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繞德陽北“挖到寶”啦

近日,文物保護志願者在三繞德陽北綿遠河東側施工中發現文物,從文物類型、時代、位置分析,根據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初步確認,該地區為文獻記載中的龜勝山道場遺址,即唐朝名將高崇文大破叛亂的西川節度副使劉闢處。


三繞德陽北“挖到寶”啦


三繞德陽北“挖到寶”啦


2020年3月17日下午,文物保護志願者按照文獻記載中的龜勝山道場推測位置來到三繞德陽北綿遠河東側施工現場,山體北部已經被挖掘機由西向東挖開,露出了巨大的山體剖面,浮土中散落大量的陶瓷片和筒瓦、琉璃構件等建築材料。他們隨即報告給了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繞德陽北“挖到寶”啦


18日上午,市區兩級文物部門,趕赴現場調查並將採集文物標本帶回整理研究,文物包括生活器皿和建築構件,初步確認是建築遺址。


三繞德陽北“挖到寶”啦


對比文獻有關記載,特別是民國二十三年(1934)的德陽縣地圖,遺址位置正是龜勝山所在。明曹學佺《蜀中名勝記·卷九·德陽縣》:“(鹿頭山下)有龜勝山道場,乃高崇文破劉闢處。初,闢據鹿頭關,高與之對壘屯營,有神龜由壁門來,蹲於牙旗之下,公命投之遠澗。翌日復至。議者以龜介蟲之長,介冑斯服,蜀有龜城,其城是師,果為受降之兆,乃以龜勝名山,立道場焉。掌書記鄭宗經大唐乙酉明年六月記。”


三繞德陽北“挖到寶”啦

三繞德陽北“挖到寶”啦


三繞德陽北“挖到寶”啦

《德陽縣誌》收錄有《龜勝山道場記》,作者鄭宗經為西川節度史掌書記,寫於大唐乙酉(805年)的第二年(806年),即高崇文破劉闢之後。文獻記載的主要內容如下:永貞元年(805年)8月,西川節度使韋皋死後,節度副使劉闢叛亂。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正月二十三日,憲宗命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等出兵討伐,在此地大破劉闢,其後“以戰骨雖瘞,遊魂尚痛,非大聖之力,不能息苦海;非象設之教,無以聳善心”(《龜勝山道場記》),立道場於此。


三繞德陽北“挖到寶”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