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硅谷的武漢華人:牽掛 宅家 無槍

一名硅谷的武漢華人:牽掛 宅家 無槍

美國加州3月4日宣佈全州進入緊急狀態。圖為洛杉磯一家藥店,擺放口罩的貨架已經空了。圖據新華社

吳先生(化名)是生活在加州硅谷的一名華人軟件工程師。2012年博士畢業後,他就在硅谷工作安家。

因為父母還在武漢,他1月底就關注起了新冠疫情。現在,美國新增病例暴增,吳先生在家遠程工作,孩子們學校也停了課,開始了疫情下的居家生活。

當地時間19日,美國加州長加文·紐瑟姆宣佈“居家令”,要求全州近4000萬民眾儘量居家,以應對疫情。根據這一命令,食品店、藥店、加油站、洗衣店和銀行等生活必要設施仍將繼續開放以滿足民眾生活需求,餐館的外賣送餐服務仍可繼續提供,但民眾須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疫情之下的硅谷工作、生活如何?他有沒有像有的華人一樣“囤槍自衛”?疫情對硅谷乃至美國社會的影響又如何呢?吳先生跟紅星新聞記者聊了聊。

疫情下的硅谷:戴口罩的人少

吳先生已經一個多星期沒出門了。3月19日這天,家裡後院的水管破了,他必須得去買材料回來修,這才不得不出了趟門。去了建材超市之後,他發現停車場的車跟平時數量差不多,店裡的人跟平時週末也沒什麼兩樣,收銀的時候還得要排隊。

一名硅谷的武汉华人:牵挂 宅家 无枪

加州“封城”前,居民排隊購物。圖據舊金山紀事報

而這些人裡,亞裔面孔的人戴口罩的比較多,歐美裔基本都沒戴。“我相信戴口罩肯定有用,不是像政府說的那種,沒有任何用處。”吳先生表示:“戴肯定比不戴強。也許不能100%阻擋,但就算能阻擋住百分之一二十也是有效果。”至於“口罩無用論”,他認為一方面是口罩資源有限,另一個方面則是有些人戴了之後有一種虛假安全感,反而大意。

他家附近人口稀少,戶外偶爾才能碰到個人,疫情之後跟平時也就沒什麼區別。不過,疫情開始後,他一次在路上碰到一個人,本打算讓一下對方,對方這時已經先讓開了。他表示,這種事情在以前是不會發生的。

疫情到來 公司意見幾天一變

新冠疫情開始後,吳先生從以前每週給身在武漢的父母視頻一次,變成平均兩天一次。父母身體一直都好,只是“封城”之後開始比較無聊,後來也慢慢適應了。

據吳先生介紹,武漢“封城”之後,他身邊的同事也注意到了疫情,開始同他不時討論討論。直到2月初,美國開始實行旅行限制,回中國過年的同事們突然無法回美工作了。這時,疫情才開始真正對公司,對當地顯現影響。

“好在IT工作很多都可以遠程進行,公司對特殊情況也理解。儘管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效率,但這些同事還是得以在國內繼續做一些工作,不至於影響職業。”他說。

在加州政府鼓勵甚至要求遠程上班之前,硅谷大部分高科技公司都提前實行了,如臉書、谷歌之類的純軟件公司最早開始要求員工在家辦公。而吳先生所在的公司部分涉及硬件,有些工作在家沒法做。因此,隨著疫情在美國的擴散,公司的意見幾天一變,從“需要部門經理同意”,到“支持在家辦公”,“希望在家辦公”,最後變成了“請你在家辦公”。

生活變化不大 購物習慣改變

疫情開始後,曾有人問他要不要返回中國,大概是因為美國的疫情未來風險比較大,不確定因素大。但吳先生認為機場、飛機上和路上都存在被感染風險,而海關入境的時間應該也會比平時長很多,待在家裡倒基本上沒有什麼風險。

