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綠色通道,馬來西亞封測工廠停工“危機”已解?事實並非如此!

為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大,馬來西亞宣佈全國全面實施「行動管制令」,從3月18日至31日封城兩週,拒絕所有的人員出入境(海外返回自我隔離14日),也包括禁止所有大型集會,學校停課,商業場所關閉,以及企業停工停產。

目前,馬來西亞至少超過50家半導體公司,包括英特爾、AMD、英飛凌、環球晶、索尼、日月光等大都在當地設有生產或封測工廠。馬來西亞一刀切的“封城”措施,使得大部分企業面臨全面停運,工廠全面停產的危機。

對於企業所面對的困難,以及降低產業鏈斷供的危險,馬來西亞已批准生活重要物資,以及行動管制豁免的重要產品供應鏈企業可以營運,但企業員工人員要比平時減少50%。也就是說,即使企業和工廠不停工,也將面臨減產的風險,再加上物流對後端封裝的影響,依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全球產業供應鏈造成影響。

馬來西亞全球地位:是電子產品重要的出口地,也是主要的封測中心

2019年馬來西亞全球出口金額9864億馬來西亞林吉特,進口8400.1億馬來西亞林吉特,其中電子產品出口以37.8%的份額佔據排名第一,是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臺灣地區,重要的電子產品出口地。

從馬來西亞向各國和地區出口情況來看,中國大陸佔14.2%的份額,排名第一;新加坡緊隨其後,市場份額13.9%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美國,市場份額9.7%。

出臺綠色通道,馬來西亞封測工廠停工“危機”已解?事實並非如此!
出臺綠色通道,馬來西亞封測工廠停工“危機”已解?事實並非如此!

另一方面,全球封測產業呈現持續穩步增長的趨勢,尤其是先進封裝產業正以8%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到2024年達到近440億美元,將帶動整個IC封裝產業成長達5%。

根據封測企業所在的國家和地區來看,臺灣地區以52%的比例遙遙領先,第二是中國大陸(21%),第三是美國(15%),隨後是馬來西亞(4%)。也就是說,馬來西亞不僅是全球排名前十的電子產品出口地,也是繼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美國之後的重要封裝中心。

出臺綠色通道,馬來西亞封測工廠停工“危機”已解?事實並非如此!
出臺綠色通道,馬來西亞封測工廠停工“危機”已解?事實並非如此!

馬來西亞封測重地,日月光、華天科技等封測工廠面臨停產或減產的風險

在全球封測行業市場,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佔據了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臺灣地區企業主要是日月光、力成科技、京元電等,大陸地區企業包括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

馬來西亞作為主要的封測中心,本土有Inari等封測廠商,加之當地人力成本優勢,以及避免貿易戰的影響,使得不少國際製造商將封測工廠向東南亞地區轉移,印度、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是側重對象,部分中國大陸封測企業則通過併購、合資等方式獲取馬來西亞的封測資源。

目前日月光、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封測企業皆在馬來西亞有封測廠,涉及的封測業務包括,汽車電子、集成電路芯片封裝與測試、晶圓封裝與測試,將衝擊相關產業鏈供應。

  • 全球最大的封測廠商日月光,在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均設有工廠,其中馬來西亞廠是其第一個在海外設立的封測廠,服務於通訊、計算機、工業及汽車電子市場廣大客戶群,主要是汽車電子芯片封測。
  • 華天科技在2018年攜手控股股東華天電子集團收購馬來西亞Unisem 75.72%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封裝和測試業務,在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中國成都、印度尼西亞巴淡設有封裝基地。
  • 通富微電在2016年收購了AMD蘇州及AMD馬來西亞檳城各85%股權,作為控股股東與AMD設立集成電路封測合資公司。2018年通富微電又以不超過2205萬元收購了馬來西亞晶圓封測代工廠FABTRONIC SDN BHD 100%股份,主營業務為製造和組裝與半導體工業相關的集成電路,並提供其他相關的服務。
  • 蘇州固鍀在2018年通過對馬來西亞封測廠商AICS公司100%股權收購,擁有海外半導體封裝測試生產基地,逐步升國際影響力及行業地位。AICS主要從事設計、採購、銷售、組裝和集成電路芯片和其他輔助活動測試等。

英特爾CPU、索尼TV等封裝廠減產,終端市場再次受挫

自2018年以來,英特爾處理器(CPU)供應就一直不足,尤其是英特爾處理器策略性供貨給高端市場,使得入門級產品缺貨更加嚴重,甚至影響到PC廠商出貨。如今“疫情”在全球爆發,以及英特爾馬來西亞工廠產能減少的風險,將不僅僅打擊處理器的供應,甚至將進一步衝擊PC市場。

