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生“回國潮”到來,單程經濟艙機票超過4萬元


英國留學生“回國潮”到來,單程經濟艙機票超過4萬元

3月18日,乘客在倫敦希思羅機場排隊辦理登機手續 供圖/王峰

英國留學生的回國路:86個小時的旅途顛簸,轉機5次

從倫敦飛曼谷中轉的航班3月18日中午11點55分才起飛,但是葉虹早上6點就起床了。買了早餐,拖上早就收拾好的行李,她就匆匆往機場趕。聽說現在過安檢和海關的時間比平時長很多,她計劃提前5小時到機場。

清晨的倫敦希思羅機場已經是熙熙攘攘,組成回國大軍的華人佔到了旅客的7、8成。與一些連口罩都還沒戴的當地人比起來,華人的裝備可以說非常專業,口罩僅僅是最基本的配備,不少人戴了眼鏡、護目鏡、帽子,還有人穿著雨衣甚至防護服

葉虹在排隊登機時給筆者發來了一段4秒的視頻,可以看到不少華人穿著雨衣,還有個別華人穿著專業的白色防護服。葉虹也打算一路上儘量少喝水少上廁所,減少感染幾率,她在經過12小時左右的飛行後在曼谷轉機,隨後飛回廣州隔離。

只轉機一次,這在目前從歐洲回國的華人中,已經算是幸運兒。

  • 亞洲和歐洲反差明顯

一週前飛回國內的張豔瓊,則經歷了86個小時的旅途顛簸,經過境外、境內5次轉機後,終於回到雲南保山,開始集中隔離。

受到疫情影響,各地不斷出臺新的政策,各國航線幾乎時刻都在發生變化。從一個人拖著一大堆行李到達倫敦希思羅機場的那一刻,張豔瓊的這趟漫長並波折的旅程就開始了。

張豔瓊原訂的機票是經斯里蘭卡科倫坡中轉從上海入境,值機時,航空公司突然告知,後半程科倫坡至上海的航班取消了。張豔瓊頓時有“抓狂”的感覺,航空公司也在不停尋找替代航線。

航空公司推薦了一條科倫坡飛到曼谷再飛到上海的航線,但是比原來的航線多出9小時。張豔瓊想“9小時就9小時吧”,但是正在操作改簽的同時,這個曼谷到上海的航班也停飛了。值機人員很快又找到了一條科倫坡飛到新加坡再飛上海的航線,雖然需要在新加披通宵等待,但是張豔瓊說“只要能回國就行”

。但在改簽時,這條航線又停飛了。

時間已經過去了1個半小時,如果再無法確定替代航線,張豔瓊將無法趕上倫敦至科倫坡航班的登機時間。就在張豔瓊接近“絕望”時,航空公司終於找到了科倫坡飛吉隆坡再飛上海的航線,雖然要在科倫坡等待20多個小時,但好在航班沒取消。在改簽手續辦完後,距離飛機起飛只剩30多分鐘了。

張豔瓊對筆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形容那就是“生死時速”。一路跑著插隊安檢後,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安檢口抓起她一路狂奔,快到登機口時遠遠就看到一群人翹首以盼,機艙門口還有人拿著秒錶計算時間,張豔瓊前腳踏進機艙,後腳就按下秒錶,關艙門。

倫敦到科倫坡的飛機上,西方乘客幾乎沒有戴口罩,機組人員中只有一個空姐戴了口罩。在科倫坡下飛機後,張豔瓊覺得“和歐洲的對比就比較大了”,在機場看到約八成的人都採取了防護措施,除了戴口罩,有的還戴了眼鏡、護目鏡。登機前,乘客也被要求記錄體溫,在飛機上,“有一半的人都戴著口罩”。

在吉隆坡飛上海的飛機上,華人佔八九成,都佩戴口罩。5個多小時的飛行時間裡,張豔瓊“沒吃沒喝也沒摘口罩” 。她鄰座的一個華人,用最快的速度把飛機餐吃了,“我感覺他可能只花了不到一分鐘。然後飛快地又把口罩戴上了。”

飛機降落在上海後,全副武裝的檢疫人員登機進行檢查,張豔瓊等14名旅客被點名單獨核查。張豔瓊說,檢疫團隊沒有說明原因,估計是因為自己從英國回來且轉機次數比較多。另兩名被點名的旅客則告訴張豔瓊,兩三個月前他們曾在日、韓轉機。據此,張豔瓊猜測,這可能是單獨核查的原因。

在一對一單獨核查並填報健康申報表後,張豔瓊被放行入境,轉機飛赴雲南昆明,隨後又轉機飛往保山。在進入國內這兩趟飛行途中,國外入境人員都被隔離在機艙尾部,且分散安排座位。

3月11日上午9時40分左右,張豔瓊所乘坐的航班終於落地保山,她也結束了這趟長達86個小時的旅程。

  • 回,還是不回?

