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快跌到1美元的趣店,羅敏的“新葯方”還能治本嗎?

股價快跌到1美元的趣店,羅敏的“新藥方”還能治本嗎?

  國內最不按套路出牌的非典型互聯網公司是誰?於見認為是趣店。

  它在創立短短6年的時間裡就已經實現了成功赴美IPO、在眾強林立的互聯網金融江湖中佔得一席之地等諸多里程碑。與此同時,趣店CEO羅敏的“大嘴”屬性和公司頻繁涉足大量跨界行業領域的佈局也讓它故事性十足。

  近期,大風大浪中發展起來的趣店又一次掀起了輿論的熱議,其中關注點有二。

  第一,趣店在近日發佈了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淨利潤大幅縮水、營收下滑、拖欠率上升、放貸量縮減、核心高管辭職等諸多負面信息讓它備受爭議。

  第二,趣店幾乎在財報發佈的同期又高調上線了旗下奢侈品電商“萬里目”項目,從高達百億補貼的“手筆”上看,趣店對“萬里目”不是一般的看好。

  從建立科技賦能金融的開放平臺,到跨界到跨境奢侈品電商領域進行佈局,趣店近年來的造夢故事從來不缺氣勢和大手筆。那麼這一次,趣店會繼續沿襲自己“中概股獐子島”的名號,還是會一掃上市以來的陰霾,重回過去發展的快車道?

  萬里目,用社交電商的玩法切入奢侈品電商

  不得不說的是,趣店在近期切入奢侈品電商領域是有著獨到眼光的。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知名奢侈品品牌香奈兒、愛馬仕、勞力士等因為全球性疫情的影響相繼宣佈停產,在奢侈品行業一片“哀嚎”的大背景下,趣店的強勢佈局很有可能會給它帶來驚喜。

  基於此,趣店推出了一個名為“萬里目”的跨境奢侈品電商項目,並且一經上線就打出了“百億補貼”口號,聲量上大有和天貓、京東、拼多多這“三強”掰一掰手腕的架勢。

  據悉,“萬里目”平臺中目前已經上線了包含Gucci、LV、Burberry、BV、巴黎世家、加拿大鵝、Lamer、SK2等等“高奢”品牌,平臺貴氣十足,與其他綜合電商平臺的觀感完全不一樣。

  有趣的是,這樣的一家奢侈品電商採用的卻是“接地氣”的社交電商玩法,老用戶拉新可獲得抵扣商品金額的“萬里幣”、類似三級會員體系的分銷獎勵機制、總計高達百億的補貼政策......萬里目想要通過這種形式來形成自己從零到一的冷啟動:在目前的政策下,用戶首單購買相關商品的價格可以被拉到很低,這無疑具備很大的誘惑力。

  從更深層次的商業模式上來看,不得不強調的是,“萬里目”繼續沿襲了趣店一貫的“大膽”。因為趣店並不是切入單純的海淘或社交電商領域,畢竟這些賽道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擁擠不堪,它頗具創新性地將海淘+奢侈品+社交電商的玩法進行融合,希望以高單價的高奢商品為切入點,擠進國內電商陣營。

  所以從目前看,“萬里目”項目到底能否成功就要看趣店方面的運作與經營能力了,它能否將奢侈品電商與社交電商進行打通、創造出屬於自身的核心電商優勢壁壘?這個問題還有待觀望。

  去金融化,趣店留下的更多是“八卦”

  從趣店的“萬里目”項目談起,我們就不得不提及近年來趣店的“去金融化”戰略。

  從“趣分期”發展起來的它固然通過互聯網金融領域收穫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但眾所周知的是,校園貸、現金貸等投訴與醜聞始終伴隨,這可能是趣店一直想把自己的金融業務往開放生態方向、甚至乾脆佈局大量“去金融化”項目的初衷。

  可惜的是,這些嘗試更多留下的是“八卦”,而非實打實的硬成績。

  從項目情況上來看,趣店真的是踐行了除了主營業務還能看、其它都一地雞毛的跨界創業屬性。

  汽車新零售領域的“大白汽車”、在線教育領域的“趣學習”、家政領域的“唯譜家”、社交領域的“相同”、公寓行業的“春眠”......再包含此次奢侈品電商領域的“萬里目”,這些都是“去金融化”的嘗試。

  可惜除了剛剛推出的“萬里目”,其他過去的嘗試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而且在失敗之餘,還留下了大量趣店CEO羅敏“說大話”、裁員、“打臉”、信譽堪憂、反覆無常的坊間“八卦”。

  這也可能是趣店2019第四季度淨利縮水近八成、D1逾期率飆升至20%的深層次原因。

  最新的報告數據顯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趣店集團實現的總營收為19.32億元人民幣,環比大幅下降超過25%;Non-GAAP調整後淨利潤為1.57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超過85%,同比下降近80%。

  而在項目情況之外,趣店CEO羅敏個人留下的“八卦”就更多了,這一直讓趣店在行業中存在著信譽堪憂的質疑。

  除了眾所周知的以“千億美元小目標”為代表的喜歡“吹牛”、“說大話”卻頻繁被“打臉”的個人形象之外,羅敏還被不不少人在生活作風、管理風格上進行嘲諷。

  坊間熱議的是,“羅敏的足球副總裁和足球小將們”怎麼樣了?”大概熟悉羅敏和趣店的人都知道羅敏愛好足球,恆大的許老闆在足球方面是前輩,羅敏也不甘落後,聽說一週踢一次球,當然,除了羅敏之外,其他人負責讓羅敏進球就行了。恆大曾經有個順口溜:“只要足球踢得好,年後升官跑不了”,於見覺得這句話應該也適用於趣店。

  據說,平常羅敏都配著6個保鏢(其中還有一個是柔道冠軍,有一個是海軍陸戰隊退役的負責停車),就像當年馮侖打的比方:有些所謂的鉅富,每天心裡都不踏實,身邊的保鏢加到8個還不夠。此外,還有專門為他做飯的廚師,以及5W一瓶的紅酒。感覺暴發戶的春風迎面而來,要知道馬蓉最喜歡的一款限量版包包才3W元,這樣的紅酒,於見別說喝,這輩子能不能見到還是個問題。

  關於羅敏個人作風層面就更“毒舌”了,比如在趣店股價持續暴跌之後,像“羅敏上市前離婚的糟糠之妻,和二婚的90後美眉,今天作何感想”這樣的評論在富途上也能看到,似乎羅敏的個人形象已經成為網友的群嘲對象。

  客觀來看,網上對於趣店和CEO羅敏的眾多“八卦”並非全都是真的,這些討論也與趣店的實際經營情況沒有什麼直接關聯。但考慮到趣店目前的股價已經跌到了1.35美元/股、總市值只剩3.52億美元,趣店倚賴的去金融化之路可能註定艱難。

  當“典型的不專注正業的濫投公司”成為趣店以及羅敏個人的“標籤”,趣店最新的“萬里目”奢侈品電商項目註定惹人非議:這一次,別再是羅敏像提拔足球小兄弟似的“拍腦袋”產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