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阿里雲發展歷程

回溯阿里雲十餘年的發展,阿里雲創立初期,多次投入不見成效,導致內部質疑的聲音愈發強烈。

2012年,阿里雲內部瘋傳要被裁撤,王堅含淚發表演講。

其實,這都說不上是演講,他走上臺後泣不成聲,只是哽咽的說:“這兩年我挨的罵甚至比我一輩子挨的罵還多。但是,我不後悔。只是,我上臺之前看到幾位同事,他們以前在阿里雲,現在不在阿里雲了……”

在此之後,馬雲公開站出來講:“我每年給阿里雲投10個億,投個十年,做不出來再說。”

王堅受邀參加《朗讀者》節目時回憶起阿里雲的創業史,平靜地說:“阿里雲是拿命換來的”。

如果沒有馬雲在關鍵時刻的支持,王堅可能不會成為中國雲計算第一人,阿里雲的發展也許會有更多波折。


阿里雲發展歷程:

回顧阿里雲發展歷程


隨著時間的遷移,從阿里組織架構的演進可以看出阿里雲在集團中的地位越發重要。

回顧阿里雲發展歷程


2012年阿里雲獨立成立事業群;2018年,升級為阿里雲智能,發力ToB市場;2019年,阿里云為整個集團業務提供底層支撐。

如今,阿里雲已經成為了阿里集團的核心業務,為230萬+用戶提供雲服務器、雲數據庫、雲存儲、CDN、大數據等服務。


阿里雲歷經了三代掌門:王堅➡胡曉明➡張建鋒

回顧阿里雲發展歷程

自研的飛天系統成就阿里雲核心技術

阿里雲的飛天是國內第一家自主研發的雲計算操作系統,全球掌握這種技術的公司只有亞馬遜、微軟和谷歌。

2013年,飛天成就阿里雲首家對外提供單一集群5000臺服務器能力,2018年榮獲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等。

飛天成就了阿里雲國際開源榜單的中國第一,現今服務全球200+國家和地區、數以百萬計的政府部門和企業。

回顧阿里雲發展歷程


阿里雲技術全面創新,產品全面豐富

經過10餘年的發展,阿里雲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公有云服務提供商。

阿里雲包含了從底層數據中心到上層產品解決方案的整套架構體系。

回顧阿里雲發展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