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進賢路,是一條只有短短几百米的小路,但卻讓人十分留戀。

在這裡,就像是濃縮的老上海,不僅有市井的弄堂、有些舊的街面老房子,還有中年的本地阿姨們,以自有“使用權”的街邊老房子,破牆開店,燒起本幫家常菜。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門面都很樸素,店堂就是弄堂老房子的一樓前後進大小,10-20平方米,菜燒的是“會燒菜的媽媽”的家常味。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錦園上海菜


本幫美味貌似都格外寵幸進賢路,在這條曬衣服用竹篙撐的市井小街,不僅接地氣,美食也全都是地道的本幫風味。錦園上海菜就是其中一家。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開業僅一年,口碑就足以跟同街的老本幫菜媲美,一到飯點就排隊,團長吃了一次閉門羹,理由居然是菜賣完了!內心:老闆我錯了,下次早點來!於是傍晚便去等候。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泉水黃花魚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在上海,人人都愛小黃魚。雪菜黃魚湯、清蒸野生小黃魚、油炸小黃魚都是上海寧熟悉的味道,團長幾乎想都不用想就點了一份黃花魚。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聽著滋滋滋的聲音,砂鍋煲裡很大一條黃花魚成功吸引了小夥伴們的注意,這個分量夠4位吃了~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黃花魚的魚肉很嫩,筷子一夾即碎,燒製手法很講究,吃不到腥味,但是要趁熱吃,真正的吃貨,在魚肉冒著淡淡熱氣之前就應該吃進胃裡。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蔥油雞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這份蔥油雞是一個分水嶺,對於喜歡吃的食客來說,就不能碰面!一見面就恨不得佔為己有,對於不喜歡吃的人來說,味道會覺得很奇怪。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蔥沫均勻的覆蓋在雞肉表面,剛上桌便蔥香四溢。盤底黃黃的雞油湯汁,還未吃,就能感覺到餐廳食材的選擇還是很有考究的。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不喜歡吃蔥的小夥伴可以把蔥挑走,雞肉鮮嫩多汁,香味在嘴裡亂竄,味道不錯!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關愛單身狗


30年前,一對夫婦在七浦路上安家立業,開了一家心楽餳麵館,從此經常會看到長長的排隊、面已售空!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網紅麵館。30年後,這家麵館又風靡了進賢路,木質門頭的裝潢秒變成了進賢路上的一抹小清新。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簡單的內裡,清新的遮簾布,就連各種裝調料的瓶瓶罐罐都十分到位的融合其中。無論是午後還是夜晚點上一碗麵就好似鬆懈了肩上那份浮躁。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每一份現點現炒的澆頭,只需猛火翻炒3-5分鐘就可出爐啦~ 每天老阿姨們都要花上幾個小時手工處理大腸、腰花,清爽無異味。讓你吃的無油膩又放心。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這碗大腸面應該是心樂麵館第一碗出品的面,也是30年來最受歡迎的面。對於不愛吃大腸面的盆友來到他們家你一定會愛上。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大腸面剛一上桌,就被老上海的濃油赤醬味吸引了。每一塊大腸都浸在濃湯裡,經過攪拌讓湯汁融入在一起;肥腸不僅量大,還非常Q彈充滿著濃濃的醬香味呢。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如果你是重口味星人,再加點辣椒和醋,簡直讓團長哈喇子都流出來了!!忍不住吸溜吸溜的下肚,誰也別攔我,臉大又怎樣我就是要吃光這碗傳說中的大!腸!面!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海金滋


