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現在的音樂和過去不太一樣了

最近在聽“老歌”,我發現過去的歌手,非常有自己的特點。


比如周傳雄唱歌就和別人不一樣。別人都是開篇先比較低的音調,然後逐漸抬高,情緒逐漸失控,最後到副歌部分大喊。小剛不是,他從一開始就很能起高調。比如《末班車》,還有他和陳慧琳對唱的《再見北極雪》,都是這種感覺。居然都很好聽。


梁靜茹也是,我有一次去聽她演唱會,感覺每首都很好聽,但是好像每首都是一個風格,大概就是她自己的感覺。她的歌都是情歌,感覺上都是“用旋律為依託去表達感情”。


李宗盛就更是了,主要聽的就是歌詞和唱歌的“語氣”。比如《愛的代價》,你聽歌詞中的第一個“走吧”和第二個“走吧”,能感受他在“釋懷”。沒點感情經歷還真不容易聽得出來。


現在的歌不是這樣,現在的歌以美國流行音樂為基本格調,特點就是強烈的節奏感+簡單可重複的旋律,歌詞的重要度比較低。最騷的是一首《Just Blow》,沒啥歌詞,全是“吹哨”,但是節奏感和各種樂器的配合非常好聽。這種我把它形容是“抽菸喝酒”的感覺——純粹為了爽而做。


國產音樂也有很大改變,現在流行的吳亦凡的《November Rain》和蔡徐坤的《只因你太美》(雞你太美)也是類似的風格。


所以感覺音樂進化的方向,就是從“以音樂來表達”向“耳朵的菸酒”轉換,越來越通俗,越來越直接。這可能代表的是大家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當然其中也可能有一點浮躁或焦慮的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