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相親類節目紅火的原因

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創造了一個收視奇蹟。儘管在這之前芒果臺率先以英國真人秀節目《take me out》為原型,開辦了《我們約會吧》,但由於在創意、內容、男女嘉賓的質量以及主持人風格等方面,與《非誠勿擾》相比還是稍遜一籌,奇蹟的產生在於受眾的熱捧,既然有這個市場,那麼各個電視臺競相跟進,如雨後春筍般同類節目的湧現,也就變得不足為怪。比如浙江衛視的《為愛向前衝》,上海東方臺的《百裡挑一》等。

剖析相親類節目紅火的原因


相親類節目如此紅火的原因,這與男女嘉賓們拋出的所謂的核心價值觀是密不可分的。而這樣的價值觀,我認為卻未必是本真的,它只是迎合觀眾、迎合收視率的畸形展示,同時更是自身炒作的一種手段。“我寧願坐在寶馬裡哭”捧紅了馬諾,隨後的“除非你多金,否則甭理我”,又讓樓姚一名天下。那流光溢彩的舞臺,儼然成了自我個性炫耀的平臺,到底那些女嘉賓是在真誠相親,還是在瘋狂表演,顯然觀眾已不關心,他們關心的僅僅是下一個獵奇的目標與話題。

剖析相親類節目紅火的原因


以前寫過一篇博文《集體演戲,娛樂至死。》,套用在此類節目上也很適合。世界是個舞臺,人類全是演員,觀眾卻是上帝,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這是宏觀;電視是個舞臺,嘉賓全是演員,觀眾卻是百姓,一個娛樂至死的社會,這是微觀。
人類,在愛情面前到底該不該堅持最純粹的價值判斷,關於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從傳媒到網媒,對相親節目中流露出來的拜金主義都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青年多元化價值觀的體現,又有人說,這是顛覆傳統品德的無恥行徑。要我說,那些女嘉賓都只是在演戲而已,她們口中的拜金主義,充其量是一種搏眼球的幌子,我們根本不必較真。就連朱真芳那樣的恐龍,也在要求男友年薪多少萬多少萬,毫無疑問,她們不是在徵婚,而是在脫口秀。

剖析相親類節目紅火的原因


好多人在質疑男女嘉賓的真實性,說誰誰誰是美空模特,又說誰誰誰是型秀選手。其實考慮這個問題有必要嗎?作為一名生活在重壓下的百姓,需要的只是視覺上的賞心悅目,以及能消遣時間的娛樂節目。假如真的選一些生活中平淡真實的剩男剩女來正兒八經制作相親節目,我看還有多少人會饒有興致地每週末守候在電視機前,這顯然也不是電視臺所願看到的結果。
在一個沒有信仰的時代,我們開始信仰金錢,在一個權力至上的時代,我們開始崇尚權力,在一個充滿浮躁的時代,我們開始迷失自我。我們曾經以為這是一種原罪,其實我們都錯了,這只是理想主義隕落後帶來的多米諾效應。這種效應,在靚女們的脫口秀中,發揮到了極致。

剖析相親類節目紅火的原因


所以說,相親類節目紅火最根本的原因,是理想主義潰敗後帶來的拜金、炫富的話題,這是為了迎合公眾的獵奇心理,亦是浮躁社會市場的本真需求。儘管拜金主義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已被寬宥,但是,那些大勢宣揚拜金主義的美女果真能在節目中找到多金王老五嗎?果真能與多金王老五白頭到老並廝守終身嗎?愚以為,那些在節目中配對成功的男女,在現實中,最後真能走到一起的,恐怕不會超過一成。
又或者,那些宣揚拜金,製造話題的靚女們,根本就不是以徵婚為目的參加節目的。她們的炫麗登場,僅僅是在配合電視臺飆升收視率而已,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順便炒作出她們的商業價值。
雙贏的是她們與電視臺,娛樂的是觀眾和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