張豔瓊和葉虹都是英國杜倫大學的碩士畢業生,相比於張豔瓊離開時,葉虹在出發前明顯感受到,英國對疫情也開始重視了起來

當地時間3月18日晚,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一場關於新冠疫情的發佈會上宣佈,從3月20日開始,除了像防疫一線人員醫護人員等少數關鍵崗位員工的子女和一些弱勢群體兒童等可以繼續上學外,英格蘭的所有學校和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全部停課,5月和6月的升學考試也被取消。

王峰是葉虹的男友,在送完葉虹去機場後回學校的火車上,他看到旁邊的英國女孩一坐下來就開始用消毒溼巾擦桌子,然後用免洗酒精洗手液洗了手。途中,他也看到不少英國人戴上了口罩的老外,甚至會用圍巾遮住臉,特別是老年人。

與葉虹不同,王峰選擇了留在英國。他向筆者介紹,葉虹已經碩士畢業,但自己的博士學業還沒完成,一旦回國勢必會對學業產生影響,自己還是想快一點畢業,另一方面,怕自己在途中萬一感染,會傳染給家人,不想冒這個風險。另外,就算沒有感染,一旦成為密切接觸者要隔離,也會連累家人一起隔離,自己的母親現在每天需要治療牙病,不能耽誤。

正在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念碩士的吳佳也沒回國,她所在的班級一共14箇中國留學生,都決定繼續留在英國。對於留下的原因,她說:“諾丁漢大概有30萬人,現在是十幾個病例,我覺得疫情沒有嚴重到那種地步。而且我還想繼續我的課程,雖然4月有一個月假期,但回來還是要交作業的。”

據王峰介紹,3月10日發生的一件事對當地留學生影響很大,很多人在看到這個消息後都有了回國的想法。

當地學聯的公眾號上發佈的一篇文章稱,曼城有中國留學生髮高燒。3月8日,該留學生按照英國衛生部門的建議,自行在家撥打111求助。急救車上門詢證後,建議其按普通感冒正常就醫。9日,這名留學生髮燒加重,在總領館協助下,急救車才再次上門並送院治療。

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新聞發佈會上正式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列為全球性大流行病。3月12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宣佈,英國進入抗疫“延遲”階段。一天後,與鮑里斯同場出席一場記者會的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朗斯所提到的“群體免疫”觀點,引發了諸多爭議。

在吳佳看來,3月11日和12日似乎是一個時間點,之前在諾丁漢的中國留學生群裡只是零星有人提到回國,但那之後“拼車去希思羅機場”“糾結好久剛買了票”這樣的信息突然開始刷屏

與此同時,各類和回國有關的群遍地開花:“歐洲轉機回國過境政策交流群”、“莫斯科轉機交流群”、“法國出發交流群”……在這些群中,華人互相交流機票信息、轉機各國的政策、甚至哪裡能買到防護服、面罩等等。

葉虹就是在3月11日決定買票,上網一查,結果讓她非常吃驚。之前時間短、轉機少、價格約在3500-4000元人民幣的機票全部都沒了,只剩下少量需要轉機、時間還不好的機票,大部分經濟艙機票價格都飆升到8000至15000元。現在,有些經濟艙的機票已經超過4萬元

在葉虹訂票後的第二天,她所訂的航班就全部售罄。而在二月份的時候,這些航線的機票都還非常充裕。

王峰說,現在再想買回國的機票,幾乎都得等4月份的了。

買到機票後,葉虹加入了一些打算回國的留學生微信群,其中一個群從最開始幾十個成員到現在幾乎滿員,所發信息都是關於轉機的問題。還有一些留學生在群裡反映說自己的機票取消,焦慮的情緒非常明顯。有留學生甚至“研發”了一些非常規路線,例如從文萊、孟買、非洲國家轉幾趟的

由於擔心航班會被取消,葉虹每天都通過各種渠道盡可能獲取靠譜信息,例如泰航官網官微、查閱國內政策等等。但她也經常為一些假新聞或流言所困擾,總是“一驚一乍的”。

吳佳也明顯感覺到,微博、微信這些中文社交媒體,對於留學生的焦慮和恐慌情緒起到了很明顯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朋友圈和群裡的一些文章甚至是謠言,特別會“踩著你那個害怕的點”。

前些天,一則消息刷了屏,稱英國某高校中國留學生疑似感染新冠肺炎,撥打NHS111熱線(英國急救電話)未得到回應,或要求就醫被拒,導致在家中自我隔離期間死亡。

3月18日上午,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闢謠,稱通過調查核實,確認有關消息皆為謠言。

很多信源不明的消息不但影響著在英國的學生,同樣也影響著他們在中國的家人。王峰最近就接到了很多來自國內的詢問信息,甚至有些五六年沒聯繫過的遠房親戚都加了微信,問英國的情況是不是很糟。王峰說,國內親友的擔憂擴大了他們的恐慌情緒,自己還好一些,畢竟已經是讀博士的年齡,還有很多留學生還不到20歲,受影響更大。

吳佳現在會有意識地少看中文社交平臺,而是多看BBC等英國本地的媒體以及諾丁漢當地報紙。“英國媒體也會介紹疫情情況,但是主要是在解釋,感覺沒有那麼情緒化。”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葉虹、王峰、吳佳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