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體美食旅行記錄綜藝《漫遊記》,不負慢時光之旅

傳媒內參導讀:《漫遊記》大膽採用“刪繁就簡”思維,在整季節目中,無衝突、無限定、無任務,真正意義上做到了真實而簡單,這對於看透了常規“套路”的觀眾來說,獨特且純粹。

縱觀當下的綜藝生態,治癒感頗豐的慢綜藝節目,始終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究其原因,恰當地擊中了大眾內心的某個痛點或社會情緒,或是有關“詩與遠方”,或是“家的味道”,又或是“靜謐獨處”等等。

相較於在市場上那些被大眾較為認可的成熟“慢綜藝”節目,如果想做一檔更有獨創性且有記憶點的“同主題”範疇的節目,好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大家天然地會對“後來者”有著更為嚴苛的評價起點和目標期許。

由安慕希獨家冠名、浙江衛視與浙江視通文化聯合出品的散文體美食旅行記錄綜藝《漫遊記》,從首播到收官,兩位常駐嘉賓,六個國家,十五座城市,十二期節目,帶領著大家在一段段難忘的慢時光旅行中,重新獲得對外界和內心更為開闊的認知度和包容感,形成自我心理關照,同時完成與自己內心的最終的和解。

這檔定位為散文體慢綜藝的獨特之處就在於,重新定義了旅行類節目的敘事節奏,不緊不慢的旅途“慢時光”狀態,天然地形成了一種別具一格的節目模式之所在,而這對於內容創新來說,顯然是一次頗具實驗性的創新示範。

散文体美食旅行记录综艺《漫游记》,不负慢时光之旅

時間是經、空間是緯,

慢時光之旅帶來的成長與治癒

在成人的世界裡,時間是經、空間是緯,細細密密地織出了一連串的悲歡離合和酸甜苦辣。而在每一個轉角、每一次旅途之中,其實都有一個秘密的記號,當我們驀然回首時,發現那些經歷過的一切都彷彿如昨,我們也微笑著領悟了人生的真正含義。

實際上,人生如旅途,不斷去發現和成長。這些年,大眾不僅越來越喜歡旅行這一生活休閒方式,同時也越來越期待和喜歡簡單卻溫暖的旅行類節目的迴歸,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這類節目自然流露出的一種迴歸初心的狀態打動了觀眾,細細咂摸出的溫情感貫穿始終,治癒疲憊的心靈。

正如《漫遊記》這檔治癒感明顯的慢綜藝,將人生與旅途進行了巧妙的融合,讓身處其中的嘉賓們通過這趟純粹之旅,收穫了更多感悟,甚至可以說是智慧。

慢熱型的哇哥(鍾漢良),在第一季節目收官之時,吐露真心,感慨節目給自己帶來很多積極的變化,言語間所自然呈現出的喜悅與幸福之感,不言而喻。

“一路走來,時間過得很快。對於我來說,旅途最大的收穫就是遇到了另一個自己。在薩格勒布,我遇到了對著鏡頭不知所措的自己;在撒丁島,我遇到了戰戰兢兢第一次砍價的自己;澳門塔上,那個勇敢享受高空的自己;在成都、重慶,不斷刷新火鍋辣度的自己。旅程讓我們有機會面對那些以往不會去面對的瞬間,而這些瞬間讓我們更瞭解自己。很享受與另一個自己的相遇,很開心能對自己說原來你還可以這樣子。”

散文体美食旅行记录综艺《漫游记》,不负慢时光之旅

可愛的大林(郭麒麟),在節目收官之時,以一種“開玩笑”的口吻談離別的話題,歡樂的氣氛之下,可以明顯感到他對節目和哇哥的不捨,這樣真實的兄弟情,也確實讓人不禁有點淚目了。

