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衣投入畢生積蓄髮展產業助農致富

村民小組長李現衣投入畢生積蓄髮展產業助農致富

李现衣投入毕生积蓄发展产业助农致富

巧家新聞網訊(記者 胡華倫)“我去年領到13000元工錢,這些年能夠脫貧致富全靠我們小組長。”3月19日,巧家縣金塘鎮梨樹村三組村民李學軍正在和村民小組長李現衣修建通往火龍果基地的溝渠。李學軍一邊忙碌著手裡的活計,一邊激動地說。

2018年,梨樹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溝通協調下,引進騰躍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建成400畝火龍果標準化種植示範園,以黨支部引領、公司帶動的模式,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然而,要改變村民們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接受新的產業發展,能否實現增收致富?村民們持有懷疑態度。

“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現齡41歲的李現衣作為梨樹三組村民小組長,為了把產業發展起來帶動全村群眾致富,他積極主動對火龍果的生長環境等進行了考察瞭解,也堅定梨樹村的地理環境非常適宜火龍果產業發展。於是,他主動與公司協調,把自己和妻子畢生打工的積蓄60萬元投入到火龍果產業發展中,堅定群眾支持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流轉土地、種植果苗、基地管理……在李現衣的帶動下,2018年,梨樹村成功種植火龍果250畝。2019年,基地火龍果成功掛果,且口感較好,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肯定,以每市斤15元的價格出售,還供不應求。

“群眾要致富,發展產業是出路。”李現衣及村民們看到了火龍果發展的優勢,今年,該村繼續擴大火龍果種植面積,積極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目前,該村火龍果種植面積已達500畝。

“我家承包了兩畝多土地給火龍果種植基地,一年有2000多元的土地流轉費。加之我和老伴在基地裡面打工,一天兩個人的收入也有150元左右,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梨樹村三組村民徐廷英高興地說。

談起李現衣,村民們都為他豎起大拇指。據瞭解,在基地務工方面,李現衣以當地群眾為主,村裡不論年老的、殘疾的,只要幹得了點活他都要,都付相應的工錢。2015年,梨樹村修建村級活動場所,李現衣還將自家1.36畝土地免費讓出來。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李現衣每天天一亮,就把音箱綁在自己的摩托車上,穿行在村內各條道路上,不厭其煩的向村民反覆宣傳,讓疫情防控政策、科學防控知識入腦入心……如今,李現衣已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