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才融合 中國·紹興第五屆海創大賽3月底前就要啟動

【原記者 :王思】

产才融合 中国·绍兴第五届海创大赛3月底前就要启动
产才融合 中国·绍兴第五届海创大赛3月底前就要启动
产才融合 中国·绍兴第五届海创大赛3月底前就要启动产才融合 中国·绍兴第五届海创大赛3月底前就要启动

產才融合

把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關鍵在創新,根本在人才。近年來,區委人才辦聚焦全區工作中心大局,尤其是製造業集群發展目標,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全力以赴引人才、促創新、謀發展,推動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對接、融合聚變,加快釋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對接產業需求 加強人才保障

“第五屆海創大賽3月底前就要啟動了,這也意味著我區將通過此次大賽集聚更多的高層次人才,也會有更多的‘高精尖’項目落戶柯橋。”這是日前記者從浙江千人計劃紹興產業園(紹興金柯橋科技城)建設管理委員會得知的消息。第五屆海創大賽號角即將吹響,全球高層次人才將再度在柯橋集結!

柯橋區已經連續4年成功舉辦中國·紹興第四屆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該賽事面向全球舉辦,已覆蓋北美、歐洲、亞洲等區域10多個國家,是全市最高級別、最具規模、最有影響力的海內外引才活動之一。

以賽為媒,匯聚八方智力;借會為橋,聯通四海英才。柯橋區圍繞“5+3+4”產業發展,尤其是製造業需求導向,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精準有效集聚各類人才。除了海創大賽外,去年還開展“海外學子行”、“高端人才柯橋行”等重大人才活動14場,加快集聚高端人才。

一份亮眼的數據足以說明:2019年,全區新增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91人,累計集聚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50人,總量位居全省前3位。第7次獲評全省黨政領導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優秀單位……

“今年我們還計劃引進市級以上製造業領軍人才60人以上,‘柯橋英才’、‘經緯計劃’等生命健康、時尚創意類人才20人,引進製造業海外工程師40人以上。”區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悉,除了精準有效集聚高端人才,柯橋區在加快引進青年人才和培養本土人才上也下足功夫。不斷拓展線上線下引才渠道,分批分類組織用人單位赴高校和人才集聚地開展“小分隊”校園招才與“大規模”專場引才活動。此外,還加大各類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實施工匠培育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46萬人次,培養高技能人才不少於5000人,遴選評定“531”行業特殊人才20人以上,全年培訓製造業企業家及管理人員2000人次。

聚焦產業提升 強化人才引領

浙江綠築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創新團隊研發成果榮獲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開全市先河,也是全國土木行業中首個一等獎,這是柯橋區以人才引領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在柯橋區,尤其是作為科技企業聚集區的金柯橋科技城,已有包括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的200餘家人才科技企業落戶。這些人才切實發揮引領作用,正全力打造柯橋製造業集群發展高地。

同時,為了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柯橋區將進一步強化公共平臺建設,做深做實西安工程大學、江南大學、東華大學柯橋研究院等平臺,圍繞紡織印染產業鏈,探索建設工程師創新服務中心,構建協同創新生態系統,推進製造業智能化轉型。

西安工程大學柯橋紡織產業創新研究院連日來一直在為企業服務忙碌著,幫助柯橋區紡織服裝企業快速復工及做好疫情後企業品質管理、產品開發及市場推廣。西紡柯橋研究院執行院長郝振東介紹說,去年研究院設立了40餘項服務柯橋本地企業的課題,助力企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如何整合創新資源要素,營造高層次產業創新生態?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是柯橋亮出的關鍵一招。據瞭解,目前浙江現代紡織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已有三大研發平臺、五家服務中心、一個科技大市場入駐,2019年共為3000餘家中小紡織製造企業提供各類創新服務3.5萬餘次。

“今年,我們將加快主陣地提檔擴容,堅持聯動發展,更高能級打造人才平臺。”區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在2020年人才工作計劃中,記者看到,包括科技園綜合改造項目、人才水岸、人才創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等重點工程已經提上日程。

服務產業發展 激發人才活力

浙江材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軍配日前收到了一份升級版的“人才禮包”——3萬元的人才服務券。原來,柯橋區日前重磅出臺了人才招引10條意見,其中,針對高層次人才,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人才服務券的額度由原來的2萬元升級到3萬元。李軍配說:“3萬元人才服務券可以用於6項發明專利的申報,是實實在在的優惠。”

李軍配是中國科技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聯合培養博士,清華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博士後,在第四屆海創大賽中榮獲了一等獎並選擇落戶柯橋。去年10月參加大賽,12月成立公司,創業如此順利,他認為這歸功於柯橋區對人才的“店小二”式的貼心服務。“從公司註冊、辦公用地、環評審批、電力改造等,政府幫忙協調解決了很多問題。”李軍配說。

近年來,隨著引才力度的不斷加大,落戶我區的高層次人才日益增多。柯橋區進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人才服務改革,辦好人才“關鍵小事”。尤其是創新開展了“人才面對面”活動,召開子女入學、住房保障、衛健人才等專場活動,精準解決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項目落地等實際困難86件。

依託“千人計劃”產業園的優勢資源,柯橋區有效推動了科技成果、項目技術、人才資本在柯橋不斷迸發出“創新火花”:藍盾藥業順利完成土地摘牌,“亞申科技總部項目”順利落戶,迅實科技完成過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擬投資52億元的馭光科技微納光學器材研發、生產和裝備基地已完成一期100畝土地摘牌……

產業發展的指向就是人才工作的風向。區委人才辦正朝著更高水平優化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平臺發展、人才項目服務和人才工作合力,努力把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力爭全年引進“千人(萬人)計劃”人才50人以上、累計突破200人,實現諾貝爾獎獲得者等“鯤鵬行動”計劃頂尖人才引進和人才企業上市培育零的突破,為實現全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衝刺全國“十強區”貢獻更多“人才力量”。

本文圖片或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法律支持:上海華尊律師事務所 閻益豐律師

地址:上海市威海路755號文新報業大廈29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