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被人民日報點名,資深房產銷售告訴你為什麼是“懸浮劇”

《安家》憑藉主演孫儷和編劇六六的大名,還有一眾大牌老戲骨的加盟,收視率一路飆升。但是前不久《安家》被人民日報點名為懸浮劇,同時被批的還有《完美關係》,人民日報在轉載《工人日報》發表的《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的劇評文章中指出:"孫儷們頂著影后視後、影帝視帝的鐘頭,卻沒能扭轉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

《安家》被人民日報點名,資深房產銷售告訴你為什麼是“懸浮劇”

《安家》以買房賣房做為故事主線展開,編劇六六為此提前蹲點北京、上海、武漢等多地的中介,主演孫儷也與六六一起,跟隨故事原型觀察生活細節。買房子是絕大部分國人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但大部分人卻並不瞭解房產中介的工作詳情,《安家》講述真實的賣房故事,"娘娘"又是多年後首次出演時裝劇,再加上疫情影響的特殊時期,客觀上造成了《安家》的熱播和收視率的領先。

《安家》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穿一套普通的職業裝,一把能遮陽擋雨的大傘常伴左右,很能貼近角色本身。沒有一味追求的通過服裝來建立精英形象,把整部電視拍成行走的時裝秀,是《安家》的可取之處。房似錦接手的第一個客戶是宮蓓蓓,這一單的銷售展現很多真實、可借鑑的銷售技巧:通過客戶留下的一個手提袋房似錦很快找到了客戶的真實身份,通過精裝修弱化了房屋的缺點,還有看房時蹲下為客戶穿鞋套的細節等。"詩和遠方"一時間成為地產圈的熱詞,這也造成了本劇在前期大受追捧,甚至很多房產公司要求全員收看。

但從賣完宮蓓蓓的房子開始,全片開始急轉直下,爭議不斷。

《安家》被人民日報點名,資深房產銷售告訴你為什麼是“懸浮劇”

《安家》劇照

專業的人設下,其實並不專業

"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是日劇《賣房子的女人》中女主角三軒家萬智的格言,也是《安家》中房似錦的人設。為了這個人設,房似錦搶走了店裡員工王子健的客戶,但堅持認為自己沒撬單,而是在幫員工擦屁股。房產中介十分講究合作共贏,而非單打獨鬥,一個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房源和客源,所以房產中介們一般都會採用合作的方式來提升效率。現在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合作機制,不同門店間都能合作無間,更何況是同一門店內部。這充分說明了"並不是每一個銷冠都適合做管理。"但門店的店規在哪裡?分單制度在哪裡?

《安家》被人民日報點名,資深房產銷售告訴你為什麼是“懸浮劇”

安家劇照

觀瀾小區事件中,房似錦不顧全店反對毅然接下了一對指名要觀瀾小區房子的客戶,結果客戶觀瀾小區的物業中途劫走,最終被眾人指責。物業公司開展中介業務的情況並不罕見,很多小區都有物業開辦的租售中心。再說客戶也不笨,既然是看中了某個小區,難道沒有中介的幫助他就找不到物業公司?做為一名中介,每天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查看房源,徐文昌既然要聯手其他中介對抗物業公司,肯定會做好各項應對工作,起碼在他們店裡是看不到觀瀾小區的任何房源信息的,房似錦作為一名以賣房為生命的銷售人員,難道平時不看店裡的房源信息?

樓山關事件就更不合情理了。一套569平米一梯一戶的大戶型,可以看到東方明珠,應該說這是一套頂級豪宅,其價值甚至可能近億元。這套房是開發商委託中介進行銷售,業內稱之為二三聯動,或者分銷。二三聯動時,由房產中介開發客戶,開發商 (或者銷售代理公司)的銷售人員負責成交,中介收取其應得的中介費。類似這種豪宅,很多的產品細節,必須要樓盤自身的銷售人員才能詳細掌握,而且樣板間內會有專人進行講解服務,不會給房產中介犯錯的機會,也不需要房產中介自己買礦泉水,即使是依雲也不需要。

為了讓房似錦受挫,刻意製造的劇情衝突卻支撐不起主角專業的人設。

《安家》被人民日報點名,資深房產銷售告訴你為什麼是“懸浮劇”