“以前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加入一場如此漫長的旅行,甚至在開始的第一天,我還在問自己真的要開始了嗎?沒錯,開始了,而且開始的讓人印象深刻。還記得克羅地亞前仆後繼的輪椅兄弟嗎?還記得撒丁島一臉茫然的放羊兄弟嗎?澳門短暫相聚的鋼琴兄弟和我的演奏會,我的偶像揹包走世界的秀萍姐,一回不生、二回更熟的小尤,還有被我們孤孤單單丟在纜車上的柳巖姐,居然走了六個國家,超過了十五座城市。一切都如此神奇,一切如此歡樂,讓我這個平時儘量不出門的人,甚至開始感傷了,這場旅行居然要結束了。”

散文体美食旅行记录综艺《漫游记》,不负慢时光之旅

人說時光如逝水,可是在每一次充滿愛的人生旅途中,竟然發現,一切美好都將不期而遇,不曾離開。一季節目,12場美好治癒的旅程,已過不惑之年的鐘漢良又遇見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在旅行中感受著自己的另一面也是一種驚喜。20出頭的郭麒麟,也開始肩負起旅程的責任感,在一次又一次的漫遊中學會了擔當、理解和照顧他人。

更為重要的是,這檔節目記錄和呈現出藝人嘉賓最為真實可愛的另一面,比如鍾漢良的認真細緻,郭麒麟的懂事貧嘴,李晨的高情商,尤長靖呆萌愛吃的性格,威神V組合黃旭熙、李永欽、劉揚揚偶像之外普通人的一面,以及秦嵐、柳巖、佟麗婭等女明星真實生活化的性格。

散文体美食旅行记录综艺《漫游记》,不负慢时光之旅

對於一直處於上帝視角的觀眾們,他們可以足不出戶地隨著嘉賓們的旅行腳步去走遍世界,一路上的美景、美食、有趣的人和事,都在潛移默化地給觀眾輸出正能量和好心情,而這對於當下處於困境或焦慮的年輕人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當你看過了外部更大的世界時,才會感恩生活帶給你的一切,才能真正學會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和而不同”,

主動創新去做不一樣的新型慢綜藝

坦白講,對於四個月前《漫遊記》的開播,筆者當時並不看好,畢竟首播節目顯得過於平和、歲月靜好,擔心那些習慣於快節奏強任務的觀眾是否會買賬。但隨著這對起先看著不太同頻的“兄弟倆”的旅行不斷深入,人物性格和真實故事也都愈發豐富起來,敘事完整流暢,給人流連忘返之感。

據瞭解,《漫遊記》節目組是在充分考慮市場趨勢的前提下,精心研發和後續製作,同時他們基於大量的數據分析與調研,主動去創新做“和而不同”的新型慢綜藝。

第一,雙男主嘉賓的人物關係,讓倆人形成優勢互補,自然推進敘事進程,最大程度上對節目內容進行了保真。實際上,這檔節目的底層邏輯足夠簡單,兩個人在面對未知旅行時,必然會發生很多或有趣或難忘的真實故事。從人物設置來看也合情合理,同時也具備了一個好故事的基本人物關係。

浙江視通文化總經理、《漫遊記》出品人楊麗之前曾表示,節目組徹底放棄戲劇矛盾的傳統看點,迴歸旅行類節目本應該呈現的面貌,在人和旅行之間找尋敘事的可能,塑造兩人並肩旅行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彼此依靠,用旅程實現磨合,集中放大鐘漢良和郭麒麟之間所有相互支撐的部分,不撕、不鬧、不吵架、不窮遊,節目把一個久違的“暖”字誠意地交給觀眾。

散文体美食旅行记录综艺《漫游记》,不负慢时光之旅

第二,帶有散文詩特質的紀錄真人秀,決定了這檔節目既有散文詩的溫暖浪漫,也有真人秀過程中無法預期的未知感,這便是好故事產生的天然土壤。

例如,江蘇常州天目湖錄製節目當天是鍾漢良生日,郭麒麟提前親自做生日蛋糕,與柳巖準備在溫泉泡腳時給鍾漢良生日驚喜,水下面是熱氣騰騰的溫泉,水上面則是朋友送來的生日驚喜,未知的喜悅感不僅感動著嘉賓們,也讓觀眾跟隨真實旅行故事的發展,逐漸與節目中的人物建立起命運共同體。

