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萬一桶的香奈兒都頂不住了,再看石油內幕


158萬一桶的香奈兒都頂不住了,再看石油內幕

3月9日沙特與俄羅斯競相增加原油產量,造成供大於求,布倫特原油價格驟降到30美元一桶,創30年來新低。有人算了一筆賬,證明礦泉水比原油價格貴兩到三倍!

由於擔憂國際石油市場存在諸多變數,中國能源巨頭們有意藉此機會購入大量廉價石油,以增加我國石油儲備量。但就在3月12日,有消息稱,沙特阿美公司拒絕了兩家中國煉油廠增加4月原油供應的要求。

158萬一桶的香奈兒都頂不住了,再看石油內幕

據外媒3月13日最新報道稱,沙特阿拉伯打算以比俄羅斯原油低許多的價格向歐洲市場出售大量的原油,預計供應量將會是此前的三倍之多。據瞭解,此次沙特向歐洲開出的價格低至每桶約25美元(約合人民幣每桶175元)。目前,包括荷蘭皇家殼牌、英國石油、道達爾等多家大型歐洲煉油企業都已經從沙特阿美獲得了遠高於往年的原油供應。

石油價格戰剛爆發的時候,很多分析認為,沙特和俄羅斯似乎在演一出雙簧,提高產量降低價格目的是搞垮美國頁岩油公司。

158萬一桶的香奈兒都頂不住了,再看石油內幕

但不賣給中國,顯然沙特石油價格戰的目標肯定不是美國。3月14日有媒體報道,美國已經下達指令,讓其能源部門從市場上購買原油,以補充自家的原油戰略儲備。

沙特以往也發起過類似石油戰,但這是首次針對俄羅斯,美國頁岩油產業則是殃及池魚,不過,美國和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完全不一樣,頁岩油垮了只是一個產業而已,俄羅斯則是其主要外匯收入渠道受到打擊,根據以往的經驗看,沙特的石油戰並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如果按照以往的情況,俄羅斯方面即便最終選擇屈服減產,恐怕俄羅斯政府能夠動用的外匯和黃金儲備也會所剩無幾,通貨膨脹不斷加劇,百姓手裡的盧布多了,購買力卻小了,經濟危機引發政治危機是必然的結果,大帝的連任和終身執政夢想,恐怕要比預想中還要困難。

如果沙特的石油站打垮了俄羅斯,美國只是頁岩油產業短期受損,長期來看,卻可以和沙特一起瓜分世界原油市場。

158萬一桶的香奈兒都頂不住了,再看石油內幕

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的石油產量佔據全球石油市場的16%,與沙特和俄羅斯持平;到了2019年,美國在全球石油市場份額卻進一步上升至18%,超過俄羅斯和沙特的16%和15%,成功躋身全球第一大產油國。

把這幾個新聞關聯分析,很容易得出結論。沙特石油價格戰很可能是在美國指揮下,矛頭針對俄羅斯。20世紀80年代,美國和沙特密謀,聯手動把石油價格長期壓到10美元左右,整垮蘇聯的故事現在又要開始重演了。

158萬一桶的香奈兒都頂不住了,再看石油內幕

當然壓制俄羅斯,更加不能讓中國收益了。對那麼對沙特開說歐洲能源市場則是最好的選擇。

在歐洲市場上,沙特與俄羅斯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事實上,在冷戰時期,沙特之所以站在美國一方就是因為蘇聯在石油出口的問題上是自身的直接競爭對手。

只是,現在形勢不一樣了。沙特不賣給中國。中國會更加依賴俄羅斯的石油。俄羅斯有中國挺著,更加不會倒下。據說近日中國增加了1億人道主義救援給敘利亞。敘利亞的局勢,如果沒有中國在背後挺著俄羅斯,恐怕現在俄羅斯已經撤出軍事基地了。

歐洲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正進入爆發階段,歐洲經濟很大程度會收到影響。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歐洲人口和國民經濟的影響可能會接近一次世界大戰的程度。歐洲的石油需求可能出現大幅度下降。美國和沙特的美夢也許很難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