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為你好”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變笨”,看看你有沒有

家長應該是對孩子影響最深遠的人,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可以說父母的習慣和處事做法,無意之間就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有些行為會讓孩子“變笨”。家長的這4個“好心”的習慣,可能會讓孩子“變笨”,父母要注意了!


這4種“為你好”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變笨”,看看你有沒有


一、好心“打斷”孩子

因為小孩子玩起來經常“太投入”,喝水、吃東西、上廁所這些事情就經常被耽擱下來,所以很多家長就會因為好心“提醒”孩子要喝水、吃水果……


這4種“為你好”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變笨”,看看你有沒有


不過,孩子玩的投入的時候,正是專注力得到鍛鍊和發展的時候,科學表明,如果孩子在專注狀態下被打斷,再次進入專注狀態就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一旦大腦習慣了這種短時間的專注力,那孩子以後保持長時間專注力的能力也會下降。

就會導致的專注力弱於同齡人,在學習、生活中的效率和完成質量都會更差,也就會“變笨”。


這4種“為你好”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變笨”,看看你有沒有


二、孩子做不好,著急“吼”孩子

有些家長十分關注孩子的成長,當孩子犯錯、失誤、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就會嚴厲的批評孩子,希望孩子能“長記性”今後變得更好。

但實際上,

哈佛醫院的副教授Martin A.Teicher的研究證實,父母的語言暴力會對孩子的腦結構造成損傷。


這4種“為你好”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變笨”,看看你有沒有


Martin A.Teicher教授在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後發現,長期經受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在成年之後,大腦中負責理解口語的韋尼克區和前額葉的連接比正常人要少。同時,海馬體也就是管理記憶的部分和連接左右腦的胼胝體體積也會更少

也就是說,語言暴力會讓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變差記憶力和左右腦的協作也會更差一些,因此會導致孩子變得比較“愚鈍”。


這4種“為你好”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變笨”,看看你有沒有


三、給孩子準備很多玩具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都不差,家裡條件好了孩子又少,所以家長經常準備很多玩具給孩子玩,尤其是各種益智的、新鮮的玩具層出不窮,有些家長恨不得全買來。

但美國的一個研究的結論是,玩具過多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在成堆的玩具面前孩子會無所適從,更無法集中精力玩其中的任何一件。


這4種“為你好”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變笨”,看看你有沒有


所以,過多的玩具是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和認知能力的,過於忙亂的一個接一個的玩還會影響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建議家長控制孩子的玩具數量,在一個時間段內最好不要超過5個。


這4種“為你好”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變笨”,看看你有沒有


四、怕孩子驕傲,給孩子“潑冷水”

孩子的控制情緒能力較差,很容易驕傲,有些家長就怕孩子過於驕傲以後會吃虧,所以當孩子跟家長“炫耀”的時候,家長就給孩子“潑冷水”。

不過,正因為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差,所以很容易被家長打擊到,時間長了就會將“冷水”當成“真相”,認為自己就是不夠好所以得不到誇獎。開始變得自卑,陷入“習得性愚蠢”。


這4種“為你好”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變笨”,看看你有沒有

水兒媽媽給大家推薦一套《蒙特梭利早教全書》,共8冊,適合0-6歲的寶寶,內容包括語言能力、數學能力、智力開發、生活能力、藝術能力、感覺能力、左腦開發和右腦開發8個部分,全方位幫孩子開發潛能。

另一套《聰明寶寶全腦新思維遊戲》,把握寶寶思維訓練黃金時期,多元化激發潛能,從藝術、推理、記憶力、判斷力、協調能力、生活常識、找關聯、規律認知、比較能力、組合能力這10主題,全方位開發寶寶智力潛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