散文体美食旅行记录综艺《漫游记》,不负慢时光之旅

第三,具有精神指引性和實用操作性的雙重效應。好的內容必然是回顧到真實生活之中,關注現實,也啟發思考。從精神層面上來講,《漫遊記》使觀眾不斷地收穫著愉悅感,畢竟這檔節目定位就是致力於給生活在鋼筋水泥城市壓力下的人們一個“雲”放鬆的機會,即使身體不堪重負,但也要給靈魂一個短暫放鬆空間。

從實用性角度來看,它亦可以作為旅行手賬或攻略指南。實際上,節目記錄了明星嘉賓在漫遊途中,與旅行當地產生的獨有化學反應。比如,第五期節目,嘉賓們選擇在羅馬分開旅行,沒有來過羅馬的郭麒麟、侯明昊、何杜娟,選擇在羅馬當地逛景點看風景,來過多次的鐘漢良則選擇重走《羅馬假日》的馬格塔街,而這像極了旅行中的我們,陌生城市走馬觀花,熟悉城市則更願意瞭解當地人文風俗。

散文体美食旅行记录综艺《漫游记》,不负慢时光之旅

刪繁就簡,

探索商業合作定製化新模式

作為內容創作者,大家有著某種共識認知:綜藝創作的關鍵在於如何量體裁衣,即根據特定的價值訴求和受眾定位,選擇最恰當的表達和呈現方式,最適合的其實就是最佳的。《漫遊記》的創新目標清晰明確,手法上化繁為簡,通過旅行,發現世間美好都與你我環環相扣。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節目創新,往往是刪繁就簡、返璞歸真,因為大家知道節目做減法很難,但最終會收穫意外的驚喜。而《漫遊記》大膽採用“刪繁就簡”思維,在整季節目中,無衝突、無限定、無任務,真正意義上做到了真實而簡單,這對於看透了常規“套路”的觀眾來說,獨特且純粹。

畢竟當把一檔節目所有炫技層面的內容進行抽離,那麼真正能夠支撐一檔節目的內在動力是真實的力量和情感上的共鳴。所以,浙江衛視《漫遊記》這檔節目更為深刻的創新意義在於深耕垂類和情懷溫暖。而在綜藝節目普遍缺乏情懷的今天,那些能引發人生思考和多元討論的溫暖的節目確實顯得格外珍貴。

散文体美食旅行记录综艺《漫游记》,不负慢时光之旅

創新需要資源、平臺、合作,因此平臺、品牌方和節目方需要形成真正的互助關係。《漫遊記》則探索出一條商業合作的新模式,對於節目的冠名商來說,節目採取潤物細無聲的定製化方式,將品牌理念與內容天然地融合在一起,不僅讓觀眾記得難忘的旅行,也記得在旅行中一直陪伴在側的國民品牌。具體為看到美景的小確幸,都值得一次憑實力驕傲的慶祝,而為了看到更多美景,自駕遊也是一種最優選擇。

《漫遊記》迎來收官,讓習慣了這檔節目陪伴的觀眾多少都會為之不捨,但節目最後有一個細節,讓筆者印象深刻,彷彿高級的電影畫面,兄弟倆坐在芬蘭的汽車站,郭麒麟先坐車離開,鍾漢良則是走在街道上,落幅畫面是遠方,浪漫唯美、真情流露的同時,節目組也巧妙地為第二季節目埋下了伏筆,漫遊記不散,江湖再見。

散文体美食旅行记录综艺《漫游记》,不负慢时光之旅散文体美食旅行记录综艺《漫游记》,不负慢时光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