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必有衰!“廢紙荒”會不會再次和漲價潮一起出現?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由於2-3月間終端消費的減少,節後的廢紙產量肯定是低於往年。而隨著打包站在價格下跌刺激下進一步的庫存出清,雙重加力下,新一輪的“廢紙荒”可能比某些人預想中嚴重。

3月18日,全國國廢依舊弱勢下行,龍頭紙廠太倉玖龍、安徽山鷹、東莞玖龍、東莞理文領頭下跌50-80,帶動周邊中小紙廠集體跟跌30-100。如果從3月2日廣東江門橋裕首次下調廢紙價格計算,國廢價格已經創下了17天連跌的紀錄。

受降價刺激,全國各個造紙廠的廢紙到貨量達到高潮。以東莞玖龍為例,其3月初到現在,每天的廢紙到貨量都有500車左右,大量的貨車堵在造紙廠門口,一度造成東莞玖龍黃紙系癱瘓的局面。

然而,盛極必有衰!當造紙廠集體用價格刺激抽乾市場上的廢紙,也必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承擔沒有廢紙可買的苦果。

廢紙源頭的改變與縮減

根據前端來源不同,國廢回收大致可分為三種渠道,商業回收、居民社區和工廠渠道。這三者的廢紙產出佔比大致遵循4:3:3的比例。由於疫情的原因,大量工廠和商場、超市、便利店停擺,廢紙的來源地發生了向居民區的重心改變。

簡單來說,就是社區廢紙產出多了,商超或者工廠的減少了,但是社區產出的廢紙再怎麼增多,都無法彌補商超或者工廠產出廢紙減少的缺口。而且從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比增長變化來看,其總量甚至是減少的。


盛極必有衰!“廢紙荒”會不會再次和漲價潮一起出現?

實際上,從少部分打包站近期的廢紙回收來看,廢紙回收乏力的苗頭已經開始出現。這也就代表著,至少今年上半年廢紙的缺口,已經成了必然。

恐怖的平衡:從原料的供需看紙價的漲跌

實際上,對於2020年全年需求消費減少的擔憂一直籠罩著所有人,而也正是出於這個擔憂,導致3月以來成品紙、紙板價格的下降。但實際上,紙價的下跌不一定就是代表今年的紙包裝產能供給大於需求。

從疫情爆發開始,由於交通管控造成的物流不暢,紙價經歷了連續數波上漲。然而,隨著全國的紙包裝產業供應鏈恢復正常,紙價終究是要回歸理性。當前的成品紙降價可以看作是供應鏈體系恢復,紙價迴歸例行後去除水分的過程。

但紙價是不是就真的會一直掉到年前的價格水平?甚至更低?小印同學認為,最終的著落點仍然在廢紙端,這裡面有兩個點提醒注意。

1.從春節結束後到2月底,由於造紙廠普遍原料短缺,通過漲價吸引了大批打包站將年前的廢紙庫存出手。但在3月底,年前的廢紙基本已經出貨完畢;

2.進入3月以來,造紙廠完成最基本的廢紙積累,開始調整策略以降價刺激打包站出貨,乃至出現了十幾天連降的極端現象。但是,廢紙的總產量一定是在減少的。

我們假設:由於廢紙產出減少,即使打包站和造紙廠對流通的廢紙全部吸進回收,會不會仍然滿足不了造紙廠的開機需求、乃至終端的用紙需求?這個思考的意義在於:在廢紙缺口和終端需求萎縮的雙重夾擊下,廢紙價格會不會上漲,成品紙價格會不會再次上漲?

當然,對包裝廠來說,在終端消費需求沒有放量的情況下,這種漲價必然會讓所有人都很難受。而在類似這樣的供需平衡調節週期內,紙箱廠乃至整個包裝產業鏈又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平衡點,至關重要。

這個假設很快就能得到驗證,不會晚於清明節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