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這些新冠逝者孤獨地死去,孤獨地被埋葬

羅馬——週三午夜時分,85歲的倫佐·卡洛·泰斯塔(Renzo Carlo Testa)因感染新冠病毒,在意大利北部城市貝加莫的一家醫院去世。五天後,他仍然躺在棺材裡,在當地公墓的教堂,幾十具棺材首尾相連,而公墓已經停止對公眾開放。

與他結婚50年的妻子弗蘭卡·斯特凡內利(Franca Stefanelli)想為他舉辦一場體面的葬禮。但目前,傳統的喪葬服務在整個意大利都被禁止,為了阻止歐洲最嚴重的新冠病毒疫情,意大利對聚會和外出採取了限制措施,其中就包括停止傳統的殯葬服務。不管怎樣,她和幾個兒子也是無法參加葬禮的,因為他們自己也染病了,目前處在隔離中。

“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70歲的斯特凡內利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自己的遭遇。“這不是憤怒。而是面對這種病毒的無力感。”

肆虐意大利的新冠病毒疫情使街頭空無一人,店面關閉,6000萬意大利人實際上處於軟禁在家的狀態。為了挽救生命,疲憊的醫務人員沒日沒夜的忙碌。有孩子在窗戶掛起彩虹畫,有一些家庭在陽臺上唱起了歌。

在意大利,這些新冠逝者孤獨地死去,孤獨地被埋葬

倫佐·卡洛·泰斯塔的訃告週五刊登在當地報紙《貝加莫報》上。

但大流行和瘟疫的最終衡量標準,是它們留下的屍體。在歐洲人口老齡化最為嚴重的意大利,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100人,是中國之外死亡最多的國家。僅週一一天,就有300多人死亡。

在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地區,屍體正在堆積,尤其是在貝加莫省。官員表示,在這個疫情中心所在地,週一報告的病例數為3760例,比前一天增加了344例。

醫院的太平間屍滿為患。貝加莫市長喬治·戈裡(Giorgio Gori)本週頒佈了一項法令,關閉了當地的公墓,這是自“二戰”以來的頭一遭,不過他保證,公墓的太平間仍可以存放棺材。其中許多棺材被送到了貝加莫的諸聖教堂,教堂位於一個封閉的墓地內,裡面停放了幾十具塗了蠟的木棺,排起一條可怖的長隊,等候火化。

“不幸的是,我們也不知道該停放在哪裡,”教堂的神職人員之一馬爾科·貝爾加梅利(Marco Bergamelli)修士說。他表示,每天都有數百人喪生,每具遺體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火化,所以積壓的情況非常嚴重。“這需要時間,而死者又很多。”

意大利在上週頒佈了一項全國性的緊急法令,禁止舉辦包括葬禮在內的民事和宗教儀式,以防止病毒的傳播。官方允許牧師在葬禮上祈禱,只有少數死者家屬可以參加。貝爾加梅利經常會戴著口罩,在向死者家人所做的簡短祈禱詞中,努力給予安慰與希望,並敦促人們,若是可以的話,還是要多接觸那些孤獨的人。“這場悲劇提醒我們要熱愛生活,”他說。

泰斯塔的訃告於週五刊登在當地報紙《貝加莫報》(L’Eco di Bergamo)上。該報訃告欄通常只有一版,週五有了10版,其他版面都是關於這場令貝加莫陷入深深悲痛的病毒。

在意大利,這些新冠逝者孤獨地死去,孤獨地被埋葬

週日,在意大利北部佈雷西亞的一家醫院裡,一位名叫塞爾吉奧·福斯蒂尼的冠狀病毒病患者通過視頻與家人聊天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種創傷,一種情感上的創傷,”該報編輯阿爾貝託·切裡索利(Alberto Ceresoli)說。“這些人孤獨地死去,孤獨地被埋葬。沒有人牽著他們的手,葬禮必須很小,牧師匆匆地祈禱。許多近親都在隔離中。”

附近的切內市市長喬治·瓦洛蒂(Giorgio Valoti)於週五去世,享年70歲。他的兒子亞歷山德羅(Alessandro)說,同一天有90人在貝加莫的主要醫院內去世。病毒“正在屠殺這個山谷;每個家庭都在失去親人,”他說。“在貝加莫,太多的屍體堆積起來,他們不知該怎麼辦。”

週六,在貝加莫郊外的小村莊菲奧比奧,一輛救護車來接盧卡·卡拉拉(Luca Carrara)86歲的父親。週日,另一輛救護車來接他82歲的母親。現年52歲的卡拉拉無法到醫院探望他們,已經開始出現新冠病毒症狀的他只能在家裡接受隔離。週二,他的父母去世了。他們的遺體被存放在醫院的太平間裡等待火化。

“我很難過,他們還是孤孤單單地留在那裡,”他說。

49歲的盧卡·迪帕爾馬(Luca di Palma)說,他79歲的父親維托里奧(Vittorio)於週三晚上去世,他打電話給殯儀館,那裡已經沒有存放屍體的地方。工人們給他送來了一口棺材、一些蠟燭、一個十字架和一個停屍冷櫃,讓他把父親放在客廳裡。他說,儘管父親在被確診為冠狀病毒病例之前就去世了,由於害怕被傳染,沒有人前來憑弔,醫生也拒絕進對逝者進行拭子檢驗。

在意大利,這些新冠逝者孤獨地死去,孤獨地被埋葬

週一,貝加莫的墓地外的靈車司機。 FLAVIO LO SCALZO/REUTERS

星期六,迪帕爾馬跟隨一輛靈車,把父親的遺體送到貝加莫的一個墓地,那裡的一個管理員放他們進去後鎖上了大門。一位牧師來到靈車前做了簡短的祈禱,之後棺材被卸下來。迪帕爾馬說父親希望火化,但等待的時間很長。“很痛苦,”他說。

在這個國家裡,許多人在學校裡讀到過可怕的扛屍員的故事,在17世紀米蘭瘟疫期間,他們搖著小鈴鐺為自己開道,用手推車運送屍體,堆積如山的死屍似乎是另一個時代的事。

全國殯儀館聯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Funeral Homes)秘書長亞歷山德羅·博西(Alessandro Bosi)表示,這種病毒也讓殯儀行業措手不及,處理死者的人沒有足夠的口罩或手套。雖然衛生部門表示,他們不認為這種病毒會在死後傳播,但博西說,屍體的肺部在移動時通常會釋放氣體。

“我們必須把遺體當做是有傳染性的,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他說。

“如果沒有我們負責處理屍體,”他還說,“他們就得叫軍隊來了。”

Elisabetta Povoledo自羅馬對本文有報道貢獻。

Jason Horowitz是《紐約時報》羅馬分社社長,負責報道意大利、梵蒂岡、希臘和其他南歐國家。他曾負責報道2016年美國大選、奧巴馬政府和國會。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 @jasondhorowitz。

翻譯:杜然、晉其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