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嶽縣高塘村駐村工作隊:當好“九員”助力消除貧困

自駐村開展幫扶工作以來,他們牢記職責使命,時刻戰鬥在扶貧攻堅第一線,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致力當好服務發展的參謀員、爭資引項的協調員、扶貧政策的講解員、上下聯絡的信息員、基層黨建的指導員、環境衛生的監管員、精神文明的宣傳員、產業技術的培訓員、農副產品的銷售員,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幫助貧困村順利實現“村退出”“戶脫貧”目標。他們,就是安嶽縣水務局派駐安嶽縣乾龍鎮高塘村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

  當好服務發展的參謀員。駐村工作隊廣泛徵求村幹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見,因地制宜制定了《乾龍鎮高塘村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內容涵蓋基礎設施建設、危房改造、安全飲水、技能培訓、精神文明、環境衛生整治、集體經濟發展等。做到了目標、任務、責任、措施“四個明確”,實行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同時,為全村70戶貧困戶落實了結對幫扶幹部,幫扶幹部對各自的對象戶制定了精準的幫扶措施,做到了因戶施策、因人施策。

  當好爭資引項的協調員。充分發揮駐村部門的職能優勢,為該村協調到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山坪塘、蓄水池、渠道等水利項目,社級道路、生產生活便道、小板路等。同時,引進業主興辦養雞場、種植60畝藤椒等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流轉貧困群眾土地,解決群眾居家就業問題。

  當好扶貧政策的講解員。主動學習省、市、縣扶貧政策,吃透“六個一批”精髓,抓住扶貧要點,加深對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採取發放告知單、入戶講解、召開會議等形式,向群眾詳細傳達各級精準扶貧政策,讓大家明白“什麼是精準扶貧,為什麼要精準扶貧,怎樣開展精準扶貧”,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政府幫扶、群眾大幹”的生動局面。

  當好上下聯動的信息員。定期與村“兩委”班子和聯繫幫扶的貧困戶對接,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形成幫扶合力。一方面及時將上級精神傳達給村“兩委”班子,確保精準扶貧政策不跑偏、不走過場;另一方面將貧困村的實際情況和扶貧工作進展及時上報,使相關部門能夠準確掌握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村容村貌整治、文化扶貧推進及貧困戶增收脫貧情況,做到對症下藥、精準施策。

  當好基層黨建的指導員。積極配合村黨支部,組織舉辦黨員培訓班,增強全村黨員的黨性意識、紀律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健全會議制度、學習制度、考勤制度等,協助完善黨建資料,規範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了村“兩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當好環境衛生的監管員。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建設“美麗鄉村”號召,為高塘村每戶家庭發放了《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帶領農戶開展“七順七乾淨”“早間10分鐘衛生打掃”等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組織村組幹部進行環境衛生檢查,挨家挨戶查看農戶室內、庭院和後院環境衛生。對環境衛生差的及時進行提醒,缺少勞動能力的組織幫扶幹部上門幫助打掃,改善了村容村貌。

  當好精神文明的宣傳員。扶貧更需“扶志”、“打鐵還需自身硬”。為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駐村工作隊開展道德大講堂農村專場,結合講解全國民兵戰鬥英雄金安國的戰鬥經歷,全面回顧了高塘村的悠久歷史,弘揚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當好產業技術的培訓員。與駐村農技員一道廣泛開展“送技術進農戶”活動,針對高塘村的實際情況,給農戶講解如何養殖土家禽;向菜農介紹新品種,傳授科學種菜新技術,推介農藥安全施用新方法,並邀請專家、技術能手現場指導。

  當好農副產品的銷售員。密切與幫扶責任人的聯繫溝通,開展“以購代扶”活動,發動幫扶幹部及親屬購買貧困戶的農副產品,讓農戶不出家門就可以獲得收入。看到自己的農產品不愁銷路,而且價格比市場上更高,貧困群眾徹底轉變“等靠要”等落後思想,積極發展種養殖業,持續增加家庭收入。

  在駐村工作隊的大力幫助下,高塘村於2018年順利通過脫貧驗收,圓滿實現“村退出”“戶脫貧”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