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沒錢了怎麼辦,疫後繼續堅持嗎?

當下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很多化妝品企業已經復工。美妝零售業逐步回暖的背後,必然引發新一輪的市場洗牌。


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導致美妝企業格局的變化,品牌企業與客戶、員工、供應鏈、實體、網紅的關係出現了局部倒掛現象。


據某供應鏈企業總經理透露,擁有穩定、安全生產能力的供應鏈企業,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格局中,獲得更多博弈的籌碼。加大產品專利、原料的研發投入,不僅是對社會與行業的責任,還能鞏固與合作伙伴的互利關係。


疫情之中都是挑戰,流量生意值得重做一次


近期以來,美妝行業人士關於“報復性消費”和“補償性消費”的討論不絕於耳,但事實上的資源限制和心理上的需求預期,都讓美妝企業領導者在危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


轉折時刻,該節流守住基本盤保證生存,還是追加投資開源逆襲,都是一個難以把握的決定。如果剝離太多潛力資源,可能無意間破壞了公司的長遠發展;如果負重前行,又讓公司時刻處於傾覆的財務危險之中。


公司沒錢了怎麼辦,疫後繼續堅持嗎?


這些顧慮,都是可以理解的。看似簡單的一個決定,背後都是非常複雜的利益博弈。


一方面,線下實體受到短暫衝擊,部分實體店不得不裁員降薪,斷臂求生。像社區店,街角店那樣的短場業態受挫較少。而商場、百貨、購物中心等遠場業態裡面的化妝品店,由於現金流斷裂,不少已陷入徹底關店的倒計時。


線上的小平臺也不好過,論調度能力、運營彈性和流量支持,小平臺遠比不上大平臺,也沒有快速“調頭”的能力,在很多小平臺都快扛不住時,大平臺反而求生欲更強,變革措施層出不窮。


例如,背靠巨頭的淘寶直播“播種者”趙圓圓,借勢拿到阿里的投資,創立MCN機構孵化網紅,去“收割”流量了。物美、華冠等實體超市也開始試水直播,分別在3月10日和3月12日兩天內,物美超市分別給寶潔和聯合利華進行了2場專場直播,直播期間北京用戶用小程序下單,次日即可收貨。


公司沒錢了怎麼辦,疫後繼續堅持嗎?


廣州“線上美妝節”則聯合廣百百貨、廣州友誼商店、新大新百貨、廣百新一城、廣百廣場五大品牌同步啟動“無接觸銷售”和線上線下聯動促銷,進一步激活市場消費。至於泰銀百貨也非常活躍,多次直播帶貨走出客流困境。


“船小好調頭”的商業格言,竟然在社交時代失靈了,小資本在現在比任何時代都更脆弱。


另一方面,爆發期的美妝企業卻在追加投資。它們有機會用更低的成本獲得價值更大的設備,用更有性價比的薪酬招聘到匹配的人才。又或者可以加大防疫、援助特殊群體等公益投入,提振企業的社會影響力。


實力雄厚的供應鏈企業,能在危機時刻獲得更多訂單。因為他們復工速度更快,願意支付全額工資,在危機時刻更能保證產能。這次疫情,不僅清理了不少渾水摸魚只想吃紅利的企業,還在客觀上倒逼美妝行業產業升級,從粗放式運營過渡到精細化運營。成功升級的企業留下,半死不活的企業早點另謀出路。


沒有邁不過去的坎,齊心協力方能創造奇蹟


實力小的企業或小資本,也不斷尋求生存的可能。首先就是穩住現金流,最粗暴的方式就是用休假或降薪取代裁員,並強調不會主動裁員,穩住軍心。一般措施可以總結為3條:


首先,讓員工自願聽從公司調配,願意分配到其他工作崗位,包括薪酬更低的崗位。例如防疫產品的打包員或嘗試做帶貨主播,按照銷售崗位的薪酬+帶貨提成。這樣做,讓企業不同崗位的員工,也能加深瞭解企業的業務和產品,對各崗位的重要性和痛點有更清醒的認知。


公司沒錢了怎麼辦,疫後繼續堅持嗎?


其次,主動把企業的工作重點,轉向平時無暇顧及的地方。例如梳理客戶信息,通過拉群或直播的方式直接跟用戶溝通,重新整理銷售資料和更新培訓資料,降低材料耗損,關心顧客投訴,對員工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等等,為疫情過後的精細化運營做好準備。


最後,重新審視企業文化,把企業文化拔高到企業戰略的地位,儘管在某些時候,短期現金流比員工成長更重要,但好員工才是企業得以交付好產品和好服務的根基,越是患難時刻越能體現真情,誰敢說真話,誰願意說真話,就是企業最寶貴的人才。


在不確定的未來,我們時刻面臨著被刷新認知和能力重組。不斷學習和不斷接受變化的學習型企業,將比計劃型企業,走得更遠。


同意的點個贊哦,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