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李盈瑩逆襲劉曉彤坐穩第三主攻,是女排一大幸事的體現!

清代詩人趙翼《論詩五首·其二》有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排球運動是一項比拼雙方教練鬥智鬥勇的集體運動,陣容輪換在比賽中十分常見,主要出現在首發陣容的進攻打不開局面或有隊員意外受傷的時候,一個好的教練每一次換人可稱之為有的放矢。

有球迷在問,進入東京奧運會週期以來,中國女排每逢國際大賽尤其關鍵比賽,出現朱婷/張常寧組合打不開局面時,很多時候換上天津女排的小將李盈瑩,為什麼不是北京女排的功勳“奇兵”劉曉彤。球迷這樣發問,源於他們認為李盈瑩的進攻實力不見得高出多少。筆者認為:愛笑的能量小瑩瑩能逆襲大劉坐穩中國女排第三主攻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劉的進攻實力逐漸下滑,二是李盈瑩的“左手”進攻特點更加突出!


分析:李盈瑩逆襲劉曉彤坐穩第三主攻,是女排一大幸事的體現!

愛笑的能量小瑩瑩

30歲劉曉彤:有過巔峰,巔峰已不再

2016年裡約奧運會1/4決賽對陣巴西,大力跳發有特點、進攻和一傳都出色的劉曉彤被郎平委以重任,換下表現一般的惠若琪之後進攻節奏變化從而收到奇效,頂起一傳的同時又解放朱婷的強攻,幫助球隊戰勝如日中天的巴西女排,也為中國女排最終重回奧運冠軍奠定了基礎,自那以後她也收穫了中國女排的“福將”、“奇兵”的愛稱。

時至今日,30歲的劉曉彤無法再保持四年前的進攻巔峰狀態,競技狀態下滑使得她的強攻實力也在下滑,只是一傳保障實力尚在,與年輕的李盈瑩相比,替補上場的作用越來越有限。因此,近年來多次大賽的不利局面下,進攻受阻意味著需要加強進攻,只有保障能力而強攻實力不再的劉曉彤,替補上場的機會越來越少!


分析:李盈瑩逆襲劉曉彤坐穩第三主攻,是女排一大幸事的體現!

里約奧運會的劉曉彤

“奇兵”後繼有人:李盈瑩左手進攻“奇”出新高度

2015年15歲新星李盈瑩“橫空出世”,世少賽最佳主攻打動了女排主教練郎平。後經郎平悉心培養,排超2017賽季一人砍下804分打破賽事記錄,2019賽季接滿六輪一傳(395次佔天津隊總數51%/到位率高達54%),逐漸邁向全面性主攻。世聯賽香港站對陣意大利一役,面對意大利隊長齊裡切拉的有效攔防,朱婷張常寧組合的進攻嚴重受阻。第二局“奇兵”李盈瑩替下“寶寶”直至決勝局,表現出色幫助女排最終3-2逆轉強敵。


分析:李盈瑩逆襲劉曉彤坐穩第三主攻,是女排一大幸事的體現!

世聯賽香港站進攻的李盈瑩

李盈瑩除了發球、一傳等環節和劉曉彤不相上下之外,還擁有一個優勢:左手進攻特點鮮明,令所有攔防對手很難適應。面對攔防,主攻手一般正對球網,而左手進攻特點鮮明。以4號位為例,直線扣球時區別不大,但斜線時拇指和食指(左手主攻)比無名指和小指(右手主攻)更易控制方向,更大幾率避開攔網手,而斜線進攻在比賽中佔到總進攻次數的五成以上。

而且,李盈瑩鞭打球的特點接近第一接應博斯科維奇,擊球力量大加之慣性足,使得球速更快,使得攔防隊員通常來不及準備,因而成功率也更高。因而,郎平安排特色“左手”且六輪一傳逐漸穩定的李盈瑩上場,往往更能收到“奇效”,左手進攻可謂“奇”出了新高度,同時說明郎平的換人比其他世界教練棋高一著!


分析:李盈瑩逆襲劉曉彤坐穩第三主攻,是女排一大幸事的體現!

左手將李盈瑩

劉曉彤-李盈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基於兩人年齡和實力的兩個原因,李盈瑩處在快速上升期,而劉曉彤卻在下滑期,因此,中國女排在近幾年的國際大賽上,李盈瑩得以逆襲坐穩第三主攻。郎平的“大國家戰略”發掘了主攻朱婷、李盈瑩、副攻袁心玥、接應龔翔宇和自由人王夢潔,以及出現在新一期國家隊集訓的二傳梅笑寒,這些新星的崛起、女排板凳深度之厚更是為意大利等強敵羨慕嫉妒恨。

誠然,“福將”劉曉彤功勳卓著,不過後繼有人,李盈瑩這樣的新星出現必然是中國女排的一大幸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中國女排的新生力量不斷湧現,不過,從事競技體育的中國女排運動員,“各領風騷”不過十數年(3-4個奧運週期)!


分析:李盈瑩逆襲劉曉彤坐穩第三主攻,是女排一大幸事的體現!

受新老女排隊員愛戴的郎“媽媽”

東京奧運會來臨之際,祝福劉曉彤,加油李盈瑩!

對於中國女排的新生力量不斷湧現,李盈瑩能夠逆襲劉曉彤,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