安家劇照

解決問題的方法簡單粗暴

劇中不僅展示了賣房,還把多套房源的售後問題搬上屏幕,希望打造良好的中介形象,但在專業人士看來,徐文昌和房似錦的解決方案有點太過於簡單粗暴了。嚴叔因為買房時加上了兒媳婦的名字導致無家可歸,徐文昌幫他租了一套房子解決。宮蓓蓓二胎出生後與公公婆婆因教育理念問題鬧矛盾,最終的解決方案也是租房子,為公公婆婆在同一個小區租了一套房子。網紅上海魯班因為直播與其父大打出手,房似錦的解決方案還是租房子,租下宮蓓蓓的跑道房。似乎在房似錦們眼裡,沒有什麼是租一套房子解決不了的事情。對了,假離婚淨身出戶後的徐文昌,面對張乘乘的出軌,竟然也是租房子,而不是想辦法要回財產。如果說還有比租房子更高級的解決方式,那就是貼錢,寧馨房子價錢賣不上去,房似錦的解決方案是倒貼五萬元錢。

《安家》被人民日報點名,資深房產銷售告訴你為什麼是“懸浮劇”

《安家》劇照

老洋房銷售是這部劇的重頭戲,一共出現三次。龔家花園的銷售中,表姑姑奶奶鳩佔鵲巢,索要高額搬家費,門店裡所有人都出動幫忙,跟蹤、盯梢,收集證據,但中介不是警察,徐文昌更需要做的應該是通過專業修繕隊伍來提升房屋的價值。向公館的銷售中,房似錦即沒有及時跟林老闆簽定居間合同,又在明知耿叔有贈與協議的情況下給向先生辦理了單獨的房產證,正是房似錦不專業的表現導致了林老闆的跳單和耿叔的落迫。而江奶奶的洋房銷售中,遇到了共有房產的問題,導致房屋未能成功銷售,宋老先生也含恨離世。做為老洋房專家,徐文昌應該很清楚,這種情況並非個例,況且徐文昌還有一個大律師好朋友,打過很多老洋房的官司且未有敗績,林茂根就輸在他的手上,這時候的徐文昌不應該視而不見。

樓山關想盡辦法聯繫上房主海濤總,徐文昌與物業保安交好從而獲得房源,都是很好的案例,遺憾的是都被輕描淡寫的放過了。

《安家》被人民日報點名,資深房產銷售告訴你為什麼是“懸浮劇”

《安家》劇照

主角的善不能靠配角的惡來實現

劇中買賣房屋約20套,每一套房屋的銷售,幾乎都有一個惡人或壞事相伴,好像沒有一個惡人,房子就賣不出去了。

原生家庭的惡。從樊勝美到蘇明玉,《安家》想模仿卻很不成功,房似錦家庭這一段,從開始到結束都看的我莫名其妙,除了增加槽點,看不出有什麼別的價值。

競爭對手的惡。小紅帽、阿拉丁做為主角唯二的競爭對手,除了降低佣金坑害客戶,沒有任何的專業能力,小紅帽更是為了十萬元的中介費用連夜搬家,估計損失的房租都不止這些錢吧。

《安家》被人民日報點名,資深房產銷售告訴你為什麼是“懸浮劇”

《安家》劇照

物業公司的惡。物業公司的出現,要不就是攔截中介的客戶,要不就是索要回扣,連給員工救命的捐款都敢貪汙。

頂頭上司的惡。為了製造矛盾,瞿副總不幸承擔了個這個角色,沒有調查就對員工進行"停崗、撤職、開除",各種利用權勢對徐文昌進行刁難像個沒長大的孩子。

這些惡,即不合理,也沒有必要,《安家》也由一部新穎的行業劇變回了"懸浮劇"。


藝術雖然可以加工,但畢竟還是源於生活,如果只是披著專業的外衣,卻仍然只是在演繹都市言情的內核,不被批為懸浮劇才怪。

劇集的拉長,可以提升商業價值,但同時也注水了劇情的觀賞性。《賣房子的女人》8集,經典商戰劇《大染坊》24集。如果《安家》也只拍20集左右,估計會好很多。

《安家》被人民日報點名,資深房產銷售告訴你為什麼是“懸浮劇”

《賣房子的女人》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