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裡的育兒經,你知道嗎?

《伊索寓言》至今為人們所樂道,全世界的歷代讀者都因它而獲益,它不僅是得以流傳,還成為了人類智慧“眾口爍金”的成果。

一則寓言《小蟹與蟹媽媽》——蟹媽媽對小蟹說:“我的兒啊,你為什麼要歪來歪去地走路呢?你應該徑直向前走才對啊。”小蟹對媽媽說:“噢,媽媽,那你給我帶個路、示範個吧,我會盡力學著直走的。”結果蟹媽媽自己也不會徑直走,倒是被小蟹給指責了一通。

道理分享:“用嘴巴說,總是輕巧;而實際去做,卻不一定簡單。”


《伊索寓言》裡的育兒經,你知道嗎?

這則寓言裡,我們反觀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1、居高臨下

媽媽的“居高臨下”,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所以要從改變自己的態度入手,我們用什麼樣的姿態與孩子交流,在孩子內心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伊索寓言》裡的育兒經,你知道嗎?

2、全盤否定

在指出孩子的問題時,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錯就是批評得“太過”,比如:“你總也不會,真沒見過像你這樣兒的孩子!”,這些話直接引起孩子的反感,自然就會拒絕接受批評教育,甚至有的孩子還會產生“破罐破摔”的想法,對身心都不利。

3、不做楷模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並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由於自己沒有做好榜樣,當孩子效仿了父母的不恰當行為時,父母又要萬般指責。沒有身教,言傳無從談起。


如何教育孩子?

1、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正確認識自我,對孩子的行為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兒童最初是通過別人,特別是他心目中的權威人物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別人的評價具有很強烈的暗示作用。小蟹會特別在意蟹媽媽的評價,所以父母的言行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啟蒙作用。

認識自我包括認識自自己現在有多高、多重,認識自己的心理狀態,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認識自己的特點等等。只有能正確地認識自我,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伊索寓言》裡的育兒經,你知道嗎?

2、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

想讓孩子建立起自信,自我欣賞的關鍵是父母首先要欣賞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簡單的命令式“這不能動”、“那個你不行”之類的話,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無能。我們要讓孩子感覺到“我能幹”。你的積極評價,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已是有力量的。

3、言傳身教

“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可見重要。小孩子缺少判斷力時,家長的一言一行對他們都有影響。

4、不要總說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愛比較的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但盲目的比較一定會使孩子的自信心受挫,也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試想,如果孩子對你說:“為什麼同學的媽媽身材比你好”你的感受會如何?所以,我們不妨多換位思考,讓孩子只和昨天的自己去比較,這樣每一點兒的進步都會讓他有繼續向前的動力和自信。

大家都說,現在的孩子都聰明。時代在改變,社會在進步,科技也在發展,現在孩子接觸的事物遠超過父母那個年代。再加之父母們對孩子各種興趣愛好的培養,也讓他們的思維變得更開闊。那麼,面對這個時代,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讀書,學習,成長吧。

開卷有益——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