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這家企業怎麼樣?總是想找我們合作,我沒鳥他!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段子:

一個美女問她的閨蜜:“你老公是做什麼的?”

閨蜜回:“創業的。”

“多大了?還創業啊?”美女追問。

閨蜜:“不算大,四十多歲。”

美女:“四十多歲還創業?那收入應該很高吧!”

閨蜜:“沒收入,年年虧損”。

美女:“啊!這麼一大把年紀還在創業,又不掙錢,明顯是打著老闆的幌子在泡你啊,趕緊分了吧!”

美女:“這得有多帥啊,把你迷成這個樣子?”

閨蜜:“不帥,頭髮都白了。”

難以理解啊,過了一會兒,美女忍不住又問了一句:“對了,你老公公司叫什麼名字?”

閨蜜:京東。

京東這家企業怎麼樣?總是想找我們合作,我沒鳥他!

章澤天

以上內容雖屬調侃,但京東虧損確實不爭的事實。關於京東虧損這個話題,各方眾說紛紜,討論的點多半是些泛談,比如說只要京東的現金流不斷擴大,每年賠點錢算什麼?京東擁有“不可替代”的商業模式,完全可以靠現金流長期支撐!京東停止物流建設以後,京東是盈利的。對此,本文不展開討論。不過,最新的數據顯示,京東在虧了十年之後,2019年突然“鉅額”盈利了——全年歸母淨利潤達122億元。這是什麼騷操作,要知道2018年,京東還在虧損25個億,這個逆襲簡直傳奇啊。再進一步瞭解京東的財報細節,才發現,原來京東在2019年竟然有逾92億元人民幣的“非經營性收入”,包括處置物業收入和其他非經營收入。其中,賣房子就賺了38.85億元,加上53.75億元的其他非經營收入,有這兩筆費用加持,京東淨利潤數據自然暴增。

京東這家企業怎麼樣?總是想找我們合作,我沒鳥他!

劉強東

其實,別提什麼淨利潤,就連京東的營收數字也只是看上去很美。大家知道,京東是自營模式,就是自己銷售的東西銷售額則計入自己賬上。相比阿里的平臺模式,商品的銷售額是不計入自己賬上的。在電商領域,商品的銷售額就是最大營收,所以自然前者的模式會比後者更好的賺入營收。這樣看來京東之所以排名靠前也不是那麼難理解了。


京東這家企業怎麼樣?總是想找我們合作,我沒鳥他!

塑託托盤循環共享

說到底,京東最引以為傲的還是物流。前不久,京東也搞了一個“共享托盤池”,名字叫京東雲箱。是一個面向廣大商家提供物流載具的線上交易平臺,也是京東物流基於開放、共生的理念搭建的物聯網交易信息服務平臺,旨在搭建共享托盤池,向商家提供智能、經濟、便捷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換句話說,京東雲箱是一個面向全社會提供智能共享托盤租賃服務的平臺。京東物流雲物流總經理吉芥表示:京東雲箱鏈接的除了京東物流的用戶,還有上游企業,所以雲箱要同時致力於為托盤上游的物流載具的生產製造企業、租賃企業創造價值。

這就是典型的盲目,完全不瞭解終端的實際情況,如果僅僅是在京東內部共享這是可行的,但要想讓托盤廠、托盤租賃商都參與進來,整合難度極大。每年雙11或歲末,京東基本上都會找塑託邦合作,每次都被拒絕。牛吧,任性到可以屢次拒絕京東的合作,膽肥了?但理智想想,看看合作條件,拒絕是多麼明智的選擇!京東大概不知道實體工廠之艱難,更不知道租賃行業利潤之薄,回本之慢!


京東這家企業怎麼樣?總是想找我們合作,我沒鳥他!