有腔調的魔都人,開餐廳都有自己的規矩,比如老派本幫小館海金滋。不允許佔座;只要人到齊了就可以先點菜就餐;晚上八點半關門,想吃就早點來!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深色的瓷磚標註著醒目的店名,店內用餐空間雖小,但是非常乾淨明亮。一樓、二樓都可用餐,只不過能容納的食客數量有限,是典型的螺絲殼裡做道場。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老闆娘非常幹練,簡單幾句都把食客的人數,就餐需求安排的明明白白。店內還有一個規矩,愛得愛死,恨的恨死,就是人到齊了就能坐下點餐,等人的食客麻煩讓個座,就是這麼傲嬌。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醬鴨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海金滋的招牌菜都出現在菜單的第一頁,醬鴨便是他們家飽受讚譽的一道冷菜,幾乎進店小聚的食客都會點上一份。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鴨肉選的是鴨腿上的精肉,每一塊分量都特別足,都是整整一塊,看不到任何的濫竽充數。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醬鴨燒製的十分入味,團長甚至覺得,連骨頭都是有味道的!緊實的鴨肉在濃稠醬汁的包裹下,香甜有嚼勁,明明是一道冷菜,卻也下飯!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蔥烤大排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開店之初,老闆娘做的幾道家常菜,源源不斷地受到食客們的追捧,後來點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招牌菜,蔥烤大排就是店內的招牌菜之一。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蔥烤大排需要在下鍋前將肉筋敲斷醬制,老闆娘對不同的菜,有一套獨特的處理手法。蔥烤大排一上桌便能聞到撲鼻的蔥香,食慾暴增,已經對擺盤不那麼講究了。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沒有一點肥肉,口感鮮嫩,吃到盡情之處還能感受到一咬大排嘴裡就在冒汁!食量大的小夥伴,就著這一盤本幫風味的蔥烤大排能吃下三碗飯!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大吉割烹


除了濃油赤醬的本幫菜,進賢路上還有家只要吃了第一次還會來第二次的日料店——大吉割烹!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店內裝修偏向日式風格,容納一次小型的宴席或是會議服務完全不是問題。

若是趕上較晚的轟趴,先來這裡吃點精緻日料也是一種不錯的消遣方式。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來這裡吃過日料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大吉割烹偏向日料家常菜,每天早上廚師都會去市場採購菜品,當季有什麼菜就做什麼菜,沒有固定菜單,提供套餐預定,有點像“深夜食堂”,也有點像家裡媽媽燒的菜。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不僅如此,來大吉割烹吃飯還得看“廚師心情”,主廚是純正的日本人,從業幾十年,廚藝非常精湛,日本的食客都說他嚴肅、認真而又溫柔,若是跟主廚聊的來,他一定會多送你幾道小菜~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日本酒與食物的極致搭配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美酒和美食同享,不僅是個人喜好,只有兼顧酒和菜品的濃淡,相得益彰,才會吃到食物帶來的極致口感!紀土純米大吟釀具有鮮烈的特色,搭配豆腐味噌漬等口感剛剛好。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紀土純米大吟釀誕生於平和酒造,這一帶的梅子酒很受日本人民歡迎,氣泡酒清爽透徹,略帶酸味和甜味。

能夠最大限度的放大無花果羹及蛤蜊生薑煮等口味偏向清淡的美食。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開運特別純米在日本、法國都得過大獎!是名副其實的日本明星酒品!酒體濃醇、口感柔和,入喉後回味悠長,搭配刺身平衡感極佳。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大吉割烹的鮮魚料理非常出名,口感一試便知。刺身單品以採購的菜品為準,所以菜單每天都在變化~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蘭心餐廳


這家蘭心餐廳可謂是進賢路上的元老了,在這裡開了20幾年,店面小隻有4張桌子不說,每天門口大排長隊還不給接受預定,要吃就要排長隊,可以說是相當任性!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店鋪總體比較擁擠,典型的上海老房子。保留了最原先的裝修風格,分上下兩層。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一樓沒位置了,我們順著逼仄的樓梯上了二樓,環境著實算不得好,不過這也算是特色而不是弱點。

油爆蝦

接下的是團長最愛的油爆蝦,每次吃本幫菜必點。油爆蝦的蝦是小河蝦,有著黃燦燦亮麗的色澤,看著都食慾大開。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這道本應是熱菜,但是上來的時候已經有點涼了。估計油爆蝦是大家的必點菜,所以都提前準備好了很多盤吧。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蝦肉在過油之前應該是鮮活的,蝦殼脆脆的,油油的略帶甜味,好吃。很多小夥伴貌似是連殼吃的,團長一般還是會去殼,舌頭靈活,三下五除二蝦殼就出來了。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酒香草頭

酒香草頭因為不是季節菜品,所以有點苦味。值得肯定的是師傅手藝不錯,炒出來的草頭不是水淋淋的,這點還算不錯。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所謂酒香草頭,當然離不開酒。上海人平時做菜都喜歡用黃酒,唯獨做酒香草頭的時候非用白酒不可。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吃得來這酒味。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酒香草頭,時節對的時候,草頭嫩,白酒味不是特別重。當吃別的菜有點被醬油味膩到的時候,可以吃口草頭解一解,清桑~

濃縮了老上海的進賢路上,有媽媽做菜的味道

除了這些店

你知道進賢路上還有哪些好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