目前,英特爾處理器的封裝主要是在中國(Chengdu和Shanghai),馬來西亞(Kulim和Penang),越南(Ho Chi Minh City),哥斯達黎加(San Jose),菲律賓(Cavite),其中馬來西亞共有兩座封裝測試廠,一座位於檳城,另外一座是在Kulim,大約佔總CPU後段產能的50%。倘若英特爾馬來西亞CPU後端封裝工廠產能減少,再加上物流延遲、人員短缺等影響,恐進一步衝擊PC產業鏈。

除了英特爾,馬來西亞也是繼美國和歐洲工廠後,英飛凌的第三處工廠,主要負責前端和後端業務,覆蓋晶圓製造,半導體芯片組裝和測試,目前馬來西亞工廠已經關閉,但會盡量保障客戶供應不出問題。索尼的電視組裝工廠也暫時關閉兩週,鴻海轉投資的夏普同樣設有電視組裝工廠,因此馬來西亞“封城”措施對產業鏈的影響可能會從PC擴大到電視、汽車等產業。

此外,環球晶的馬來西亞工廠也面臨6吋晶圓停產的風險,產生的產業鏈連鎖反應,甚至可能刺激6吋晶圓價格的上漲,再加上旺詮、華新科、厚聲等電阻廠商,PCB廠精成科技、衝壓件廠鉅祥、電子零組廠廣宇等供應遇阻,無疑對原本緊繃的全球產業供給再添變量。

全球產業鏈供需再度受創,NAND價格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

之前,因為中國大陸“疫情”影響,導致國內市場需求低迷,如今病毒全球性傳播進一步擴大,使得海外供需也遭受重創。據IDC最新預計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下降10.6%,全年將下降2.3%。另據Canalys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球PC出貨下滑超過10%,下半年PC市場會繼續增長,依然影響全年小幅下滑3.4%,2021年才能恢復成長。

由於全球消費類需求下滑,市場已頻頻傳出手機、PC品牌廠砍單等負面消息,再加上部分國家和地區“封城”或加強出入境管理,使得手機、平板等應用的嵌入式產品eMMC、eMCP、UFS等閃存產品需求降溫,而PC搭載的SSD需求也都將受到影響。

消費類NAND Flash綜合價格指數

出臺綠色通道,馬來西亞封測工廠停工“危機”已解?事實並非如此!

消費類NAND Flash綜合價格指數,來源:中國閃存市場網,數據截止至2019年3月19日

2019年三星、鎧俠、西部數據、美光、SK海力士等Flash原廠財報利潤同比大跌或虧損嚴重,原本在2020年除了上調服務器市場價格,也有意對手機、PC等市場產品漲價,以提高產品獲利,改善財務狀況。但由於“疫情”全球性爆發導致全球消費類市場需求受挫,再加上終端廠商對漲價態度謹慎,更不願接單,已影響部分NAND Flash和DRAM產品價格出現跌價的情況,若後續市況無法明顯改善,價格恐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原廠也將被迫降價。

馬來西亞出新規,企業工廠“停產”危機是否已過,現狀如何?

馬來西亞“封城”措施,最終對企業的影響是無法交貨。為了避免馬來西亞工廠產能減少造成供應短缺,英特爾正在增加越南封測工廠處理器封裝、測試和出貨,將進一步增加14nm技術的處理器產能,同時計劃啟動哥斯達黎加封裝廠。夏普規劃與鴻海在墨西哥擴充據點,主要以電視生產為主,越南胡志明市將增設一個廠,預估2020年開工,規劃以鏡頭模塊、顯示器和家電生產為主。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已批准生產重要生活物資,以及行動管制豁免的重要產品供應鏈的企業可以營運,包括燃油和天然氣、石化產品、肥料,以及半導體在內的電力和電子產品,目前英特爾、環球晶已獲批准,馬來西亞工廠可重啟生產或繼續營運。

值得注意的是,獲准營運馬來西亞工廠的公司,必須遵守和符合一定的條件,且必須減少員工數量至最低限度,至少比平時少50%。也就是說,企業工廠產能會較平時的少,而且如果工廠或公司不遵守條件,隨時有撤銷批准的可能,而一些無法獲批的企業將以庫存應對客戶需求。

“疫情”對全球產業的衝擊擴大,企業資源供應鏈備受考驗

目前,“疫情”在全球擴散的速度未減慢,繼中國大陸之後,意大利、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多國採取部分或全國“封城”的措施,印度、波蘭、加拿大等至少18國關閉出入境,對全球產業鏈的衝擊進一步擴大,對企業而言,供應鏈資源分配體系面臨挑戰,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

相比之下,中國大陸地區“疫情”已進入最後的防守階段,復工復產的速度也在加快,預計3月底工廠可全面恢復生產,並推動中國產業鏈恢復到以往水平。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在全球產業鏈動盪的時期,正是企業進一步優化全球生產資源和資產配置的機會,再加上積極推動產品創新,增強自主技術能力,供應鏈多元化發展,或可尋求更多的商業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