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星以漢奸罪被判死刑,臨死前說出真實身份,立即無罪釋放

著名女星以漢奸罪被判死刑,臨死前說出真實身份,立即無罪釋放

"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細唱,月下的花兒都入夢,只有那夜來香,吐露著芬芳……"

《夜來香》自發行以來就很受大家歡迎,不過很多人都只聽過這首歌,不知道這首歌的原唱為日籍中日雙語歌影雙棲明星李香蘭。當時的上海灘風光無限,百花齊放,要說最具知名度的七位流行歌星就是周璇、白虹、龔秋霞、姚莉、白光、李香蘭和吳鶯音,她們也被合稱為上海灘七大歌女。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作為其中唯一一位外籍歌手,她無疑是上海灘不能忽視的一顆閃閃發亮的明星。

在華麗的舞臺上背後,是李香蘭在政治路上奔波的糾結。生活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就註定了李香蘭不平凡的一生。除了作為明星的光芒以外,李香蘭還經歷過階下囚的日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李香蘭被中華民國政府逮捕,以漢奸罪被判死刑。臨死前李香蘭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才得以無罪釋放。

著名女星以漢奸罪被判死刑,臨死前說出真實身份,立即無罪釋放

中國出生的日籍才女

1920年一位日本嬰兒在中國遼寧省奉天附近的北煙臺降生,家人們為她取了可愛的暱稱豆豆,大名叫做山口淑子。為了在中國安穩的度日,山口淑子的名字是變了又變,1933年,淑子將父親的中國同學李際春認作養父,於是得到了第一個中國名字李香蘭。

移居北平唸書時,又取了"潘淑華"這個名字作為在校讀書的稱呼。不過在成為歌星後,她還是一直沿用了"李香蘭"這個名字為大家熟知。

在平頂山慘案發生時期,李香蘭的父親被懷疑勾結抗日分子,無奈之下一家人只能遷居出逃。在輾轉旅途中,李香蘭結識了俄羅斯猶太裔少女柳芭,柳芭與李香蘭相談甚歡,甚至引薦李香蘭結識了蘇聯歌劇演員波多列索夫夫人。自此李香蘭在心裡種下了舞臺表演的種子。

李香蘭在歌唱方面不僅有興趣,還有天賦,在經過專業訓練後她的演唱水平更是突飛猛進。

再加上李香蘭明豔大方的美貌,她也成功的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

著名女星以漢奸罪被判死刑,臨死前說出真實身份,立即無罪釋放

成為日本宣傳的"糖衣炮彈"

日本仍然大力鼓吹中日的友好關係,嘗試矇蔽大眾的眼睛。一邊採取武裝鬥爭,一邊組織文化共榮,如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就是其中著名美化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的製造廠,為的就是包裝打造日本人的形象和滿洲國的合理統治。

1938年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將李香蘭納入自己的表演團隊中,日方毫不吝嗇地包裝李香蘭,也決定沿用"李香蘭"這個名字作為她歌手身份的稱呼,其目的就是將李香蘭的形象打造成為一個親日的中國歌星。無論是出道的時期,方式還是形象都恰到好處,於是李香蘭在日本奉天廣播電臺新節目《滿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漁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國歌曲之後,一首《夜來香》更是讓她聲名大噪。

自此在歌壇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她還活躍在了影視屏幕上,李香蘭的知名度也越來越大,於是日方開始了他們的陰謀。李香蘭出演了很多為日本粉飾太平的電影作品,她憑藉著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身份和超高的人氣誤導了大家的判斷,大家也都對中日友善的謊言深信不疑。李香蘭的火爆程度只增不減,於是李香蘭之後被形象的評價為是日本人文化侵略的"糖衣炮彈"。

著名女星以漢奸罪被判死刑,臨死前說出真實身份,立即無罪釋放

被政府定罪,謊言戳破

我們可以認為李香蘭對日本人文化洗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她的行為也引起了國民政府的不滿。在李香蘭賣力為日本人侵略造勢的幾年後,終於迎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日本在中國的行為自此結束。李香蘭也被國民政府逮捕,甚至被冠以"漢奸罪"的罪名,最終判決處以死刑。

令人意外的是在即將行刑之際,李香蘭將自己的身份公之於眾,原來李香蘭並不是中國人。這個消息雖然讓大家都很震驚,卻是實實在在的事實。空口無憑,在李香蘭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證明之後,國民政府的判決不再合理,只能將李香蘭無罪釋放並且遣送回日本。由此可見李香蘭的謊言簡直是瞞天過海,連國民政府都被矇在鼓裡。

著名女星以漢奸罪被判死刑,臨死前說出真實身份,立即無罪釋放

回到日本繼續發展,晚年參政

被遣送回日本之後,李香蘭沒有停止舞臺表演的工作,主要活躍在影視業上,有一段時間還計劃進軍好萊塢。前往好萊塢學習的時候,她結識了包括卓別林在內的很多美國藝術家,也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日美混血雕家野口勇,不過兩人婚後不久就離婚了。在進軍好萊塢未果之後,李香蘭也就不在執著於藝人身份。

因為從小在中國長大,所以李香蘭對於中國還是有感情的,戰後李香蘭一直忙於中日友好事業。還曾勸誡日本首相不要參拜靖國神社,她給出的理由是"那會深深傷害中國人的心"。在結束第一段婚姻後,李香蘭改嫁給了外交官大鷹弘並且以自民黨代表的身份入選日本眾議院參政。李香蘭在政治上主張中日友善和平,正如她說過的那樣,她一直對於當年的事情感到內疚和自責。

如果我們拋開政治角度再來審視李香蘭,作為一個歌手來講,李香蘭在藝術上的造詣是很值得鼓勵和表揚的。但站在一箇中國人的角度上,

我們可以理解李香蘭為了自己國家效力的合理性,對於李香蘭當年的行為我們還是要持反對態度。李香蘭始終在利用偽造的中國人身份蠱惑大眾,好在李香蘭戰後一直採取積極態度,我們也就不必再苛責當年特殊時代背景下的行為了。

著名女星以漢奸罪被判死刑,臨死前說出真實身份,立即無罪釋放

時間總會模糊一個人的形象,將漫長的一生濃縮為一個記憶點,如果將李香蘭的一生總結為一個記憶點,

我想我們還是願意記住那個一笑傾城,一曲動人心絃的明媚女子,不將沉重的歷史壓在一個人的肩上才是我們正視過去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