一名硅谷的武汉华人:牵挂 宅家 无枪

3月15日,在加州舊金山灣區,一家連鎖超市貼出縮短營業時間加緊備貨的通知。圖據新華社

對吳先生來說,其實生活跟以前沒什麼兩樣。該上班上班,該過日子過日子。只是學校停課,孩子們現在不上幼兒園了,得整天時間找事情給他們做。家裡的購物計劃也有所調整。他們平時都是一家四口集體出發,現在能少出門就少出門,計劃平均每週購物一次,而且只派一個人去。

因為一直在關注疫情,他早一兩週就購了物,做了準備。噹噹地政府要求民眾不要出門的時候,一些人才開始恐慌性購物,而他這時已經不需要出門了。

不過,他一開始也沒太把疫情當回事,只是買了些食品和日用品,僅僅是為了一旦有情況可以少出門。“要有所準備,但是不能夠恐慌。”吳先生甚至一直沒買洗手液和口罩,後來拿到了一些口罩,但一個也沒用上。

至於一旦感染新冠是否存在高額的醫療費用,吳先生表示:“跟平時你得了感冒去治療要花錢一樣,就取決於你的保險。”美國CDC的新冠檢測是不花錢的,而治療費用則要看個人保險。

關注到有華人囤槍自衛 吳先生暫無打算

疫情以來,一些華人在海外遇到敵意甚至暴力的情況見諸報端。例如,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政府高層近日多次宣揚“中國病毒”的錯誤概念,導致白人民粹與排華風向迅猛抬頭,針對亞裔人士的暴力事件增長態勢令人擔憂,嚴重干擾很多人的正常生活。

吳先生表示,這類事件因為敏感而容易受人關注,但他本人目前還沒有碰到過類似情況。

一名硅谷的武汉华人:牵挂 宅家 无枪

據洛杉磯地方新聞網laist報道,美國多個城市近期出現民眾扎堆購買槍支彈藥的現象,其中華裔居民是主力軍之一。圖據laist網站

同時,為保護自身及家人安全,全美多座城市掀起“購槍熱潮”。《環球時報》報道稱,南加州中部一家槍支店華裔老闆大衛·劉表示,該店近幾周顧客數量猛增10倍,主要消費人群就出自當地華裔社區。報道還稱,一位不願透露真名的華人移民“邁克爾”表示,自己本不想買槍,可出於安全考慮只能這麼做。

吳先生說,加州對槍支管理嚴格,必須先通過相關考試,而考完後也不能現場就買走槍,預定的槍需要在店裡存放10天才能取到。對於平時沒有持槍的人來說,在這種時期去買槍挺麻煩的。即便拿到了槍,練習的靶場可能也關門了。

就他個人而言,吳先生說自己並不擔心人身安全。疫情開始之後,不管生活還是工作方面,他本人及認識的人目前沒有遇到上述情況,也暫未對治安方面產生顧慮。

加州州長:“很可能一直停課到秋天”

截至美東時間3月20日晚6點,全美確診病例已逼近兩萬,疫情最嚴重的是紐約州,其次為華盛頓州和加州。疫情對美國經濟和社會生活會有何種程度的影響,現在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而疫情持續時間的長短無疑是最重要的。

一名硅谷的武汉华人:牵挂 宅家 无枪

當地時間19日,加州州長宣佈“封城”。推特截圖

“我瞭解的情況有限,但我想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或職業會不受影響,所有人都會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各種間接影響。”吳先生指出,美國航空、酒店行業已經受到很大影響,接下來餐館、理髮店等服務行業的一部分人會失業,而這會很快產生鏈式反應。消費者錢少了,自然會收縮消費,而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所有公司也都會受到影響。

當地政府說的是從3月16日起的三個星期不出門,學校也在大概同一時間停了課。不過,吳先生認為要做持久戰的準備:“加州州長也說了,很有可能會一直停課到秋天。”

除了紐約這樣個別的城市人口稠密,美國絕大多數地區的人口都相對稀疏。因此,在公眾有了保持社交距離的意識之後,感染幾率會比人口稠密的國家和地區小。但防控效果更取決於各國應對疫情的效率。

因此,“就我個人來看,美國疫情肯定會比中國的持續時間要長。”吳先生表示:“中國從1月開始算的話不到三個月左右。但是美國可能至少需要半年以上,而且必須要等到有藥或者疫苗出來,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變。”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林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