邊好像就是那麼幾個人,聊著老掉牙的庸常話題。

我每次都會問她們同樣的問題:

那麼,這麼多年來,你有什麼變化呢?

你除了男神,從金秀賢換成了宋仲基,從胡歌換到了王凱,還有什麼別的新鮮事兒嗎?

每天家裡公司兩點一線,上著味同嚼蠟的班,從來沒想去深入研究自己所在的行業動向,難得被領導叫去參加行業內會議交流,還要抱怨佔據了休息時間,然後全程低頭刷著手機。

生活也是百無聊賴,沒有興趣,沒有愛好,回家就是叫外賣煲劇。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見到有趣的新朋友”這個門檻就無法跨過。

她們不僅僅無法見到有趣的人,甚至都沒有可能見到人,認識陌生的人,交談幾句。更不要提,能夠見到有趣的新朋友。

嫁不嫁,升不升,生不生?見過世面女孩的選擇和你有什麼不同

03

有一個詞語叫做出席率,你必須走出去站在人群中,你被看見和看見別人的機會才能夠增加,你才有可能至少做到第一步,見到有趣的新朋友,跨出高質量社交的第一步。

你願意走出去,你體態大方,妝容得體,這本身就釋放了一個信號,這是一個積極向上,生機勃勃的姑娘,這是擁有高質量社交所需要具備的起碼素質。

我記得我剛去巴西的時候,一個朋友也沒有。

我就是篤信,你必須要走出去,提高出席率,讓別人看到你,才有可能有新的朋友。

剛去的一兩個月,我幾乎參加了所有中資企業,當地留學生的活動party。作為一個初來者,作為一個局外人,不停地自我介紹和被介紹,想想是挺傻的,一把年紀還在做著自我介紹,但我卻感激這樣被看見,被認識的機會。

然後才有了往後的三年裡,和他們一起瘋一起笑,一起彈吉他歌唱到深夜,也一起眉頭緊鎖擔憂著未來。

這樣的友誼一直持續到今天,在微信上和L總說,我們都已經認識5年了,當年一起慶祝駐外一週年還在眼前。

嫁不嫁,升不升,生不生?見過世面女孩的選擇和你有什麼不同

04

第二個門檻,叫做“與之相談甚歡”。

這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我們彼此都修煉了二十幾年,才變成了如今坐在一起喝下午茶,彼此相談甚歡。

你見到有趣的新朋友,無論是見到的是膜拜已久的行業大佬,還是資深護膚美妝達人,一不下心微博上一搜,居然是有幾十萬粉絲的紅人女友,你憑什麼讓別人喜歡你,願意和你做朋友呢。

一個人的氣質是這麼多年來的沉澱,臨時抱不了佛腳。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說白了就是實力。

我第一次見到Aline,在上海飯店,她說話的語氣,舉手投足,聊天有內容,有深度,不刻意,不諂媚,有禮貌的親近,又恰到好處的距離感,讓我一頓飯下來,就認定,和這個姑娘氣場相投,一定會是閨蜜。

所以,第二個門檻,能夠與之相談甚歡,關乎的是,你自己究竟是不是一個有趣的人。

這就是很多人所說的,你即使加了那個牛人的微信,卻還是無法和他成為朋友的原因。

說到底,成年人的社交講究的是棋逢對手。

我們所謂的高質量社交,大家都挺忙的,沒有人有時間來手把手教你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我們都只是在尋找勢均力敵的同行者,攜手共進。

我喜歡這個詞語,叫做修煉。

高質量社交的本質不是你去要一張又一張的名片,而是你自己在日復一日裡的平常裡要修煉好內功。

兩者缺一不可。

只有你自己親眼看到了這些光芒萬丈的女生,你才會相信總有一天你自己也可以過上這樣的生活。

與你們共勉。

孫晴悅:媒體人,原央視駐外記者,新一代女性勵志榜樣。新書《二十幾歲,沒有十年》全網上市,同名文章讓數億人熱淚盈眶。微信公眾號: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dearqingyue),微博@孫晴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