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日語老師專訪:慢慢讀懂學生的心

段老師是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留學橋的金牌講師,我們找機會做了一期專訪,和段老師聊聊日語學習和日本留學的方方面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問題1:如何能學好日語?優秀的同學是如何學習的?

主觀能動

“16屆有一位同學,理科生,現在已經在慶應義塾大學學習。他的特點是有很強的主動學習能力。在學習日語中級的過程中,他總是提前學習,並主動提出希望老師幫助他測試學習結果,學習完一個單元之後,由老師進行考試,根據考試結果給他一些學習的建議,就這樣推進。對於小組的作業積極參與和投入,蒐集資料,合作討論;對自己的專業或者興趣愛好進行閱讀和鑽研;還有學習卡片等這樣的小技巧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日語單詞的鞏固,都是很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對於愛學習的學生老師都是無法拒絕的,都會很樂於給與建議和指導,看著他們不斷變好。”

二十年日語老師專訪:慢慢讀懂學生的心

製作和使用單詞卡片都是美妙的過程

態度與自律

“另一位同學是19屆的,他的作業完成的特別紮實,不僅是按質按量的完成,作業書寫非常工整和認真,反映出一種追求卓越的態度,紮紮實實的進行學習。上課的時候,注意力非常集中,樂於參與到課堂的內容中去,課後依然可以保持專注和足夠的學習時間,不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擾和影響,即使成績很好也保持一種謙虛的態度。”

熱情和樂趣

“16屆一位同學,目前在明治大學學習。他很喜愛日本,有很強的留學意願,這種熱情轉化成動力。記得我們有個聽說讀寫譯的練習,他經過不斷的反覆練習,惟妙惟肖的模仿日本新聞播音員進行日語新聞播報,這種熱情、活躍帶動起整個教室的氛圍,歡聲笑語中收穫鞏固了知識。”

溝通和交流

“積極樂觀、開朗的性格也使得這樣的同學更願意與其他同學、老師交流,有助於語言的學習和進步。想要學好一門語言,不單單是自己一個人悶著頭學習,光讀著書上冰冷的字而不加以實踐,想要進步就尤其困難了,和老師、同學們的溝通過程本身既是口語的聯繫,更是學習方法的探討、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部分,因為同學們可能最終要面對日本大學教授的面試,溝通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交大的老師們從不吝嗇給與學生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建議,多與老師溝通,聽取老師的建議和指導,用老師們的實際經驗來少走彎路。”

二十年日語老師專訪:慢慢讀懂學生的心

交大留學橋部分同學升學結果


問題2:日本的魅力所在?

日本文化

“日本的文化傳承,值得我們學習。日常能接觸到的日語、和服、茶道、書法等等,還有太多從古老唐朝或者西方傳入的先進文化,日本都小心翼翼的保存。對匠人的尊重和保護,行業、手藝、技術技巧的保存甚至超過千年,令人驚歎。學術保護:數量眾多的日本大學擁有上百年曆史,在中國比較少,對文化與學術的重視可見一斑。”

二十年日語老師專訪:慢慢讀懂學生的心

現代街道與傳統服飾

誠信的社會

“誠信的社會造就了誠信的公民,誠信的公民打造出過硬的品質。學習做人亦是學習的開始,與日本人交往,柔和而有度,其誠信的品性令人敬佩。“日本品質”更是世界聞名,哪怕是簡單的一張和紙,工藝和質量也都精細極致,百年不朽。不只是學術,做人的品質才是求學的基石。”


學習和接納新事物

“西方的技術他們非常重視,虛心接受,又善於拿來融合為己所用;文化也是一樣,吸納先進的文化和觀念,加之日本獨特的創意。“技術立國”是日本的基本戰略,日本政府把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列為國家的3大支柱產業技術,科研經費是世界數一數二,可見對科技創新的重視。”


詩意和東方美感

“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結合:人與人之間是一種舒適的柔軟關係,是一種東方典雅的美感。城市、生活充滿浪漫,比如新年號“令和”也是取自詩集,富有詩意。美術、音樂、藝術設計等更是引領潮流,獨特出眾。”

二十年日語老師專訪:慢慢讀懂學生的心

安藤忠雄設計的「水之教堂」東西方審美融合


問題3:日本讀大學之後的注意事項?

——奮鬥之路

“相比國內的大學,日本的大學起步更早,也更多的融合和吸取西方高等教育的制度,學術和技術均是世界前沿。無論是大學基本的生活設施環境,還是圖書館建設,日本眾多大學都處於世界前列,其他種種優勢這裡也不在贅述。還有很多在學術之外的東西,比如嚴謹誠信的做事態度,很多大學會將出勤納入成績的考核範圍,很多細節都不僅是學生所應當具備的素質,更是一個合格社會成員所需要的,在日本的大學中,你都會提前學會。不僅如此,日本大學對於西方學術的重視,使得很多大學後期都有出國交換學習的機會,類似的機遇也是非常寶貴的資源。 在日本大學讀書是一條奮鬥之路。某種程度上來說,比同學們在國內讀書更具有挑戰:國內還有父母的支持,在日本萬事都要依靠自己,要學會學習,更要自己承擔生活點滴、文化衝擊、生活環境和習慣差異,很多同學去了不敢和日本學生一起交流,因為口語不夠熟練,這是非常可惜的。既然已經在日本,就應當努力的多多溝通交流,向他們學習,融入他們的圈子裡。”


段老師寫在最後:

“建立師生的信任很重要,就是說老師充分的相信學生。”

“他們來的時候的夢想是很好,但是後來因為可能碰到困難什麼的,要不斷的鼓勵。”

“和日本人一起工作將近20年,看到他們的優點,還有一些日本的好的地方告訴學生。”

“日本喜歡向全世界學習最好的文化和技術,我們中國留日學生呢?亦當如此吧。學天下之大長,為社會謀福利,鍥而不捨,注重傳承,勇於創新,不畏困難,把最好的品格學回來,如火把之明傳承下去。有些糟粕就不用學了。把最精華的品質學到,才會創造傳世的品牌。”

二十年日語老師專訪:慢慢讀懂學生的心

段華榮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留學橋 日語金牌講師

  • 1998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外語二系日本語言文學專業
  • 19年日語教學經驗,早在2002年取得國家教育部教師資格
  • 數十位同學順利進入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立命館大學、法政大學、上智大學、中央大學等出師名下
  • 15年與來自早稻田、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多位日籍教授、老師共同工作研習;曾負責三菱、本田等企業同聲傳譯工作;SONY、HP(惠普)、優衣庫等日語培訓高級講師

主要成就:

  • 2012年曾在北京大學日語文法教學研討會上(全國以及日本三十餘所著名大學日語專業的教授、教師研討會)發表專業論文。
  • 2002年曾為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和日本大學合作交流項目的日本博士導師進行翻譯工作。
  • 2008-2009年和華東師範大學日籍教師合編出版《地道商務日語》(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 2010年曾參與《21世紀全國高校教材大學日語專業聽力教材第三冊》的錄音製作工作。
  • 2013年曾為上海交通大學畜牧系與日本小動物協會合作的“全國小動物研討會”同聲傳譯工作。
  • 2013年曾獲得由上海日語教學研究會頒發的“滋慶杯”上海市高校大學生日語演講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