塑託邦帶邊條的托盤

一張規格為1210的塑料托盤市場價格大概在200元左右,假如京東需要調動1萬張托盤,托盤商需要為京東墊付200萬,京東不支付任何押金,給你2毛錢的日租金都嫌多。參考西方發達國家,美國的20億左右托盤中,租賃托盤3.2億片,佔比16%;歐洲托盤6億片,租賃1.5億片,佔比25%;中國2016年的數據11.7億片,租賃1700萬片,佔比1.45%。這個數據有點過期,但塑託邦預計2021年,中國托盤數量將達到20億個,其中用於租賃的將超過1.5億。如果以平均200元/個計算,托盤廠或托盤租賃商要為京東墊付300億。如果京東有了這批托盤,不但可以讓自己的物流裝卸健康循環,同時,托盤商在京東雲箱上面,租出去的托盤,京東還有分成。按照京東雲箱的設想,其實只需要整合閒置的托盤資源就已經很不錯了。Sorry,很遺憾,市場上沒有閒置托盤拿出來共享,閒置托盤的處理方法有很多,您想多了。

京東這家企業怎麼樣?總是想找我們合作,我沒鳥他!

塑託邦托盤專利

除了托盤商因素,要做到“共享托盤池”,重要的是推進托盤的標準化和智能化建設。雖說在幾年前行業就在推動托盤標準化,但目前,我國標準化托盤的市場佔有率僅為23%。托盤的標準化、智能化以及便捷性等方面的不足,正在成為限制供應鏈升級和企業轉型發展的瓶頸。僅憑這一點,就不是一般企業能做到的。塑託邦其實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發,塑託邦找到了解決方案。塑託邦把托盤分成了主板和邊條兩部分組成,邊條採用特殊配方,加強結構生產,比傳統托盤更耐衝擊,增加使用壽命。客戶可定製邊條模具,完成專用尺寸定製生產服務。如需更換托盤尺寸,更換邊條即可。無需重新購買整板。甚至托盤損壞了,只更換損壞的邊條,無需整板替換。裝卸方便,打破了傳統托盤不可修復的弊端。邊條還可做多種顏色,方便客戶進行顏色分類管理。雙面托盤上貨架,底部有顏色區分,方便工人正確進叉,提高貨架產品裝卸安全性。這大大小小的幾十項專利,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更不是隨便冒出一個互聯網思維就能顛覆的。

京東這家企業怎麼樣?總是想找我們合作,我沒鳥他!

塑託邦托盤動態租賃

另外,共享托盤池如何向供應鏈延伸?目前在中國市場,托盤的流動性並不是很好,托盤很難發揮出對供應鏈的作用。而供應鏈的創新和實踐,則需要托盤不斷流動起來。目前來說物流流程通常以環節區分,例如倉儲環節由倉儲企業負責,而運輸環節由運輸企業負責。而不同的企業對托盤的要求並不相同,在運輸環節,希望托盤儘量輕型;在倉裡,則需要更結實一些,因此會更重。而且“帶託運輸”在行業內並不普遍,托盤在供應鏈鏈條中發揮的作用有限。托盤需要更多地走出倉庫,走向運輸和終端。

如果京東關注下這些實體企業的生存現狀以及運營規律,大概不會這麼異想天開了。京東雲箱不但沒能整合到全國各地的托盤商資源,反而每年雙11或歲末需要大量使用托盤裝卸貨物的時候,還得向托盤商租賃,這臉打得啪啪啪。更鬱悶的是,京東租用托盤商的托盤,還不願繳納押金。為什麼京東不願意支付託盤押金呢?大佬思維你不懂,大佬覺得租用你幾個托盤,給什麼押金?還怕我跑了不成?這個邏輯,恐怕連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都有意見了,充電寶才多少錢一個,自行車才多少錢一輛,我臨時租用下而已,用完了就還你,還怕我跑了不成?誰還買不起一個充電寶或一輛自行車呢?我們不能簡單的把互聯網思維理解成四兩撥千斤,更不是空手套白狼,重要的是健康共贏,否則一切高大上的商業模式都是扯淡。(來源:塑託邦,作者:墨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